返回第177章 中央官制改革初始(1 / 1)烟花若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宋于官、差遣之外,又有“职”名目,职只得是职官的名称。

三馆秘阁官,诸殿大学士、学士,枢密直学士、诸阁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等,统可称为职官。

有职名,但却无职事,也就是说没有具体的职责,大都是一种荣誉和象征。

三馆秘阁指的是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合称三馆秘阁,总名崇文院。

崇文院的主要官职有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这三个是属于宰相兼职的,比如首相张知白就身兼昭文馆大学士一职,副相王曾身兼监修国史一职,末相鲁宗道兼集贤殿大学士。

除此外还有集贤院学士、直学士、史馆编修、史馆检讨等官职。

宋朝截至赵祯登基,只有两阁,一个是宋太宗咸平四年建立的龙图阁,另一个是宋真宗天禧四年建立的天章阁。

宋代皇帝不仅对馆阁的建设颇为重视,就连图书的管理也是颇为关心的,宋真宗曾经听说过有人借书没有归还,他马上就下令让主管部门严加约束,加强管理。

宋代皇帝这么重视藏书,不仅和当时重文轻武的国策有关,而且和宋代皇帝喜欢读书和文化人也有一定的关联。

宋太宗曾经说过:“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他认为书籍是教化之本,治乱之源。多读书,读好书都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天下。而且国家只要有了一定的藏书规模,就不必在遇到大事的时候全倚于人,也有了典籍参考,前例可寻。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从宋朝建国以来,朝野上下,街头民间都将藏书作为一件头等大事来抓。为了鼓励馆阁人员的积极性,宋代馆阁工作人员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

宋太祖曾经下过这样的命令,在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三馆的工作人员必须在场,皇帝在接见新科进士的时候,三馆的工作人员也需要一起陪同,以便以便解答和咨询,甚至在皇帝游览和参与宴会的时候,三馆的工作人员都要陪同在侧。

宋太宗曾经对自己的臣子说,三馆的工作轻切贵重,如果可以的话,自己宁愿不做皇帝,专门从事三馆的管理工作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三馆不仅是借书和存书的地方,更是网罗人才的重要之地,宋代储备和培养高级人才很多都是在三馆,比如宋代提拔做宰相的人,都要先去三馆考察和锻炼一段时间,积累到一定的经验之后才可以入朝。

向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晏殊等这些彪炳史册的名人都曾经在三馆担任过官职。

宋太祖和宋太宗对外征战的同时,他们很注重收集地方割据政权的书籍和文献,用来充实政府的藏书。

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北宋的藏书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至崇文苑建成的时候,也就是立国才十余年的时间,国家的藏书从原来的万余卷增长到了八万卷,

在编纂修书方面,宋太宗时期完成了《太平御览》一千卷;《太平广记》五百卷;《文苑英华》一千卷;宋真宗时期编纂完成了《册府元龟》一千卷,这四大卷被称为宋代的四大藏书。

馆阁制度保障了宋代图书事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进步。

文化事业的进步进一步带动了科技和经济的空前繁荣和发展,宋朝的共商农税收入之高连清朝乾隆时期都望其项背。

市民阶级的诞生,富庶安逸的生活也让宋代人的消费意识增强,极大的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清明上河图》中繁华的都城汴梁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都城临安,都反应出了大宋王朝经济发展的快速和市民生活的安居乐业。

但任何东西似乎都抵不过由盛而衰的命运,馆阁制度到了宋神宗改制以后,入馆的门槛变低;到了宋宁宗时期,馆阁制度进一步泛滥,盛极一时的馆阁制度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封建王朝,小农经济,生产力尚未得到解放,因此书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毕竟书籍是促进人类进步的阶梯。

赵祯不希望馆阁制度不过一两代人就终结,也不希望很多藏书最终只能留在皇宫之内,鉴于毕昇已经发明了活字印刷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刷事业的进步。

因此赵祯决定由皇家出版社,开始批量印刷馆阁内的藏书,而后在全国各处书店出售,并且打算在全国各路治下,都先修一座图书馆,供天下所有读书人看阅。

当然,赵祯让人率先刊印的是百工之书,因为在逐步改革完中央的官制之后,他打算推行新儒学,改革科举,倡导经世致用之学。

经过再三商讨之后,赵祯取消了紫宸殿、资政殿、文明殿等大学士、学士的称呼,连同昭文馆大学士的称呼等也都取消了。取而代之全部用大学士和学士称呼。

其中大学士和学士都分为三等,没有品级,只是俸禄不同,比如一等大学士,年俸禄就有一千两,二等大学士年俸禄九百两,三等大学士年俸禄八百两。

一等学士年俸禄五百两,二等学士年俸禄四百两,三等学士年俸禄三百两。

赵祯重视爵位,而爵位的俸禄也是最优厚的,可爵位的获取程度也是比较难得,相比爵位而言,学士的获取程度相对就低了一些,也成为了文官们所奋斗的目标之一。

除此外,赵祯合并了天章阁和龙图阁,打算于开封新建一所巨大的馆阁,命名为大宋皇家图书总馆,对全大宋境内所有读书人免费开放,当然放在皇家图书馆里面的书都是印制品,至于原本还是保存在皇宫之内。

赵祯打算除了火药之外,所有的技术工艺等全部对外开放,当然了火药早晚也是会泄露出去的,但若到了那时,只怕大宋早就掌握了更加先进的技术。

天圣五年,五月初一,宣政殿朝会,宰相张知白因病请求致仕,赵祯恩准,晋封其为三等赵国公、一品大学士。大学士一职的俸禄可领取到去世之前,不可世袭,至于爵位,次减三个等级,比如张知白的儿子袭爵之后就是一个三等子爵了。

而后赵祯迅速做出了朝廷宰辅班子的调整,任命王曾为一品大学士、应天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领吏部尚书,王曾正式拜为宰相。

任命吕夷简为二品大学士、唐州子爵、参知政事、领工部尚书,拜为次相。

任命鲁宗道为二品大学士、陈州子爵、参知政事、领礼部尚书,同为次相。

任命李迪为三品大学士、许田男爵、兵部尚书。

任命晏殊为三品大学士、舞阳男爵、户部尚书。

任命韩亿为三品大学士、汝阳男爵、刑部尚书。

.......

一系列的任命下达后,也标志着大宋王朝开始了长达三年之久的中央官制改革之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