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熊猫胎儿似乎卡得比较严重。就算团子的呼吸平稳之后,又在唐涛引导之下使劲儿反复冲了三次,依旧没有把它生出来。
不过,在第四次使劲儿的时候,唐涛便能明显看到,一个粉嫩的身影从对方的产道中缓缓蠕动而出。
紧接着,第五次使劲,画面一闪,那个只有拳头大小的小家伙便直接从团子的下腹掉落下来。
与此同时,唐涛的脑海中也现出系统提示——
【你成功完成山神任务,获得一次抽奖机会!】
唐涛彻底松了一口气:“终于出来了!山神保佑,母子平安!”
直播间内瞬间沸腾起来——
“卧槽!成功了!终于成功了!哈哈……”
“激动!泪目!”
“我170斤的老婆高兴得直接跳起来,差点没把楼层整垮。”
“老子刚才跟着学,差点儿都断气了……”
耗子尾汁打赏一个火箭。
“涛哥威武!奶妈威武!”
甜得很正经打赏一个火箭。
“恭喜团子!感谢奶妈!”
秋天的蓝莓酱打赏一个火箭。
“奶妈棒棒哒!撒花!”
直播间异常热闹,屋内却是安静了好几秒钟,然后才突然响起一阵“哇哇”的哭闹声。
已经筋疲力竭的熊猫妈妈连忙小心翼翼翻身过来,用嘴巴将小宝宝从枝叶堆捡起,放到自己怀中。
众人这才看清楚那个刚刚出声的熊猫宝宝的情况——
小家伙只有拳头大小,全身粉嫩粉嫩的。皮肤细嫩而柔软,不见一根毛发,看着有些皱巴巴的模样。
它双眼紧闭,似乎无法睁开,标志性的黑眼圈更是丝毫不显。
四条小短腿无论如何都使不劲儿,只能像个小肉团一样,软绵绵的趴在自己妈妈怀中。张着一张小嘴,不停的哭闹。
“哇!我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熊猫幼崽的模样!好可爱!”
“不过这也太小了吧,比小老鼠都小多了!看着好奇怪呀!”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它从团子身体里面出来的,我恐怕都不敢相信这个小东西就是熊猫宝宝。”
“还真的是,一点都看不出这是大熊猫的样子,感觉不像是亲生的……”
“不是亲生的可还行,哈哈……”
唐涛无语摇头,解释道:“大熊猫存活在地球已经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了,属于比较原始的哺乳动物。中间虽然也有进化,但远没有人类的进化那么猛。”
“因此,它的胚胎在体内发育通常都是不完全的,无法像其他高等的哺乳动物那样。即便是幼体发育完全了分娩之后,个体也相当小。”
“一般来说,刚出生的熊猫幼仔重量只有150克左右,相当于妈妈体重的1‰。这在整个自然界的大型哺乳动物中都相当罕见,只有同样历史悠久的袋鼠可与之相提并论。像这只熊猫宝宝,目测估计有200克以,已经算是超大号的了……”
“666,原来如此,感谢涛哥科普。”
“今日份的知识已获取。”
“天啊,我竟然在直播间学生物你敢信?”
“要是我当初的高中老师有这么帅,我至少能考一个一流重本!”
“……”
唐涛说了一阵,发现周围突然变得安静了下来。
回头一看,果然便见那只浑身粉嫩的熊猫宝宝已经停止了哭闹。此时正安静躺在熊猫妈妈怀中,乖乖吃奶。
而熊猫妈妈团子,则是背靠墙壁坐着。
它双臂环抱,用宽大的手掌托着小家伙,轻轻抚摸。并把自己的大脑袋低下来,小心翼翼将小家伙围在其中,生怕对方会受到丝毫的惊扰。
一对黝黑的小眼睛大睁着,直勾勾的盯着怀中的小宝宝,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慈祥和温暖。
晨间的微光从入口处折射进来,似乎给这大熊猫的周身都打了一层柔和的光环。
“哇,这画面也太温暖、太神圣了吧!”
“老夫的少女心啊,直接破防了!”
“所以说,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母亲对孩子的爱都是最纯粹的。”
“妈妈,我爱你!”
“不过,我怎么听说,大熊猫为了食物连孩子都可以不要?而且曾经还有大熊猫不小心把自己宝宝压死的新闻……”
唐涛解释道:“野生的熊猫妈妈对自己的幼崽都是非常在意的。每天几乎都是形影不离、悉心照顾,甚至有的出去找吃的都会带。你们说的用食物就可以换宝宝那种,肯定是圈养的大熊猫。”
“野生大熊猫对自己的宝宝喂奶,一般要喂一年左右。但圈养的大熊猫,最多半年就强行断奶了,目的是为了能在第二年让熊猫妈妈再生一个。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圈养的大熊猫母性要比野生大熊猫弱很多。”
“各位道友可能在动物园中见过大熊猫,觉得那些大熊猫被照顾得很好,很可爱。但却不知,这些熊猫被圈养起来之后,就丢失了很多野性、灵性和母性。”
唐涛看了看正在专心喂奶吃奶的大熊猫母子,然后才转过头,正色道:
“我始终认为,大熊猫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演化,理应有属于自己的感情和生活归宿。而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很多被关在动物园中,甚至被送往海外,去取悦不同的人群!”
这番话掷地有声,立即就引起了直播间网友的强烈反响——
“卧槽!涛哥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简直是振聋发聩、醍醐灌顶,让人茅塞顿开!”
“就凭涛哥最后那句话,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的铁杆粉丝了!”
“的确如此!大熊猫跟老虎一样,最好的归宿都是在大自然。不能因为它长得可爱,就强行圈养起来让人围观。”
无敌小金刚打一个火箭。
“支持涛哥!”
耗子尾汁打一个火箭。
“举双手支持奶妈!”
甜得很正经打赏一个火箭。
秋天的蓝莓酱打赏一个火箭……
PS(作者的题外话):关于大熊猫是圈养在动物园好还是放归自然更好,这个问题在之前一直都有争议。
不过近年来,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了一致。只要不再破坏生态环境,将大熊猫放归野外的保护区,会更有利于族群的繁殖。
帮助可以,但不必对其生活习性有太多的限制;旁观和观赏也可以,但完全不必圈养起来。
本书也是基于这样的观点进行创作,核心内容就是人与自然(大熊猫)和谐相处。
若书友有不同的观点,可理性讨论。
另外,求鲜花,求评价票!!!!
暑期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7月31日到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