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二章项目建议书的编写(1 / 1)疯子C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大的空间站,就是第四代空间站‘国际空间站’!

但是就是‘国际空间站’,质量也不过是369.91吨,可以同时容纳6位航天员在空间站中生活、开展科研任务。

是的,比‘天宫号空间站’还要大三倍左右的国际空间站,只能容纳6位宇航员长期驻扎空间站。

而秦元清提出的这个‘双环太空站’,比之国际空间站要大百倍都不止,单单那两个大小环,就可以满足数千位宇航员在上面生活、工作,而且还具备人造重力,这意味着到时候在‘双环太空站’生活、工作,与地面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伟大的想象力突破!

同时也是震撼人心,给人灵魂暴击的!

“这样,秦院士,能否拜托你编写个下一代空间站的项目建议书,我们好进行研究研究,提交给领导审核?”SA的领导有些头疼地说道。

一开始他潜意识也想着,下一代空间站,应该是像国际空间站,将‘天宫号空间站’的一组3位宇航员扩大到像国际空间站这样的6位宇航员,这就是一次非常大的进步,跨出很大的一步。

可没有想到秦元清直接抛出了‘双环空间站’,这简直是放了一颗大卫星,然后大家对秦元清群起而攻之,可是秦元清岿然不动,反而其他专家纷纷败下阵来。

这说明,这‘双环太空站’是具备可行性的!

可是作为SA的领导,一听到‘双环太空站’的总投资达到夸张的3万亿人民币,这想想就让人觉得头疼!

当然如果能够为‘双环太空站’争取到3万亿人民币资金,那么作为SA的领导,他自然是乐于看到的,毕竟能够为自己行业多争取资金,那是大好事。

他知道如果是其他专家编写项目建议书,那么别说提交上级审核,就是在SA的部门审核,就会被直接毙掉。

然后他这个直接负责人,不但没有功劳,反而会记个过!

但是如果是秦元清,那就不一样了,至少SA的部门审核,不敢毙掉这个项目建议书,然后多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哪怕是有天大的意见,也不敢轻易毙掉这个项目建议书,只会加大力量进行审核力度而已,而能不能进行,却是上级拍板!

毕竟这样的一个大工程,已经远超三峡工程、环渤海隧道工程之类的举国之力的大工程,而且不是超出一倍、二倍的事情,而是超过十倍的事情!

这种决策,就是一个人都无法直接进行决策,哪怕拍板后,也会再三论证,甚至征求社会的意见,经过充分讨论后,才会真正决定上不上!

“项目建议书么,这个倒是没有问题!”秦元清沉吟了一下,还是答应下来了。

这么大的事,其他人或者部门,根本是无法去推动,得他来才具备说服力和重视度。

至于SA,如果提交的是建设一个像国际空间站的这样规模的空间站,那么不会有太多的杂音和反对声音。

可是如果是SA提出,建立‘双环太空站’,那么毫不客气地说,SA会被喷死,其他部门会批评SA为了多争取经费连脸都不要了,民间也会批评SA好高骛远,是疯了!

而独独秦元清,如果是他编写‘双环太空站’项目建议书,那就不一样了,首先是SA部门内部不会有什么意见,其次是其他同级部门也不会喷SA,毕竟这不是SA编写的,是秦元清编写的,SA只是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交给上级而已。再者以秦元清在华夏民间的影响力,大家也不会从技术、理论方面去批评,毕竟秦元清可是公认的科学巨匠,华夏第一人!

相关的阻力,都会大大减小。

秦元清其实心中很清楚,‘双环太空站’的建设难度是很大的,哪怕他解决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反重力技术、量子计算机小型化三大黑科技技术,‘双环太空站’依旧是要面临着非常多的困难,甚至很多技术问题都会给现在的科学家们伤透脑筋。

可是人类的发展,不就是面临问题、解决问题么!

