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星辰看来,远望二号要模拟宇宙,模拟宇宙和声明的演化,这显然是可以支持的研究方向。
但是远望二号最后两句话,才是真正让许星辰下定决心的原因。
因为许星辰知道,这个二姐是典型的科研上头的类型,她对研究之外的东西基本没有任何需求,出了科研中心就开始犯困。
甚至讨论她自己的申请的时候都昏昏欲睡。
而她又是联盟最早的科研舰,也是做过工作最多的科研舰,完成任务最多的科研舰。
这些年积累下来,导致她即是联盟科研贡献度最多的科研舰娘,还是使用各种生活需求供应最少的那批舰娘。
现在她终于提出来个性化的要求了,许星辰当然会选择满足她,生产力就是用来满足需求的。
更别说这还是公私两便的需求,于是许星辰非常果断的点了头:
“好,我同意了,那我们就再建一个恒星计算机,规划、建设、使用、管理,全部由二姐负责。
“二姐你也别用以个人名义提需求,你的贡献度继续留着吧,我想看你能累计到多少……”
终于说服了许星辰,远望二号的表情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远望二号知道许星辰肯定会批准的。
所以等许星辰说完,远望二号就直接站起来了:
“既然决定了,那我现在就开始准备吧,先做行星计算机设计……”
看着行动力瞬间爆发的这位姐姐,许星辰下意识的想要伸手拦一下,然后再稍微叮嘱和安排点东西。
结果转念一想又忍住了,二姐可不是莽撞的人,自己的申请里面,都已经有了四步走的战略了。
最终许星辰什么都没说,就完全放任远望二号去忙活了。
相关的项目很快被登记归档且公开,远望二号作为负责人也很快公布了初步需求,在目前有空闲的舰娘之中招人。
首先组建工程指挥部,然后按照实际工作分配几个下属部门,安排部门负责人,让负责人自己再去招人。
远望二号总管全局,同时直接负责设计部,设计部也是整个项目前期的核心。
恒星计算机相关工程,是联盟第一次建设,所以指挥部和设计部,要首先要制定工程的各项标准。
包括建设地址的筛选标准,建造设备和工程船的改造标准,具体建设的各种指标等等。
有了标准,在设计部门画图纸的时候,其他部门才能提前开始挑选地址,有了建造地址才能提前转移工程设备和资源设施。
然后就是画图纸了,首先是行星计算机图纸。
无论是从效率还是从需求上看,在现有的行星级科研探索舰的设计图基础上修改,都是非常合适的方向。
科研舰本来就是主机最强,其他辅助功能最弱的战舰。
现在再把其他功能砍到聊胜于无,用恒星计算机的技术替换现有主机,一个行星计算机差不多就成型了。
一颗舰娘母星规模的行星计算机,基本上能够满足上百亿人口随便玩了。
一个星系内有一颗行星计算机,就基本不需要额外建设其他计算和服务器相关设备了。
行星计算机设计完成之后,就是各种专门的建设工程船的改装,再然后就是恒星计算机本身了。
远望二号并不准备照搬现有恒星计算机的设计图纸,因为那显然不是最优化的设计。
相比恒星计算机而言,行星计算机规模虽然小了几个数量级,但是它是实心的,所有计算设施都在行星内部。
恒星计算机虽然规模庞大,但却是中空的,真正的计算设备,只有外面表面一层,按照比例算,可能还不如鸡蛋壳厚。
因为恒星虽然提供的能量,但是自然形成的热量也同样需要处理,计算机设备必须与恒星保持足够的距离,要保障散热效果
恒星计算机的结构主体本身,有很大一部分可以算是“戴森球”的结构,而不是计算机的结构。
所以恒星计算机的外壳规模,虽然比行星计算机大了数十万倍,但是能够提供的计算力,却达不到行星计算机的数十万倍。
所以远望二号要改变这种设计。
甚至于,远望二号没有马上做新恒星计算机的设计,而是首先做了现有恒星计算机的改造方桉。
现有的恒星计算机的计算力,远远不是它能够达到的极限。
那显然是先行者们专门设计的,能够恰好给那几百个虚拟世界文明使用,同时有能在一定时间内打破计算力上线的标准。
现有的计算设备能够消耗的能量,相比内部的恒星提供的能量而言,也只占了很小的比例。
远望二号很快拟订了基本的改造升级方桉,准备让现有的恒星计算机壳体厚度直接翻两倍,让计算力直接翻个八倍左右。
因为原有的计算机壳体厚度,被内部的戴森球框架占了很大一份,而扩建的部分则却大部分都会用来提升计算力。
远望二号改造现有计算机的目的很简单,她不准备从自己新设计的计算机中画出部分,去给装不下的虚拟世界文明使用。
改造方桉制定之后,就是真正的新计算机设计了。
根据现有恒星计算机和行星计算机的经验,新的恒星计算机从一开始就会奔着计算力最大化来设计。
当然,这种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必然是设计成多个阶段逐步推进的。
第一阶段的建设完成之后,就能开始提供部分计算力。
然后持续不断的完成后续工程,让计算机主体规模不断提升,计算力也会逐步增加到预期的理想状态。
考虑到后续的建设环境,建成后的工作环境,以及尽可能的拓展功能,远望二号将建造基址限定了在双星系统上。
借助另一颗恒星提供的阳光,新的恒星计算机将不只是计算机,同时也会是一颗超巨型的宜居星球。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就要在壳体表面提供合适的重力环境,这就反向限定了恒星计算机的主体尺寸与质量的比例。
大量的基本数据也因此得以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