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都。
地皮用黄金丈量的路段。
一代风华小区。
九号楼2单元某户。
绚辰作曲部总经理孙鹏睡梦中忽然诈尸。
从床上呼的坐起来。
噩梦中惊醒。
汗珠子噼里啪啦。
这些日子过于焦虑,以至于睡眠没有规律。
平时晚上想睡却睡不着。
今天零点推歌,本来打算通宵盯数据。
没想睡。
结果看着看着就着了。
他突然诈尸,搞的新晋女友迷迷瞪瞪发嗲:
“嗯哼,鹏哥,说好的一夜不过二。”
搁别的时候,孙鹏被挑逗到,非得来个二重奏不可。
工作上压力山大,只剩下肉体上这点快乐。
但他没理会光溜溜的女友。
一把抓起枕边手机。
眼睛有些糊,使劲用手背揉开。
点开企鹅网赶紧看月榜。
一下子,孙鹏眼珠子差点从框子里蹦出来。
“哈哈哈,老子就说嘛。”
望着月榜第三的歌名,孙鹏喜形于色。
女友听到孙鹏在说话,以为在逗她,伸过莲藕般的大长腿,搭住孙鹏。
孙鹏搬开女友大腿。
刚搬开。
又伸过来搭上。
孙鹏只好从床上出溜下去。
坐在地上靠着床帮紧盯手机翻看数据。
零点推送歌曲,现在凌晨六点。
过去六个小时。
《少年》日榜第一。
孙鹏不屑看日榜。
日不如周。
周不如月。
以绚辰的实力,用来打榜的歌曲,推日榜第一十拿九稳。
周榜也不用看了。
月榜上的第一《花海的海》,第二名《毒药》。
从一号新歌榜开榜以来,这两首歌一直排在前二。
《少年》排在月榜第三。
今天是周一。
周榜排第一无疑。
新歌月排行榜之所以几十年一直存在从未消亡。
就是因为它能说明歌曲质量。
一首歌,从月初登榜开始,一直到月末更新下一批新歌为止,只要能始终排在前三,都会成为爆款。
歌曲火起来,会持续一段时间热度。
和歌曲相关的公司还有个人都能大赚特赚。
如果成为经典被久久流传。
就会一直赚下去。
和钱挂钩,更多的人愿意为之付出。
女友的大腿算个毛。
女友算个毛孔。
孙鹏现在最在乎的就是《少年》。
公司资源已经花了,孙鹏在boss那里立下军令状。
boss同意孙鹏,如果《少年》保住前三,他可以继续留在作曲部总经理的位置上。
从现在开始,这首歌能不能坚挺保住第三,全看歌虫反应。
准确来说。
他可以根据歌虫对歌曲的评价,对歌曲质量做初步判断。
他看好,不能算好。
市场反响好,才是真的好。
先看收听次数。
356w。
刨掉公司运营的100w。
歌虫播放数量已经达到了256w。
嘶。
恐怖。
第二个要看的便是评论区留言。
孙鹏瞄了眼评论数量。
999+。
短短六个小时,而且还是沉睡的凌晨,评论已经过千。
不用看也能知道。
反响足够强烈。
点开后,快速通览一番
评论区前面若干条都是在问歌手林超越是谁。
有人在网上深扒过做出回答。
林超越参加过去年的《清女》止步在十六强之外,再无其他成绩。
面纱一旦被揭开,不再吊胃口,关注点开始迁移。
孙鹏再往下翻。
嗬。
楼上楼下一片整整齐齐的呼叫“需要苏东坡”。
孙鹏手指滑屏。
满屏全是呼叫苏东坡。
孙鹏一拍大腿,卧槽。
女友听到男人喊卧槽,从床上翘起头来,望了眼坐在地上被手机屏幕晃亮脸膛的孙鹏,嘴里嘟囔道:
“蛇精病。”
明明我赤果果躺在床铺上。
他却坐在地上口嗨。
翻个身过去,不再愿意搭理孙鹏。
喉咙里吞咽了一下,孙鹏嘴角拉开,坏坏一笑。
他在评论区加了一条留言:
全球歌虫呼叫,需要苏东坡。
哪知留言刚刚发出,遭来上百条复制粘贴的跟帖。
“全球歌虫呼叫,需要苏东坡。”
“全球歌虫呼叫,需要苏东坡。”
妈耶。
这活跃度足以说明歌曲深入人心。
歌虫们对《少年》的词曲作者产生了如此浓郁的兴趣。
其中原因,非常充分:
一是歌曲惹歌虫掏心掏肺的喜欢。
二是苏东坡这个名字起得挺有意思。
三是歌虫认才。
歌虫们已经认定了词曲作者苏东坡达到曲爸级水准。
有猜测苏东坡就是曲爸,只是由于不明原因所以换了小号。
有人认为苏东坡不是曲爸,是作词作曲天才。
越猜越要扒。
越扒不出来,越想揭开谜底。
歌虫们有各种职业和身份。
无所不能。
无所不用其极。
在网络上无法扒到苏东坡的任何消息。
有门路的歌虫动用老铁关系查网络后台记录。
后台记录里没有苏东坡任何痕迹。
检索了上亿条屏蔽消息。
还是没有。
于是,神通广大的歌虫动用硬核关系查户籍系统。
户籍里仍然没有。
为何没有父母给孩子起名叫苏东坡?
多好的名字啊!
反正是没有。
歌虫开始想到苏东坡会不会在境外。
当孙鹏发出“全球歌虫呼叫,需要苏东坡”的闷骚挑逗时。
顿时一呼百应。
国内没有。
只好从国外寻找。
有跟帖夸赞孙鹏的主意非常好。
新的猜测接踵而来。
呼叫延伸到了国境之外。
“夏人街呼叫,需要苏东坡。”
“夏裔联盟呼叫,需要苏东坡。”
“大使馆呼叫……”
网上留言不怕事儿大,越热闹,歌虫越是来劲。
然后,就是大量转发、分享。
话题发酵,发生链式反应。
似乎整个蓝色星球都在奔走呼号:
需要苏东坡。
像是发生了海啸一般。
今天如果找不到苏东坡,核弹会莫名其妙爆炸,楼房会倾塌,恐龙将复活,冰山将全部融化,丧尸攻城……
“哈哈哈,今年网络流行语新增加了一个。”
如上想着,孙鹏的心情好极了。
他喜滋滋离开评论区,去看下载量。
如果说试听量达到三百多万,评论数过千,都算是歌曲的面子。
下载量才是王道。
十六年前,企鹅音乐网成立之初,和其他老牌音乐网展开有力竞争,为了拉高人气,上架歌曲全部免费下载,一切支出网站买单。
运作成熟后,客户需要付费下载歌曲。
不包月不包年,购买单曲2元。
在全国房价飙到万元以上的夏国,两块钱已经不叫钱。
歌曲在下载这一块,以量取胜。
孙总看了眼下载量。
顿时深深倒吸一口凉气。
“20w”
短短六小时。
二十万下载量。
立即刷新了夏国最大娱乐公司高管的认知。
如果是曲爸出手作词作曲,一线当红歌星演唱,下载量五十万也算正常。
可。
这是新歌。
新人作词作曲。
新人演唱。
上传六小时,下载量居然高达二十万。
这才是链式反应刚刚要发力阶段呀。
乖乖!
不可思议。
孙鹏有些不敢相信
坐在地板上笑成一朵牡丹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