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君臣奏对(求收藏)(1 / 1)南尽北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诶,还不都是那些文官和勋贵闹得.....”

朱由校好似真被气到了,也不管苏然一个正六品的百户官,根本就没有听取朝堂大事的资格,当下就把早朝时发生的事情跟他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末了,朱由校还似赌咒一般的发狠道:“不瞒苏卿,朕有些时候甚至都想学习太祖皇帝,诏命锦衣卫和东厂去把那些尸位素餐之辈统统抓起来处死,以还我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在苏然的面前,朱由校毫不掩饰自己对于朝堂百官的厌恶和杀心。

或许在他的心里,已经认下九千岁为干爹的苏然,早就被他划拨到自己人的行列中去了吧。

不过我们的当事人对于这种信任,却是大呼吃不消。

苏然连忙拜道:“皇切不可放言无忌,须知隔墙有耳,人心难测,若是有哪个吃里扒外的家伙,将皇方才之言告知外朝的话,怕是会引起整个朝堂的震动。”

同时苏然也在心里头暗骂朱由校作大死,连这种肯定会引起朝堂文武集体反弹的话都说的出来。

你们老朱家被文官欺负,那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吗?

你太祖爷爷、你祖爷爷、你爷爷、你爹、甚至还有你未来那个自挂东南枝的傻弟弟,不都是被文官给欺负的一愣一愣的吗?

怎么到了你这儿,就咽不下这口气了呢?

听话,乖,文官似狼、武官如虎,咱不跟他们斗,好好当一个木匠,留下几件‘国宝’级的艺术品可好?

关键是你他么要骂就骂呗,非要拉我干啥。

老子这小胳膊小腿儿的,可不像是你那么膀大腰圆,如何承受得了那些如狼似虎的文官摧残?

咱可不想你以后‘被落水’的时候,史书还得顺带着写一笔‘锦衣卫百户苏然,同君落水,不治身亡’。

“放心,此地就苏卿和我,外朝的那些人是决不会知道的。”朱由校毫不介意的摆了摆手,对于苏然的胆小满是不屑。

感受着朱由校鄙夷的目光,看着他脸那一切掌握的自信之色,苏然硬是被这倒霉孩子给弄得哭笑不得。

还他么决不会知道。

你们老朱家有多少皇帝死得不明不白,这皇宫大内又出了多少的千古悬案,你这个短命鬼心里头难道没点儿逼数吗?

一点警惕心理都没有,怪不得七年后你也会‘被落水’。

你活该啊,我跟你讲。

不过让苏然略感欣慰的是,还好朱由校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皇帝,在他的劝诫之下,终归是没有在对文官喊打喊杀。

否则的话,苏然就得考虑一下怎么出海了。

他可不想给这短命鬼陪葬。

然则,接下来朱由校悠悠的一句话,却是又让苏然坐蜡了。

“苏卿,既然你现在也知道了早朝的事,那不知卿家可看出了什么,心中有何良策以教朕呐?”

苏然闻言,眼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

看着朱由校一脸的风轻云淡,他恨不得用鞋底去丈量一下对方有多大的脸。

这他么明着是在问他良策,实际却是在让他站队啊。

苏然敢保证,只要是他的回复但凡有偏向于朝堂文官的倾向,那么就算他的干爹是九千岁,也仍然会被朱由校给一脚踹落悬崖。

皇帝想要处理外朝官吏,尚需要考虑一下民间和朝堂的反应。

但处置一个锦衣卫嘛,却只需要轻飘飘的一纸文书就可以了。

无奈,深知自己已经被逼到墙角的苏然,不得不极为违心的说道:“皇,依微臣所见,如今我大明,可谓是文官不可信,勋贵不堪大用,边关大将更是只闻兵部行文,而不知皇旨意。”

说到这里,苏然的心都在滴血。

他知道,自己这番话要是传出去,那就真的是跟朝堂文武翻脸了。

麻蛋,这事儿闹得。

他明明就是想抱根粗大腿,然后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的啊。

诶,只能说不愧是历史拾掇着九千岁暴打东林党的狠人啊,这一不注意就中了招。

要是早知如此,打死苏然也不会走进这个亭台啊。

“苏卿倒是大胆。”朱由校哼哼了两声,显然对于苏然瞎说大实话有些不瞒,不过最终还是无奈的叹道:“不过卿家话糙理不糙,这也是朕目前最为感到棘手的地方啊。”

苏然也知道朱由校目前所面临的窘迫。

有一说一,老朱家确实是历朝历代中最为苦逼的一个皇室了。

文官注定不能用,勋贵退化成了米虫,边关大将就更不用提了,要不是这些手握重兵的人在聒噪,那些文人怎么可能胆子大到敢跟皇帝顶牛?

还有宗藩、乡绅、地主、豪商、士人.....

嘶~

苏然光是想想,就感觉跟着老朱家混迟早都要完蛋啊。

这他么想要清扫的对象也太多了吧。

可惜,被朱由校逼贼船的他,现在已经没有退路。

为了以后不给朱由校这个短命鬼陪葬,苏然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皇请赎微臣直言,若是皇如今下定决心要清扫旧山河的话,不用重典怕是不可能的了。”

“哦,卿家何以教朕?”

朱由校来了兴趣,他也想听听这位新晋的‘自己人’,能够拿出什么方略出来?

“是!”

苏然思索了一下今后朱由校和魏忠贤的做法,壮着胆子说道:“在微臣看来,皇若要收回朝政大权,大体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哪五个步骤?”

朱由校整肃身形,脸满是严肃。

两君臣之间的气氛,也从先前的悠然惬意变得凝重了起来。

受此气氛的影响,苏然也不禁整了整衣冠,面再也没有了苦色和忧愁,反倒是充满了勃勃干劲。

因为他知道,这种君臣问答的方式,在历史用一个名词来形容,那即是君臣奏对。

而每一对进行君臣奏对的臣子和君王,无一不是青史赫赫有名之辈。

比如商鞅和孝公、李斯和始皇、董仲舒和武帝.......

PS:好吧,我服气了,这破电脑是真的变卡了,连十几年前的方头电脑都比不。

哭~

暑期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8月21日到8月22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