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国师教我符术!”
陈安林纳头便拜。
杨青山摇头笑道:“想学的话可以,但这一门也是有些考验条件的。”
杨青山拿出一张符纸,递给陈安林,说道:“这回不用你气机发动,只要感受里面的符文就行了。”
闻言陈安林小心翼翼的接过符纸,看着上面简单几笔的符文,细心感受着,很快就沉浸在了里面。
渐渐地,陈安林皱起眉头,他开始不自觉的运用出已经变强了的精神力,来深入钻研这里面的符文。
因为他从里面感受到了一股很微弱的力量,但储存这股力量的“工具”却是有些复杂。
这是他此刻最直观的感受,所以必须用精神力来辅助识别这个“工具”的建成。
杨青山轻声问道:“怎么样?有什么感觉?”
陈安林依旧在钻研符文里面的储存工具,但是他已经可以做到分神回答:“我感到了一种力量,很微弱,但确实存在。”
“是什么力量?”杨青山追问道。
“像……感觉很湿润,凉嗖嗖的,又觉得很温柔,是……水吗?”
陈安林如实回道。
杨青山的眉头舒展开来,随后他轻声叹道:“果然是一个缘字。”
“啊?”陈安林对那个“工具”已经有些眉目,他正准备询问杨青山,却听到了对方这句话,所以有些疑惑。
“没事。”杨青山摇了摇头,随后他笑道:“你的精神力很不错,已经完全具备修炼符道的基础条件了。”
随后杨青山看着陈安林的明悟神色,问道:“怎么,是不是觉得放置那股力量的“工具”有些熟悉?”
陈安林闻言回道:“是的老师,我总感觉那个“工具”很像……精神力。
接触时飘渺无形,但又真实存在,并且还能与我散发出的精神力产生共鸣,但又互相抵制。”
“说的好。”杨青山点了点头,继续道:“那就是精神力。”
闻言陈安林的眼神里满是疑惑,他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精神力居然也能够拿出来利用,还被当成“储存工具”?这一点着实让他有些匪夷所思。
杨青山开始为陈安林一步步解惑:“让我先从道宗体系跟你说起吧。”
陈安林立马正襟危坐,聆听老师指导。
“道宗体系的下三品,分为筑基,金丹,元婴三个境界。
其中筑基并没有什么好说的,直到金丹境后,道宗修行者才开始产生一种力量,哪就是法力。
法力是道宗修行者施展任何道术神通的源泉,当然其他体系也是类似的道理,只不过道宗修行者要到八品才能诞生这种力量,这也是道宗体系的一个标志。
哪如果我们要走道宗体系,但又不想按照它的路子一步步走呢?”
杨青山看向陈安林,而陈安林在沉思了好久后方才犹豫道:“哪就必须要自己想办法,修出不靠道宗体系得来的法力?”
“没错。”杨青山点了点头,他继续道:“当年初代国师悟道方法传播出去后,很多人经过修行,已经能够靠自己感悟的道修出法力。
诸如剑道,修行者以剑入道,便不再像寻常武夫一样,以气御剑攻击敌人,而是以法驭剑,用剑使出神通,其破坏力不再局限于斩杀敌人的肉身,便是元神也能一并毁灭。”
陈安林听了目眩神迷,他先前还以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剑修应该是武夫体系的呢,哪听起来还是道宗体系的剑修要更强些,毕竟都能修出一门属于剑的神通了。
“每一条道都有它修出法力的方式,那么你认为,符道又该如何修出它的法力呢?”
随后杨青山补充了句:“符术是大家都在说的称谓,但我以符入道,自然要将符术称呼为符道。”
“好的老师,以后我会注意这个用词的。”道与术不可混淆,道是境界,术是道的表现。
所以这两个字的意义严格来说还是天差地别,陈安林知道不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说完后陈安林便将心中的答案告诉杨青山:“莫非……就是这个精神力?”
“嗯。”杨青山点头道:“精神力的作用可是大得很,不仅能够探测附近的所有动向,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感悟自然。”
感悟自然……陈安林轻声呢喃,随后只听国师继续介绍道:
“精神力便是我们符道用来代替法力的关键元素,从这张符纸上,你能看出为何精神力能够帮助储存符纸里面的力量吗?”
陈安林想起刚刚的所有感悟,心境通透:“好像这些力量能够储存起来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遵循了某种规律。”
“哦?”杨青山饶有兴趣地看着陈安林,追问道:“什么规律?”
“物体本身存在的规律。”陈安林认真回道:“水在不断流动,火在不断燃烧。风在不断呼啸,那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规律。”
“啪——啪——啪。”
杨青山拍了几下手掌,笑道:“这是我听过的所有答案中,非常满意的一个,陈安林,你的悟性……真的很高。”
得到老师如此夸奖,陈安林还是有些羞涩的,他不好意思道:“哪里,让老师见笑了。”
杨青山没有多说什么,他指着陈安林手上的符纸道:“符是何物?是纹路,是线条,还是某种流动的痕迹?”
杨青山又接着道:“在我看来,都不是,它们就是你所说的规律,纹路线条痕迹其实都是规律的体现。
那么这规律又从何而来?是从大自然而来,万物原本没有任何定数,是因为有了大自然,才赋予它们存在的意义。
水需要向低处流动,火焰需要焚毁一切事物,飓风需要摧毁挡在它面前的任何东西。
这些东西本没有规律,但因为有了大自然,所以这就是它们的使命,也就是它们的规律。”
“所以我们所需要掌握的符道。”杨青山边说边用气机将陈安林手里的符纸毁掉,一道细小如注的水流凭空而生,在车厢里无声无息的流淌,清凉温润。
“就是要用精神力从自然中寻找万物的规律,以墨笔用符文记载之,让万千之物都能显现于这张小小的符纸之中。”
杨青山笑道:“这便是,以符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