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的追悼会董大友没有赶回来,董宛不忍心告诉父亲。
陈峰比董大友到派出所晚几年,但两人配合很好。
董大友的老家在村里,几乎没什么消息,他是在去县里赶集给父母置办东西的时候知道的。县城里的饭馆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讨论着,各自给出自己的断案逻辑
董大友把东西带回老家,就跟父母辞行赶回兴阳。董大友虽然退休了,但也经常帮着所里做些事,有时候也能出谋划策,算是半个编外顾问。
王思东在派出所见到董大友,立功的警察没几个,市里的人也认识他。
“王队长,按理说我不该来添乱。但是这些孩子都是我看着进来所里的,我不能干坐着。你得让我干点儿啥。要不然我也得自己去干点啥。”
王思东笑了,“怪不得陈峰说,你对他脾气。董大哥,有你协助我们非常荣幸。”
年轻的时候,董大友是个小混混,在街上横行霸道以打架为乐,一帮人是派出所的常客。有一年在又一次被抓进派出所后,董大友遇到一个警察。
那天晚上,董大友喝多了,跟饭馆老板起了冲突,把对方店铺砸了,还拿酒瓶打伤了人。那个警察在回家的路上碰见,就把董大友扭到了派出所。
但警察很喜欢董大友,相比这个年轻人嘴里那些道上混的“兄弟”。董大友扛事儿、讲义气、较真,有一定的原则。有几次警察主动找董大友谈心,想让他往正道走。
董大友则能躲就躲。
其实那个年代治安整体非常好,不能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恶性案件寥寥无几,一个手就能数过来。只是少不代表没有,少不代表不恶劣。
收拾警察遗物的时候,派出所找出一本识字的书,写着,送给董大友。
“望你不负韶华,学习进步。”
派出所把那本书交给了董大友。“其实就两堵墙,我们都带着枪,你要是能来喊一声……唉”
董大友想起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警察说,你为什么不干点儿正事儿呢?
他怼回去,“我干正事儿干什么,正事儿能让我吃饱吗?都是屁话。”
“我让你吃饱,你以后跟着我,替我当眼线,观察哪里有情况。表现好我推荐你当警察,保护老百姓,还领工资。”
董大友不愿意,他不愿意被人管着,每次都拒绝。
后来,警察总找他,他拗不过就说。“我字都不认识,你让我帮你干啥,警察叔叔您换个人折磨吧。”
警察死了之后。董大友,开始识字,慢慢当了辅警。兢兢业业,甚至还取到了媳妇。生了董宛。
再后来,董宛8岁那年,董大友意外抓住一个潜逃多年的犯罪分子。
董大友骑着自行车,追车10里,截了一条腿才活下来,休养了一年之后才能下地。但他抓住疑犯主谋,从辅警晋升编织警察,被授予二等功。一家人开始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