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民子弟兵为人民(求订阅)(1 / 1)煮酒不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辞别朱佑樘之后,壮志满怀的白昂来到了河南,他发现决口的黄河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太严重。

此时整个中原大地已经是汪洋一片,殃及河南、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区。

他和他的治河大军,在茫茫水域像是一叶孤舟。

但白昂毫不慌乱。黄河最终还是要奔流入海的。治水的关键在于如何让黄河以最平稳的路线入海。

所以,白昂提出的治水方略就是:北堵南疏。

北堵,就是在黄河以北的沿线地区修筑堤坝,防止黄河水向北蔓延南疏,就是在黄河南岸地区广挖运河,分流缓解洪峰压力,并将黄河南岸几条水道连接起来,引导黄河水经淮河入海。

一句话:把黄河水平安赶入大海,就是胜利!

虽然治水方略理论看起来简简单单,但是操作起来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且这里涉及到了好几个省份,彼此互不统属,需要协调作战,这些显然已经超出了白昂的权利范围。

于是白昂六百里加急将自己的治理方略奏本奏报给了朱佑樘,朱佑樘看后才发现他是真的看走了眼,白昂其人明显是一个有着真材实料而且相当务实之人。

从他的奏本就可见一般,治水方略条理清晰,数据详实,真是朱佑樘登基一年多来看过的最让他赏心悦目的奏本。

这也是朱佑樘为什么要御驾前往灾区赈灾的原因,实在是白昂的这个治水方略想要真正落实,光靠白昂这个工部右侍郎,是压不住阵脚的。

因为里面涉及到好几个行省,他一个正三品哪里吩咐得动从二品的布政使。

所以理论好未必是万能的。哪个地方该修堤坝,哪个地方该清淤,哪个地方该泄洪,都是需要反复斟酌的,反复和各个行省布政使协商扯皮的。

比如泄洪,下游的行省可都不愿意新河道在他的地盘泄洪,万一明年洪水再爆发,在他的泄洪区决口,他找谁说理去,政绩还要不要了?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才是官场的常态。

朱佑樘收到白昂的奏本之后就已经知道这种事情要么真如戏文所说派一位位高权重的钦差大臣才行。起码得是内阁成员,其他人不管用。

刚好朱佑樘也想见识一下真正的大明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于是才有了长安街誓师出京赈灾的那一幕。

经过急行军半个月,朱佑樘一行终于抵达河南开封,“朱雀会”的那些人十几天下来竟然也能跟上朱佑樘他们的脚步,实在是稀奇。

只能说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这帮京城来的志愿者,大多数养尊处优的贵家公子哥,之所以能咬牙坚持,那是朱佑樘身先士卒。

即便是张妃,这个被皇后安排照顾他生活起居之人也只能骑马而行,所以“朱雀会”的公子哥都只能咬牙坚持,而且似乎情绪依旧高涨。

当这帮人看到开封城外已经是一片泽国,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他们,他们原本没来实地考察之前,只听报纸说黄河决口,但是具体黄河决口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们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但是今天看着那一片泽国真的是震撼到了,百里无炊烟形容的就是这个样子。

对此他更佩服朱佑樘的深谋远虑,如此大的灾情真不是一城一地所能解决的,就是需要集合整个大明的力量,集中力量才能帮忙解决。

“如今开工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河南阳武,另外一个则是宿州古汴河。”白昂一见到朱佑樘,便开口谈论起了治理方略。

“具体如何实施细细说道。”朱佑樘开口道。

“臣打算分两步走:第一步沿河南阳武修筑长堤,阻止黄河水北上第二步疏通宿州古汴河,引黄河水入汴河,再由人工开掘线路,将汴河与淮河连接起来,使黄河经由淮河入海。”白昂躬身汇报道。

黄河入淮?

