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诞生礼(1 / 1)家乡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

中华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并辉煌于人类历史数千年,得道于我们是一个礼仪文化极其发达的民族,它贯穿了我们华夏族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满月是现在民间比较通行的一种礼仪,婴儿出生满一个月举行。各个地区和民族,在时间和形式上各有不同。

满月礼是人生的开端礼。

古人说:“名以正体”,名是用来作标志、正名份的。在我国传统典籍《礼记·内则》中详尽地记载了西周、东周时期的命名制度,奠定了汉民族约2000年间给下一代命名礼仪的基本模式。

传统的命名礼庄重、严肃,以此使新生儿得到家庭、邻里、社会的承认,同时也充分蕴含着人们对新生命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家庭、家族、亲族乃至社会对新生命的关怀和重视。

近百年来,传统文化式微,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正在走向消亡,当前社会所举行的出生礼仪,积极健康、寓意深刻的元素少之又少,真正的民族特色已经基本无处可寻,传统的生命礼仪只留下了肤浅、庸俗的空壳。

悬帨礼,是我国传统出生礼中的一个重要仪式环节,文化典籍《礼记》有云:“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即在门的右侧悬挂一块佩巾,象征着女子的阴柔之德,同时男左女右,也是向人们宣告喜得千金之意。

司马祗有些犯难,这是一对龙凤胎,挂左挂右啊?还是两头儿都挂?

行射“天地四方”之礼,主要用以传达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和鞭策,同时也预示孩子将以上事天地,下御四方为己任。

告上

赞礼念告文

告祖

东道主净手后对祖先位上香、行礼

迎子

母抱子出,来宾肃立迎接

佩璋

父亲为女儿佩戴玉佩

命名

父亲宣读孩子的姓名并解释其含义

指认

父母亲一起向孩子指认亲朋好友、天地四方

认定

赞礼念认定文

祈福

来宾双手合十为孩子祈福

贺成

来宾致贺

答谢

东道主致答谢辞

礼成,宴席开始

满月酒,新生儿满月时,主人宴请宾客,应邀的客人都要送礼,礼物多以婴儿用品为主,包括玩具、长命锁、衣服、饰品等;

剃头,满月时为小孩第一次理发,称为剃胎发;

移窠(ke一声),也叫移巢、满月游走等,即满月后可以由人抱着婴儿四处走动了。

华夏民族是一个礼仪文化极其发达的民族,拥有从出生礼、成年礼、婚礼、成长礼到葬礼的完整的生命礼仪体系。华夏生命礼仪饱含了华夏人文特色,有“冠”与“笄”的成年礼,有宁静优美的“昏礼”,有庄重安详的葬礼,出生礼也是别具特色。

汉民族传统的出生礼,由几种礼仪组成,婴儿诞生,有诞生礼;三日后,有三朝礼;出生一月,为满月礼;出生百天,行百日礼;一周岁时,行周岁礼。这样,对一个新生命的迎接过程,才算完成了。

汉民族传统的出生礼,因地域之别而具有不同的风貌和表现样式,但总的来看,汉民族传统的出生礼中,大都包含了诞生、三朝、满月、百日、周岁五种主要礼仪,其具体表现形式也基本大同小异。

男弄璋女弄瓦

《诗经·小雅·斯干》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意思是说,如果生了男孩,就让他睡在床上,给他穿华美的衣服,给他玩白玉璋;如果生的是女孩,就让她睡在地上,把她包在襁褓里,给她陶制的纺锤玩。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意识非常明显。

男悬弓女悬帨

“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礼记·内则》)若生的是男孩,则在侧室门左悬弓一副,并且还要用弓箭射四方;若是女孩,则在侧室门右悬帨。帨,音“睡”,是女子所用的佩巾。周礼昏礼中,女子出嫁,母亲也要亲自为女儿系结佩巾。显然,弓与帨,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

名字

孩子出生后,大人为其取名,称为“名字”。根据周礼,这一天丈夫来到妻子的门前,他由右阶登上在门口,南面,妻子怀抱婴儿,缓缓而出,立于阶下,面向夫君,孩子将来的保姆跟在妻子的后面或右面,拜贺说:“某年某日,我们见到这个孩子了,恭喜你们喜得贵子”丈夫点头,说“是啊,我们一定好好教育他”于是,握住儿子(或女儿)的右手,逗她一下,告诉大家孩子的名字,妻子回答说:“记住你的心愿,我和你一定会好好教育他的”保姆再拜贺,然后,妻子把孩子交给保姆,自己回房去了,宾客传着孩子的名字,传遍家族,告知有司,登记入册,而丈夫,来到妻子的房间,献上(或遣人)精美的礼物。挂弓箭也在此日,后期命名仪式,赞念告文,父亲洗手,拜祖先,供奉,南面立,母抱子出,保姆在右,宾客起立迎接,母登阶,父亲为儿女戴上璋和香囊,宣告子女名字并解释含义,赞做认定礼,父亲和亲友宾客相互做答谢宴。根据《礼记正义》,妻将生子,居侧室,丈夫派人一日问两遍,妻子不见,让保姆礼服以对,生子,太子用大牢,卿大夫用少牢,士庶用豚,命名当天,孩子剪发,妻子以孩子的名义见于父,他们都穿着礼服,父正门入,升自东阶,西向,妻正门入,保姆在右前,立在房檐下,保姆先称贺“恭喜您喜得贵子“,丈夫回答:“要好好教育他“保姆又说:“母亲某氏今天礼服见你“妻后说,然后丈夫拉孩子右手,名之,妻回答说:“记住你的心愿,我们一定会好好教育他的“然后把孩子交给保姆,回房,保姆告宾客,丈夫写下文书,交给宰,宰告诉诸亲友宾客,夫入内室,和妻子一起行被供养之礼。如果是庶子的话,不拉右手,不称贺,但都戴璋,当然今天我们不必讲究这个

