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不相瞒,我那天夜里其实只是顺了几件冬衣,物证就在我帐篷里,小宋大人不信可以去看。”
冯步远觉得宋昀有点靠谱,于是决定坦白。
不然自己夜里在物资帐篷附近鬼鬼祟祟就真的没办法解释清楚了。
偷顺东西的罪总比放火烧粮草的罪过轻。
每个月的俸禄就那么点,家里日子拮据得很,再加上自己要在官场里活动来活动去的,更是贫苦。
妻儿老小都是要吃要穿的。
再说反正这粮草物资这么多,拿一点也神不知鬼不觉。
所以他不仅顺走冬衣,还顺走其它好多东西。
冬衣里的棉花可以拆出来缝新被子,所以冯步远一路上再加上到了北营这几天,已经拿了不少。
所以当宋昀去冯步远帐篷里查看物证的时候,因物证之多而吃了一惊。
不知道为什么,冯步远看着宋昀突然觉得心安下来了,即便宋昀不是北营的将军,他的话也充满可信力。
安心下来的冯步远在中午扒拉了三碗米饭才放下筷子,继续宽心地躺下睡午觉。
偷摸一点东西,应该不是什么大罪过。
与此同时。
被捆成麻花的小士兵自从招供出冯步远后,再没开过嘴。
营里的将军个个是护国打仗的好手,在战场上是一个顶一个的威风。
但是刑讯逼供,他们还真不行。
老韩头说的对,术业有专攻。
拿着刀架脖子上吓唬吓唬,已经是将军们审问的极限。
所以一堆身强力壮的将军们毫无用武之地,只能对着这个尿裤尿了好几包的怂货吹胡子干瞪眼。
孟侠早就注意到这个士兵胆子是真的小,又抖腿又尿裤子,不经吓。
但他的嘴却截然相反,硬的很。
一个老鼠胆子的人敢做这么大事。
不经吓还仍旧嘴硬不招供。
一看就是有个什么把柄或者亲人被幕后的人揪着,用来威胁他。
那个背后的人可能还保证事成之后护他平安,许他好处。
这才叫这个小胆子鼓起勇气一把火点了军营粮草。
孟侠叹一声,可惜这个怂包大事干的少,手脚不利索,脑子反应慢。
才叫一个已经被他支开的士兵又弯回去看到他鬼鬼祟祟行事可疑。
不过更可惜的是那个被支开又回去的士兵当时竟然没有多疑,才叫这怂包得手。
还好有证人,才能着火以后迅速抓住这个放火的罪魁祸首。
孟侠本来不想插手这档子事。
多热闹的事,站在旁边远远地看它不舒坦不快乐吗?
回去京都再添油加醋告诉老皇帝,它不更快乐吗?
但是转念一想,昨晚刚结交的仲明兄是户部的官儿,户部又和粮草物资百种牵连。
这不明不白一场火一定让宋昀挺上火。
而宋昀曾在驿站提醒自己茶有问题,在山匪袭击的时候拎着老寒腿的自己逃命……
算了算了,帮一帮能怎么样。
几天不在东厂,刑讯逼供的手法倒好像有些生疏了。
权当练练手。
于是孟侠当自己吃饱闲得没事干,溜达到这次负责运送粮草的士兵帐篷附近。
顺带让李福进去喊了几个和那尿裤子怂包相熟的人出来。
“请孟公公安。”
几个兵自动一排排,规规矩矩向孟侠见了个礼。
孟侠提了提嗓子,使劲捏住,努力装出太监音。
“放火的祸首已经被擒,这罪人也是此次负责运输粮草的队伍里的人,和诸位关系都不浅,北营里向来是连坐惩罚,诸位也是知道的。”
“还请诸位知无不言,争取个戴罪立功。”
几个愣头青赶紧点点脑袋,表示他们一定积极配合。
在孟侠三查五问下,终于知道一些。
怂包他姐姐是户部另一位刘侍郎的小妾,他娘身体不好,在南郊一个村子孤苦伶仃,难以为继,前些日子刚被接进刘侍郎家宅子里。
这些事只有两三个跟小怂包关系极其好的士卒才知道。
其中一个知道的更多,小怂包他姐姐刘侍郎家的日子过得不太好。
而且自从亲娘被接进刘家宅子以后,小怂包就经常背地里偷偷哭。
常人听到这里应该叹口气,同情一下小怂包。
可惜孟侠没什么妇人之仁,毕竟他记仇。
那个小怂包给他茶里啐了一口,孟侠他还没有正儿八经算大账。
知道这么多,大概也够用了。
孟侠找到宋昀,自我引荐了一下。
大概宋昀也觉得审讯逼问还是得专业对口的人来才能事半功倍。
于是宋昀找徐老元帅谈了谈以后,和孟侠一起进了审讯小怂包的帐篷。
孟侠一进来就看到几个将军还在围着小怂包眼瞪眼。
小怂包鼻涕眼泪一大把,一看孟侠来了,哭得更厉害了。
宋昀和那几位将军沟通以后,将军们就自行找了板凳围成一圈。
一个一个认认真真地坐在板凳上观摩学习审讯逼供的技巧。
孟侠负手,悠悠地走到小怂包跟前,弯下腰,下巴凑到小怂包耳朵边儿。
“告诉你个秘密,那天我请你喝完茶就派人回京都办事了。”
“你猜一下,你娘和你姐姐她们现在在哪里?”
“你觉得我手下的人会怎么对待贵客?”
小怂包一下停住哭,面色突然惨白。
“孟安顺——!你他娘的不是人!”
小怂包吼得撕心裂肺。
孟侠一见有反应,就继续诈。
“你再猜一下,刘侍郎是明天还是后天进刑部牢房?”
小怂包的脸煞白。
“不……不是不是刘侍郎,不是他叫我放的火……”
孟侠面上淡淡一笑,这不就招了吗。
可惜,审的太快,还没来得及回忆东厂里的手段。
“哦~原来不是刘侍郎让你放的火啊~”
孟侠知道幕后主使以后,起身,晃晃荡荡走到宋昀旁边。
凑近宋昀的耳朵,低低说。
“仲明兄,恭喜你,你可能要升官啦。”
“你们户部两个侍郎,一个喜欢偷偷摸摸,一个喜欢放火烧粮草。”
“这俩老东西退下来,户部侍郎可就是你啦。”
宋昀:“……”
人远在京都的刘侍郎做梦也没想到,只是唆使人烧个棉衣,竟然还要背上“通敌叛国烧粮草”的锅。
宋昀将孟侠审出来的转告给徐老元帅。
其他几位在场的将军自然也都知道审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