朱佑樘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啊,因为在他的印象中黄河出海口可是在山东东营,这黄河经淮河入海定然是有问题的,否则后世的黄河入海口就不应该是在山东东营了。

“白卿,黄河入淮,没有问题?”朱佑樘迟疑道。

“陛下,请放心,此施工方案是完全按照恩师徐有贞当年制定的方案进行,黄河南线开挖大大小小的月河,分流入淮。决计无问题。”白昂坚定地说道。

因为黄河决口问题,朱佑樘最近翻阅了不少历史典章,还有前人治理黄河的卷宗,知道这个徐有贞虽然官声不是很好,但是他治水能力确实满朝诸公都公认的,想必这样的人应该是水利专家。

再说术业有专攻,朱佑樘对于水利这方面是真的不擅长,对于不擅长之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士来干,既然这个白昂是师从徐有贞,想必在水利方面不会差。

而且从白昂递交的治理方略来看,确实非常详实而又务实,应可行。

于是朱佑樘点头道:“既然白卿如此有信心,那就按照你的方案进行,万事有朕,朕将是你坚强的后盾,有不能解决之事,让朕帮你解决,另外堵缺口之事可以让朕带来的新军士兵为之,他们都是年轻力壮之辈。”

“多谢陛下支持。”白昂见朱佑樘不光同意了他的方案,而且全力支持他的行动,感动得不禁有些喑咽,有如此陛下,真是大臣之福。

自此朱佑樘来到河南之后,地方官员也变得勤勉起来,很多工程之前白昂与之商议时他们都推三阻四,如今白昂再与之分说之时,他们都满口答应,并且都积极行动了起来。

实在是不行动不行啊,朱佑樘刚来河南,锦衣卫便闻声而动,逮捕了十几位地方官员,这吓得其他官员都战战兢兢,不敢有些许差池。

于是浩浩荡荡的拦水坝工程开工了,而且这些工程总能看到火红色军人服饰之人一马当先用血肉之躯在那堵缺口。

这一幕幕感动无数沿河的百姓,他们有些难以置信,难道这些是大明的军队,不都是说“兵过如梳,匪过如篦”,什么时候大明的军人竟然带头帮百姓干活了,而且干的全都是最苦最累的活。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已经是他们能想象的最好的军队,如今这些军队竟然被传说中的“岳家军”更进一步,不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而且以血肉之躯帮他们堵住洪水缺口。

“这位军爷,来吃口热馍馍吧,你这在水里跑一趟了,热乎的馍馍,暖暖身子。”一位中年妇人拉住浑身湿透的军士说道。

军士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青涩的面庞,看面相应该只有十八岁,被老乡拉着,立马陷入了窘迫之中。

之前他连忙摆手推拒道:“老乡,这个俺不能要,陛下说了,你们灾区人民不容易,如今正在遭灾,吃食定然吃紧,俺们咋能要您的吃食,您还是留着自个家中吧,再说了,我们军队是有固定军粮的。”

“娃,拿着吧,我可是看着你在水里泡一天了,身体怎么扛得住,我也有个儿子跟你一般大,可惜因为要救咱被大水冲走了,看到你这样的娃就想到了那苦命的儿,你们都一样,都是孝顺的孩子啊!”中年妇人双目含泪硬要将馒头塞到年轻军士的手中。

“老乡,真不能要的,我们有纪律的,陛下说了我们是新军,是他手底下的兵,他手底下的兵就应该有个新模样,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最低要求。”年轻士兵红着脸连忙推拒道。

他这一辈子真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不是因为家里实在是吃不饱饭,他也不会去参军,好在他大小骨骼大,当初校场考试,他也只是因为是穷苦人出生,咬牙坚持才能吃上这口皇粮。