人类的进步,就是在一系列困难中去一一克服、解决,从而在这个过程提高了自身。

当初人类未进入太空之前,同样也是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不知道伤透了多少人的脑袋,死了多少脑细胞,可是最后成果解决一系列困难,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才开启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新篇章,使得人类可以离开地球,位于太空去看地球、去观测宇宙。

同样的道理,‘双环太空站’也是如此,反正‘双环太空站’也不是现在就立马建设,而是十年后,有这十年去探索、解决一系列困难,以此来突破一系列的技术瓶颈。

不说十年之后开建‘双环太空站’能够一下子建成,至少在这十年的研究过程中,会诞生无数的新技术,这会给华夏带来无尽的好处,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

秦元清接下编写下一代空间站的项目建议书这个活,心想着‘双环太空站’还涉及到可控核聚变技术、反重力技术以及量子计算机小型化、量子通讯技术等,量子计算机小型化有专门的团队在进行着,不需要他过多操心,想来有着传统计算机的发展经验,十年之后量子计算机小型化会有显著的成果。

而量子通讯技术,华夏目前属于国际第一梯队,属于世界领先水平,相信经过十年的发展,量子通讯技术应该差不多能够满足‘双环太空站’的要求。

所以需要他亲自推动,揭开时代序幕的,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反重力技术,反重力技术的前提是庞大能源,是建立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因此就需要推动可控核聚变技术以及反重力技术,培养相关的人才。

虽然现在反重力技术,无法直接大规模进行,但是却不影响从现在开始培养人才,然后在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实验。

而可控核聚变技术,这才是真正的大工程,单单研究就得四五年时间,再到最后的集成,同样也需要几年时间,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极为庞大的,哪怕是以秦元清现在掌握的财富,全部都投进去,也不一定能够支撑起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商业应用。

因为这不是私人可以做得到的,是需要国家的力量,这是国家的综合国力!

秦元清离开哈工大,返回水木,直接进入闭关状态,水木的相关事务直接交给徐嘉忆去主持和处理,他全心编写着可控核聚变项目建议书、反重力项目建议书以及‘双环太空站’项目建议书。

可控核聚变,秦元清本身就属于最为清楚的,整个世界没有人比他更懂可控核聚变了,为了可控核聚变他硬生生的安抚自己那颗躁动的心好几年,而现在终于差不多可以为所欲为地去推动这项黑科技的诞生,自然而然秦元清关于可控核聚变项目建议书写得非常的详细,包括研究队伍的建设、研究经费的测算、涉及到的各个专业、研发的时间进度表,以及最后的集成,可控核聚变核电站的建设。

原本关于这一部分的项目建议书,秦元清就是断断续续在写着,结果现在闭关全身心去写,速度一下子提高许多,秦元清奋笔疾书,脑袋快速地运行,每天工作时间没有一天少于15个小时的,连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

终于,用了半个月时间,《关于可控核聚变技术研发的项目建议书》就正式完成了,不过现在写完,可不是直接进行提交,还得再三审核,审核修改完毕后,才能正式提交。

秦元清耐着心,从头开始过一遍,边看边修改,一些觉得遗漏的地方,秦元清就进行补充。一些地方觉得表达不准确的,秦元清就进行修正。

等到《关于可控核聚变技术研发的项目建议书》彻底完成,相关资料已经高达100G了,秦元清保存好资料,才开始转向《关于反重力研发的项目建议书》的编写上,这一部分,目前全世界都属于0这一步,没有一个国家从0走到1,全部是停留在科幻小说以及科幻电影中,至于相关的理论研究,根本就是惨不忍睹,甚至很多科学家直接批判反重力就是伪科学!

而攻克霍奇猜想的秦元清,无疑是对反重力最了解的。全世界没有人比秦元清更懂反重力了。

秦元清关于反重力技术,那就不仅仅是写项目建议书了,而是需要构建一整套反重力理论,就如同电磁力、引力这样的一系列理论,并且还需要对反重力技术的应用进行预测,而在这里面,秦元清就写到了关于今后航天、航空工程的探索,有了反重力,就不再需要跑道,也不需要再用火箭发射,甚至于有了反重力,人们将会彻底解决堵车这个大难题。

反重力技术,无疑比可控核聚变要花的时间更多了,毕竟可控核聚变至今已经超过大半个世纪了,就是华夏经过这些年的研究与发展,可控核聚变也是走在国际第一梯队,而反重力却是一片空白,从空白开始进行一步步填充、构建一整套理论,还需要进行技术诞生后应用对社会的改变的预测,简直让秦元清的脑细胞死了好几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