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意外收获(1 / 1)薏米怕不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郭国寿终于找到机会跟李数说话了。

“李数,我失手了,你看吧,崔霸道人面兽心,意图不轨……”

“行了行了,少说两句,对了,你自己怎么不开车?”李数问。

“低调,低调,我怕暴露之后崔霸道针对我。”

无语,有被害妄想症吧?

有钱了不起吗?

也许在崔亮平看来,有了钱之后的郭国寿,依旧啥也不是。

“时代不同了兄弟,这年头,知识才是本事,你不用遮遮掩掩,尽快把财富变成黑科技吧,求人不如求己。”

李数突然想到了那个,邀请赵栋梁去搞研究的那个女人。

她就在做这样的事。

技术,才是如今最保值的东西。

郭国寿神色黯然。

“谢谢你,李数。”

李数拍了拍他的肩膀,啥也没说。

灯塔有两层,上面一层摆满了各种设备,不允许游客上去参观。

而第一层占面颇大,崔亮平两人正在里头,研究笔记本电脑上的数据。

灯塔管理者是海洋署的,在见过李数的工作证之后,就放行了。

一些附近的村民闻讯也赶来了,只是被挡在外面。

其中有个人,精赤着上身,露出了古铜色的肌肤,以及富有线条感的肌肉,那身形比赵栋梁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成功引起了李数的注意。

这些人都是本地渔民,个个都是大海中的好手。

李数突然不着急进去了,反而走向这个不穿衣服的男人。

“你好啊。”

面对李数的招呼,男人根本都不搭理。

嗬,还挺有个性。

李数也没生气,反问他身旁的中老年驼背男子:

“大叔,您知道这附近哪有红色的泥土吗?”

台风中心是上升气流,李数就是怀疑本地泥土被带到高空,混合了雨水之后又再回落。

至于台风外围,受下沉气流影响,不存在这种情况,而恰巧齐安就处于台风中心,合情合理的推测。

“没有啊小伙子,这边除了水泥地,就只有沙子了,再远点的虎头山上倒是有土,不过是黑土,哎,你们这些专家啊,真是一点本事都没有,台风来了,就不能用导弹打掉吗?你看看我们村,都被折腾成什么样了?”

李数有点尴尬,人一老渔民,自己能解释啥?

导弹?就是大蘑菇也没用啊,台风胜利的能量相当于上千颗蛇岛大蘑菇,用蘑菇打台风就相当于用石子玩水漂,更何况是一般的导弹。

再说了,蘑菇弹那玩意是想放就能放的吗?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拿台风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呃,这个啊,我想上级有上级的考量吧,大叔,那再请问……”

“问个球啊问,你们有本事就把上个月的栀镇红雨搞清楚了再来,别整天占着茅坑不拉屎,滚蛋!”

光身子的男人发话了,语气相当不友善,大有一言不合就招呼乡亲们锄头渔网伺候的态势。

李数知情识趣地退了,没办法,这是人家的地盘,真被群殴也是白被打。

回到灯塔中,郭国寿给了一个安慰的眼神。

气象人被误解,再正常不过,是我们不想准吗?不想查清楚吗?非不愿,实不能啊。

“你们来看看近一天的大气环流数据。”

崔亮平把屏幕转了半圈,问:

“有什么想法吗?我们大概还有几分钟的时间,先碰下头。”

“台风刚过,齐安这边不太可能有外围的物质通过湍流进入本地。”

郭国寿发表了看法,“而刚才我们排除了本地红土的可能性,所以我认为,重点应该查一查周边海域中的藻类植物或者地面上的孢子。”

崔亮平笑了笑,点头表示赞赏:“不错,但这不是唯一的可能性,你们看。”

崔亮平摁了一下键盘,“已知天气系统基本都发生在对流层,但红雨中掺杂的物质未必。”

屏幕上,是用中尺度模式,模拟了一次强切断低压,引起平流层和对流层的交换。

“你的意思是,这个红色物质本来处于平流层,因为平流层的气流都是水平移动,很难通过重力等因素沉降下来,而台风经过之后,把它们带到了对流层?”胡梦娥沉吟道。

崔亮平笑道:“没错,但也不一定是它们原本就储存在平流层,也许就是台风带来的,总之目前就是这两种解释,一切要等到雨水成分分析结果出来之后再说。”

胡梦娥对崔亮平比了一个大拇指:“面面俱到,厉害。”

李数则打了个哈欠,意思就是在领导来之前,先串好供呗。

无趣。

等等!

李数看向崔亮平的笔记本电脑,此刻它的边上正插着一个类似u盘的东西。

会不会就是令牌?

试试看。

星云目前具备三个能力,第一就是计算,第二是低智能的AI,紫云。

星云本身的系统李数完全无法理解,所以每次只能通过紫云,间接地控制星云,这其中,紫云就相当于一个纽带的作用,是“翻译官”。

第三,它自带一种不可描述的通信系统,李数同样也无法理解。

按照紫云的解释,这种通信系统初始状态下只能适应这个星球的传统无线电通信,类似跳频扩频技术的蓝牙,几十年前的1.0的水平。

而通过这个无线系统,星云可以在短距离内和拥有无线电功能的通信设备连接,比如15米之内的手机和电脑。

所以,星云本身是无法上网的。

最近几天,李数用现世的无线电技术,再通过紫云,在软件层面给它升了个小级。

目前的星云,完成了类似从蓝牙1.0到wifi7的跃迁,主要体现在传输速度上,从每秒1m暴增到了每秒30G,而有效距离也从15米增加到了30米。

李数原本想让它拥有蜂窝数据功能,这样它就能不用通过其他设备自己连接基站信号上网,但因为没有硬件支持,可能永远都无法实现了。

因为天线、芯片等实物,无法安装在星云上,不过没事,只要李数一直随身带着手机,结果也一样。

而现在,李数就需要通过星云,在近距离的情况下,连接崔亮平的电脑。

前提是,他要开启wifi或蓝牙等无线功能,且不能专注在屏幕上,因为如果他有装反黑客程序,破解的时候可能会有提醒。

接下来,各路人马带着设备陆陆续续赶来了,塔内被挤得满满当当,崔亮平几人忙着招呼,那台电脑无人问津。

机会来了。

李数干脆直接就出来了,背靠灯塔的墙壁,打开星云,仅仅用了三十秒,就攻入了崔亮平的电脑。

接下来就安全了。

“果然是令牌,正连接着气象署的IDC!”

李数精神一震,匆匆复制了令牌的信息之后,清楚痕迹,断开连接。

有了令牌信息,破解气象署的内网服务器就简单了。

得来全不费工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