如今他们家乡之人个个夸他是祖上冒青烟,竟然能当上御林军,还能每月拿一个银元,就是村里的秀才公给人做西席都拿不到这么高的俸禄。

所以年轻是士兵特别害怕丢掉这份差事,无论干什么都是努力第一个干完,训练也是最刻苦那一个。

这一次堵决口,他也是第一个报名,虽然他是北方的汉子还不会水,但是一股军中奋勇当先的精神驱使他去报名参加。

只因他听军中的教导员说,在新军立了大功还能进武略学院当学员,将来当官,可以领更高的饷银。即便是牺牲了不用担心,会有丰厚的抚恤金,听说一次性支付五百银元,那可真是一笔巨款啊。他们家几代人都没有见过如此巨款,所以对于年轻的军士来说,牺牲什么的并不是一件什么可怕的事情。

“拿着吧,放心,一个馍馍而已,你们的上官不会怪罪你的。”妇人继续将馍馍塞到年轻士兵的手上,看着这些不远千里来帮他们救灾的年轻人,妇人就想替他们做些什么。

“怎么回事?”

正当年轻士兵和妇人因为一个馍馍拉拉扯扯时,身旁传来一个询问之声。

年轻士兵一看竟然是最近军中新增设的教导员,顿时急得快要哭了:“教导员,这个真不是我要的,是这位大婶一定要塞到我手中。”

不用说军中的教导员政策自然是朱佑樘参照后世军队给安排的,而且这次前来灾区的新军教导员都是武略学院的学员客串的。

因为武略学院的学员都还没有毕业,所以符合朱佑樘心意的教导员还没有合适人选,这次是新军第一次行动,朱佑樘就想尝试一番。

让武略学院的学员尝试对新军进行思想改造,不曾想收到了奇效,军中的面貌顿时一新。

以前新军虽然有了后世军队的纪律,但是新军思想还是老式的,他们就是奔着当兵吃饷来着,经过教导员半个多月的改造,已经有几分人民子弟兵的觉悟。

从这个年轻的军士身上就可以看出端倪来。

“是啊,是啊,这位官爷,是民妇看见你们这些年轻小伙为了我们家乡,不辞辛劳,想对你们表达一点谢意,还您不要怪罪这位年轻是军爷。”

妇人看见年轻士兵如此着急,也害怕她好心办坏事连忙上前帮忙解释着。

“是这样,教导员,这位大婶说要给我送个馍馍,我没有主动要。”年轻士兵还是着急地辩解着。

“行吧,竟然大婶诚意要给,你先拿着吧,不过下不为例。”教导员开口道。

“是,教导员。”年轻士兵见教导员并没有怪罪之意,连忙大声说道。

“还是这位官爷通情达理。”妇人夸赞道。

“大婶,您的心意我们心领啦,但是今后就不要给我们这些军人塞东西啦,我们军中是有纪律的,陛下说了,我们是人民子弟兵,不能拿人民的一针一线。”教导员又和声细气地跟妇人解说了一遍他们军中的纪律。

“当今陛下真是天生圣人啊,也只有陛下这样的圣主才能带出你们这些天兵来,若是没有你们,我们这水灾还不知道哪天才能消除,我一妇道人家也没有什么好拿得出手,就想拿几个馍馍以表谢意。”妇人感谢道。

“大婶,您客气啦,陛下说啦。我们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战争之时卫国,和平之时保家,灾难来之时,正是我们这些军人保家之时,这是我们的职责,你要感谢就感谢当今陛下吧。”教导员开口道。

“如此圣主,我们真该好好给他磕几个头,今后民妇一定在家里给当今陛下立长生牌位,早晚祈福,祝陛下长命百岁。”妇人感激道。

听了妇人的一番话,年轻的士兵还有年轻的教导员突然有一股异样之情,他们突然找到了他们当兵的意义。

他们似乎有些明白了皇帝朱佑樘口中所说的“保家卫国”的含义,当兵不仅仅是当兵吃饷,也不仅仅是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当兵还应该有着更高的意义,那就是守护这片土地,守护这片土地的人们。

想到这些,教导员和士兵原本浑身疲惫突然又浑身充满了干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