洗三

在婴儿出生第三天,进行沐浴,为婴儿祝福,亲友都来相贺,送上礼物,在孩子面前说吉祥话,宋代流行写洗三诗,一般主持的都是稳婆

满月

这一天,孩子吃满月面,穿新衣,带着孩子到处走动,认亲属,

百日

这一天举行汤饼会,孩子穿百家衣并戴长命锁,祈祷孩子长命百岁

抓周

抓周,又称拭儿、试晬、拈周、试周。这种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它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它与产儿报喜、三朝洗儿、满月礼、百日礼等一样,同属于传统的诞生礼仪,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舐犊情深,具有家庭游戏性质,是一种具有人伦味、以育儿为追求的信仰风俗,也在客观上检验了母亲是如何带领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抓周这种习俗,越来越多的被许多家庭所重视,许多地方也在有组织地集体举行抓周活动,以此来庆祝宝宝的生日。

“抓周儿”的仪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进行。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儿”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等等。一般人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仅用一铜茶盘,内放私塾启蒙课本《三字经》或《千字文》一本,毛笔一枝、算盘一个、烧饼油果一套。女孩加摆:铲子、剪子、尺子各一把。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则谓长大以后,必乘天恩祖德,官运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则谓长大以后好学,必有一笔锦绣文章,终能三元及第;如是小孩先抓算盘,则谓,将来长大善于理财,必成陶朱事业。如是女孩先抓剪、尺之类的缝纫用具或铲子、勺子之类的炊事用具,则谓长大善于料理家务。反之,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也不能当场就斥之为“好吃”“贪玩”,也要被说成“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道福儿,善于‘及时行乐’”。总之,长辈们对小孩的前途寄予厚望,在一周岁之际,对小孩祝愿一番而已。

有些家长并不迷信,但仍主张让小孩抓周儿,也是这一风俗得以持久在民间流传的原因之一。

从记载来看,抓周的物件主要包括文房四宝、秤尺算盘、钱物饰品、吃食玩具、鸣钟古玩等等。

在宝宝周岁的那一天,给宝宝梳洗干净,换上新衣服,开始祭拜祖先,告诉祖先宝宝满一岁的讯息,祈求宝宝能健康成长。然后选一间比较宽敞的房子,中间并列放两张方桌,上面铺上布或席子,将准备好的抓周物品,呈半弧形摆在桌的一端,抱来宝宝放在桌的另一端让宝宝抓桌上的抓周乐,根据所抓物品来预测宝宝的兴趣、爱好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

1、所选抓周乐要大小一致(不干扰,方便抓取)。

2、所选抓周乐要颜色一致(不要造成视觉上的干扰)。

3、所选抓周乐必须是宝宝第一次接触。

4、抓周的过程中亲友不要干预。

5、抓两次即可。

6、要在吃中午饭之前举行抓周活动。

等到在过四五个月,司马祗就该踏上前往征伐河套地区的征途了。

司马祗:“到时候,就让那帮关外草原上,化外之地,蛮荒之地上的蛮夷戎狄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王者之师?!什么,叫做,吊民伐罪?!”

到时候,司马祗要上骑兵,火器营,徐州军,还有一部分东海军和投石机。

根据司马祗派遣潜伏在河套地区的锦衣卫奏报,河套目前还有着大概二十多万左右的汉人。

是的,你没有看错,河套地区虽然自从东汉末年被曹老板废弃之后,但是其中的汉人并没有迁走,当然有着故土难离的汉人一直居住在河套,和关外的少数民族通婚杂居,过着天高皇帝远的生活。

这些汉人对于目前要收复河套的形势来说是有利的,司马祗可以利用他们做内应,这些自从河套和中原断了联系之后就一直遗留在河套的汉人们就如同无根之萍一般无依无靠,再加上这两年以来,河套北部羌胡白部对于河套各族的劫掠愈发地变本加厉,这些汉人们自然是想要重新回到大晋的怀抱之中来的。

再加上,有了这一部分汉人,在收复河套之后,司马祗就不用移民实边费劲的问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