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自有意识起,林兰便对修道有着他人难以理解的执着,如今修道的机会摆在面前,只须舍下父母,跟老道离开,便能成为修士。
然而林兰却不如老道想象得那般迫切,反而问道:“道长,小子尚有父母还未赡养,可否与小子同去仙山?”
老道摇头道:“既是仙山,凡人浊气重,入不得。你尚且年轻,先天灵机未灭,若向道之心坚定,老道便度你一度,若贪恋尘世,难保仙缘断绝。”
林兰闻言徐徐一拜,道:“多谢道长美意,小子不还父母恩情,去不得仙山。”
说罢牵起牛回到村庄,父母正担忧地在家中等待,见林兰安全归来,皆松了口气。
第二日先生登门拜访,执意要收林兰为徒,让林兰走一走入仕这条路,父母在旁殷勤劝说。
林兰并不顶撞,只说愿意读书,但仅是为报答父母之恩,不愿深入人间之事。
先生质问:“汝身在人间,如何不深入人世?岂非伪君子乎?”
林兰仍旧不顶撞,不辩解,却也不同意先生的说法。
先生甩袖而去,父母埋怨责怪,林兰应对不失礼节,亦不改本心。
村长听闻林兰恶了先生,不许再去公塾读书,林兰便退还书本,几月勤勉,入山打猎,将此前束修还上。
某日在深山中得人参一根,欲于城中换取银两,搭村人牛车,村人先时和颜悦色,后趁林兰入睡,偷看人参后觊觎万分,欲置林兰于死地,将人参占为己有。
林兰惊觉,奋力反抗,携人参出逃。
入城,遇王府之人重病,以人参换取白银千两,买房置地,购入牛羊豚鸡犬,尚且剩余五百两有余。王府有意招林兰上门为婿,遭拒。
林兰欲回村庄接父母入城,却发觉父母为村人所劫持,往日村长慈眉善目,此时亦面露贪婪,要求林兰将卖人参所得银两交出,否则便要杀死林兰父母。
其中以驾牛车之人尤甚,以利刃威胁林兰,甚至目露凶光,欲要上前强抢。
林兰从袖中取出五百银两,向山下洒去,众村人皆丢弃手中武器朝山下奔去,唯独架牛车之人,认为林兰私藏银两,远甚洒于山下之银两,要持刀砍杀林兰。
林兰以匕首刺其胸膛,杀之,掩埋于荒僻处。
接父母入城安顿,剩余银两买不得奴仆,便亲力亲为,每日于田中牵牛耕种,不辍辛苦,日灼肤黑。
数年之后家有盈余,不愁温饱,父母催促林兰或娶妇成家,或重拾书本,考取功名。林兰不应,父母态度愈恶,林兰恭敬而不改志向。
见林兰始终耕田以活,身边无人,父母时有哭泣,言称老后无依靠,无天伦之乐,责林兰不孝。
两月之后,林兰择一身体完整无缺损,聪敏灵慧之乞儿归家,使其人梳洗后穿着净衣,告父母为己之子。
父母不悦,然无可奈何。
林兰倾心培养乞儿,令其读书,修其举止,数年后乞儿举童生,再数年后中秀才,娶邻家女郎为妻,生一子,名林某某。
此时林兰已年近不惑,不顾挽留,拜别父母,向名山大川寻仙而去。
途中遇老道,与一少年御剑而飞,见林兰风尘仆仆,衣衫褴褛,特地降下询问情况。
当年林兰拒绝老道,老道便转收此少年为徒,多年过去,少年已有所得,而林兰不过世俗凡人而已。
老道言称,若林兰承认当时所选为谬误,亦可收林兰为记名弟子。
林兰谢过老道好意,然而并不认为当年选择为错,老道怒而去。
三十年寻仙不辍,皆以年纪过大或资质不佳遭拒,转瞬已至花甲之年,须发转白,身体佝偻,惟目光有神。
冬日于破道观中借宿,老道士寿元已尽,僵坐于蒲团之上,林兰不忍,将其葬于观中树下。
忽而从老道士身上落下一本功法,林兰持香祭拜祖师,又拜已死的老道士为师,修炼功法。
恍如前世有仙缘,入道极快,苍老容貌复返青春,不过数十年辰光,便已至筑基期,惊动其余道观,与林兰相交谈,互通消息。
林兰方知此为末法之世,世上仙缘浅薄,难以突破金丹。
而后果然如此,修炼至筑基巅峰便无法再进半步,空耗八百年寿元,挣不脱藩篱枷锁,眼看便要老死。
清静宏大的道观之中,没有来往祈福的游人,只有数十个仍然愿意修炼的小道士,正于院子中打坐。
林兰作为道观观主,居所设在后山清静之地,弟子轻易不能进入。
只见一名头发胡须雪白的老道士坐在蒲团之上,身上穿着干净且陈旧的道袍,脊背挺直,双目紧闭,手中拿着半卷道书,毫无暮气。
此人正是林兰。
遗憾世上大道残缺,饶是天资聪慧,体悟一生却无所得,不得不令人扼腕。
林兰挣开眼睛,露出一双如少年如稚童般至纯至澈的瞳仁,目光如水。
弃了书卷,起身往房外走去。
或许,解决大道之缺的问题根本不可能与书本中寻找。
所有的大道都残破了,不要提飞升,再进半步都无可能,书本如何能给予答案?若有答案,作书之人早飞升而去了。
寿元一日日流逝,大限将至,林兰虽然怀有向道之心,无奈道路断绝,似乎只能静待死亡。
最后一日。
数十弟子哀哀哭泣,将准备好的棺椁抬至一旁,林兰面色平静坐于蒲团之上,与弟子门人交代身后事。
“棺椁倒是不必,修行至此已是极处,何必浪费树木性命?生死有时,将我葬于观中树下,化泥滋养树木便可。”
“不可啊师父!您是本观祖师,如何能如此埋于树下,应当端坐祠堂,享受后辈弟子香火供奉……”
林兰反驳:“死后有灵,我自逍遥寻大道,死后无灵,供奉我又有何益?”
弟子沉默不语。
“况且修道人取之于天地,寿尽时一身修为便应当返还于天地。我死后,观内一草一木,乃至你们都受灵气滋养,若要留念,处处皆可留念。何必留一副空皮囊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