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刘璋亲自为严颜送行。
张松道:“有严将军镇守巴郡,主公大可宽心,今岁主公位列龙榜榜首,风调雨顺,商人入蜀经商,正是益州发展的大好机会。”
刘璋问道:“蛮人部落的事情怎么样了?”
“初见成效,蛮人部落的带来洞主祝砣和朵思大王,正在前来途中。”张松道:“这两人在蛮人部落中有不低的威望。”
“带来洞主祝砣?可有祝融?”刘璋疑问道。
张松道:“祝融为带来洞主之女。”
刘璋点了点头,没有再问。
南蛮部落,若是不能收服,发兵清剿,费时费力、消耗钱粮,还不一定能够有效果。
一般官员,担心的就是被任命到了益州的最南边。
蛮人,大多活跃在益州郡、永昌郡,州牧府任命的官员,有些时候下达的命令,还不如这些洞主之类的。
而若是能够将这些力量为己所用,不仅能够化解益州内部可能存在的危险,还能让益州的军力更加的强盛。
什么藤甲兵、象兵,刘璋还是比较期待的。
不过当刘璋看到系统中的金钱数量,心中没来由的焦急,系统这个吞金兽,随时会将他的金钱全部吞掉。
兵营修建后,仅有千名亲卫队伍进入训练,以后若是大量参与训练的话,消耗的金钱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乱世,唯有强兵,方能立足。
“泠苞,你带着护卫,到龙泉大营走一遭,也让龙泉大营的将士,见识一下本官护卫的风采。”刘璋道。
泠苞领命而去,斗志熊熊燃烧,巴郡战场,参与平叛的将领,根据功劳得到了擢升,错失了这次机会的泠苞,会在龙泉大营发泄一下郁闷。
张松笑道:“主公高明,平叛得胜,军中有些将士难免会有骄纵之心,磨练一番,才可迅速成长。”
“主公与吴家女的婚事,定在十日后举行,属下已经命人告知朝廷及各方诸侯。”
“此事子乔操办,本官放心。”刘璋暗道:“老丈人自己是见过了,可是自己的未婚妻,还没谋面,这算哪门子事?开盲盒吗?”
随着刘璋的婚事临近,成都城内,越发的热闹起来。
各方道贺的使者,先后到达成都城。
位列龙榜榜首,并且在益州动荡之际,以雷霆手段平定叛乱,铲除赵韪等,让刘璋在诸侯中间的威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诸侯唯有自身的实力强悍,才能得到更多的尊敬。
城南,装束奇特的一群人,引来路人的议论纷纷。
带来洞主看了一眼周围,冷哼道:“汉人好生无礼。”
朵思大王笑道:“此处距离蛮人部落较远,习俗不同,所以多有诧异。”
“朵思,你不要仗着自己读过汉人的书,就在本洞主的面前卖弄。”带来洞主瞪了一眼朵思道。
一名身穿兽皮衣服的少女,灵动的双眸,不断打量着左右,扯了扯带来洞主的衣服道:“爹爹,汉人的城池这么高,比郡中的城池,壮观多了。”
带来洞主原本愤怒的神色变为温和“祝融啊,到了城内喜欢什么,尽管买。”
“多谢爹爹。”少女欢快的说道。
一阵喊杀声,从龙泉大营传出,经过泠苞率领亲卫接连数日的“切磋”,龙泉大营的训练更加的残酷了。
而泠苞,亦是在这几日,得到了满足。
朵思大王道:“洞主,想必这就是龙泉大营,益州牧平定叛乱,率领的万名将士,便出自这里。”
“哼,离开城池,汉人遇到我蛮族的勇士,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落花流水,想要招揽蛮族勇士进入汉军,就要看益州牧有没有这个本领了。”带来洞主不屑道。
百余名士卒前来,开出了一条道路,张松亲自出迎。
“不想带来洞主和朵思大王,来的这般快,三日后州牧大婚,事务繁忙,怠慢之处,还望见谅啊。”张松含笑拱手道。
祝融惊叫一声,躲在了带来洞主的身后,张松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
莫说祝融,带来洞主和朵思大王,也为张松的相貌惊住了,身材矮小,还长的这般的寒碜,放到蛮族部落,恐怕早就没了。
带来洞主很想向张松讨教生存下来的秘诀。
朵思大王反应过来,上前道:“朵思大王,敢问阁下是?”
张松脸上的笑容再次聚拢,只是这样的笑容,比不笑还要瘆人啊“本官蜀郡太守、益州别驾。”
朵思大王一惊,急忙行礼道:“见过太守。”
在益州郡,因为语言和习俗的差别,蛮人不怎么将太守放在眼里,但朵思大王清楚张松这个蜀郡太守的分量。
“请!”张松示意道。
千名蛮人,仅有十人跟随入城,其余蛮人,则是驻扎在城外。
蛮人在不少汉人看来,是野蛮的代名词,他们到了城内,不定会发生什么不可预料的事。
有着朵思大王这个精通汉人语言的翻译在,也省了不少事。
城内的繁华,让朵思大王等人,震撼不已,宽阔的街道,青石铺就,道路两旁的房屋,经过装饰,洋溢着喜庆。
张松得意道:“州牧大婚,一应事务,皆是本官负责。”
祝融惊呼后,俏脸通红的说道:“以后我的婚事,也要这般的隆重。”
带来洞主溺爱的揉了揉祝融的秀发“小祝融的婚事肯定是最隆重的。”
一旁的朵思大王听得直撇嘴。
“明日州牧会见各方使者,你们也一并前往吧。”将带来洞主等安置妥当,张松道。
天色尚早,祝融带着两名护卫去城内溜达,张松则是与朵思大王和带来洞主进行了一番详谈,只是离开后张松的脸色有些低沉。
朝廷使者,是最后到来的,刘璋率领益州文武,出城迎接,给足了朝廷颜面。
前来出使的光禄勋邓泉见此,心生感慨,放眼天下诸侯,在此时能够如此礼遇朝廷使者的,屈指可数啊。
诸侯混战,消息不断传到益州,有着张松和法正,刘璋对形势的变化,了解的还是比较透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