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斯与其他人不一样,他被押上了船,回到西班牙接受最高法院的审判。
而被重新关押起来的前共和国高层们,则在哈瓦那的法院里就完成了受审。
西班牙对此没有保密,但也没有大肆宣传,听众席人不多,并且一面倒的谴责奥莱尔等人。
最终,22名前政府高官全部被判有罪,其中14名被判了死刑,最好的也是个40年有期徒刑。
和当初加泰罗尼亚马里奥暴动的处理结果相比,可以说是非常重了,没办法,殖民地没人权。
法院处理完奥莱尔一批人后,紧跟着还要处理刚刚从卡马圭抓获的中央官员。
这两批加下来,死亡人数近百,这还只是高官的数量。
其他的,包括战争期间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普通士兵,全部受到了程度不一的处罚。
一时间,古巴的监狱人满为患。
不过阿道夫决定对整个共和国集团进行处理时,就预料到这个结果。
他当即让其中的大部分装船,运往国内。
有了这批4万人的免费劳工,西班牙的基础建设将大大加快。
忙完了共和国的事情,就轮到殖民政府了,这才是阿道夫来此的主要目的。
第一步就是拘捕古巴的领导人,将他们押解回西班牙,以渎职罪论处。
在此之前,殖民地政府就没干过什么好事,民众们对此是拍手称快。
在军队的压迫下,政府中也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
于是权力顺利的过渡到了以阿道夫为首的军事集团手中。
然后阿道夫对外宣布,将在古巴建立议会,既然古巴都没什么贵族,那么就不区分什么上院下院了,真正的把权利还给人民。
这个议会的成员将来自古巴各个地区,各省份按人口数量推举议员。
每个省份有两个基础名额,人数每多2万,就可以额外拥有一个。
按照战后的古巴局势,议员人数将会在100个左右。
由于古巴尚未从战争的创伤中脱离,许多准备工作也没有做,倒不准备直接让议会行使权利。
甚至连议员都不会通过各省选举推出,而是由各省高官直接任命。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古巴都将由西班牙委派的专员进行统治,议会从旁辅助。
寻到合适的时机,再将权利交给议会,施行多数党组阁制,古巴内阁将直接对西班牙国王负责。
这种处理方法无疑会令古巴独立程度提高,甚至走上英国的老路。
然而如果不自治,高昂的统治成本会令古巴变成一个持续亏钱的负资产,并且有被其他大国乘虚而入的可能。
两害相较取其轻,如果古巴真的不能给西班牙带来一点收益,阿方索情愿把他扔了。
而且只要西班牙本土足够强大,古巴是不可能独立的。
但如果本土遭受了严重的削弱,那么不管古巴是直接统治还是自治,都保不住,所以不用想太多。
消息传出,古巴一片欢庆,没想到古巴战争遭遇了彻底的失败,预料中的残酷统治却没有到来,自治程度反而提高了。
与之前西班牙国内对古巴的态度相比,这样的改变是谁带来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一时间波旁王室在古巴的名声有了巨大的好转。
而欧洲大陆这边,巴伐利亚人的冲突还在加剧,街上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斗殴现象。
互相斥责对方为:“天主的叛徒”“德意志的叛徒”
天主教保守者对服从北德蛮子嗤之以鼻,在这种对立中,他们提出了一个曾经被认为是梦呓的想法:
既然奥匈帝国已经永久地丧失了德意志的领导权,而北方的新教徒不值得信任,那么巴伐利亚可以统合南德意志诸邦,团结所有说高地德语的人,组成南德意志国,并通过和法国合作来对抗周边的一切强敌。
南德意志国将包括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黑森达姆斯塔,如果在普法战争中能找到机会,也许还包括萨克森地区。
这样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将超过1000万,成为一个地位高过荷兰的新兴欧陆强国。
只要操作得当,巴伐利亚民族主义者相信,德意志将空前的团结以三头同盟的形式。
但这种天方夜谭自有它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南德意志跟随法国彻底打败普鲁士,并得到彼时过分强大的法国的同意。
光是想想,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困难。
但巴伐利亚无疑是个又保守又充斥着民粹思想的国家,这样的折衷方案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天主教德意志人的愿望。
甚至小部分支持加入北德的人也被这种方案所蛊惑。
一时间德意志第三极的说法越发流行。
柏林里,俾斯麦谨慎地注视着南德发生的一切。
他对统一德国不感兴趣,但是如果真的失去南德意志,那么他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北德意志邦联会很快分崩离析。
而且他感觉自己快要弹压不住蠢蠢欲动的资产阶级和统一主义者了。
他原本寄希望巴伐利亚自行解决,但事态显然在朝着失控的方向前进。
威廉一世已经数次致函路德维希二世,表明不希望破坏霍亨索伦家族与威特尔斯巴赫王朝的友谊。
可惜,对方对这种善意置若罔闻。
究竟该不该强行干涉?英明如俾斯麦此时也很犹豫。
普鲁士当初打败南德萨克森奥地利联手也只用了七个星期,虽然有意大利的帮助,但只靠普鲁士自己也无非多耗些时间。
如今打败混乱中的南德,俾斯麦相信自己用不了2星期。
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问题,普鲁士主动进攻,普法战争会立刻开始,北德邦国也会失去对普鲁士的信任。
并且据俾斯麦所知,普鲁士的朋友,英国,已经对南德意志的方案流露出了兴趣。
在国际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俾斯麦不会贸然开战。
8月11日,普鲁士在柏林召开会议,邀请了所有德意志邦国,共同商议德意志民族的未来。
英国、法国、奥匈帝国、西班牙、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取得了会议的旁听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