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章:久病之人,若遇名医,便是(1 / 1)别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张仲景太像了,简直跟我心目中想象的张仲景一模一样。”

“哇塞,这气质跟我之前见过的一位老教授一样。”

“看他的眼神,我都感觉好温暖,好慈祥。”

……

边几个其他闲着的护士一听这话,赶紧围着来。

看着直播间里面的张仲景,纷纷惊叹,出生眼里冒出一颗颗小星星。

护士不是医生,跟医生学的有所不同。

但是在医院里面常年和医生待在一起,多多少少都会了解一些。

而医生张仲景就算是小学生,都知道他的存在,在小学课本看过他的插画。

“你们几个看什么呢?”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医生查完房回来,看见那群护士围在一起,好奇的问道。

“黄医生,你快来,看是张仲景。”

一个护士兴奋地冲着黄医生招手。

“又是那些娱乐节目,有什么好看的就会消费老前辈。”

黄医生撇了撇嘴,一脸不屑,不过还是走了过来。

时代在进步,而人民需要娱乐。

各大电视台其实在之前就创造过关于历史人物的节目,只是是主旨各不相同而已。

只是他们打到的那些历史节目,就是披了一个皮。

借助先贤们的名声吸引眼球而已,根本没有什么质量可言。

说白了就是一群所谓的小鲜肉,披先贤的衣服来扮演先贤打广告的时候。

再把先贤的名字写去,就算是历史节目了。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感觉比较新鲜,但是时间一长就索然无味。

“这是?”

黄医生一看见手机屏幕之中的张仲景瞬间惊呆了,脑海中浮现了4个字。

医者仁心!

这不是表演出来的东西,而是举手投足之间自然流露出来的气质。

果然有句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的话,也可以放在某些职业面。

比如一个士兵常年训练或者久经战场,他身就会蕴含着一些煞气,看起来比较正直。

再就是警察惩恶扬善,身会带着正气。

又或者是常年读书的人,身会带着一些书卷气。

古时候人们形容有才华的书生,就说他们身有文气。

而到了张仲景这里则是医者救死扶伤的仁慈气息。

60岁的张仲景以他的医术已经臻至大成,在之前的几十年里治愈的人不计其数。

毫不夸张的说,一个被病痛折磨的十分痛苦的人,遇到了张仲景。

甚至不用开药,都有可能减少他身的痛苦。

这当然不是真正减轻他们身的痛苦,而是一种错觉。

久病之人,若遇名医,那便是遇到了希望。

心情会自然而然的放松下来,自然也就没那么痛了。

“不单单是后世医师,我等后世俗人亦将前辈奉为医圣。”

叶飞笑到。

医圣之名不是张仲景自己给自己封的,而是后世的人赞叹张仲景的功绩,所用的尊称。

放眼整个神州,能被冠以圣字之名的人,不出两手之数。

若不是有造福神州子民千秋万代的大功绩,也承受不起这个圣字。

“医圣?”

“老朽惭愧当不得一个圣字。”

张仲景一愣,脸露出错愕的神情,随即摇了摇头,面露羞愧。

“先生当得此名。”

叶飞恭敬一礼,认真的说道。

其他的暂且不说,单单就东汉末年的这几次大瘟疫,没有张仲景出手,病死的人数还要再翻几番。

而张仲景治疗瘟疫的这些事情也都记录在册,流传于后世,给后世的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罢了,一个名头而已,你们想怎么说便怎么说吧。”

“你不是有话要问吗?问吧。”

张仲景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在这个问题继续纠结。

在他看来冠不冠于圣字,都无所谓了。

难道后世不称呼他为医圣,他这《伤寒杂病论》就不写了吗?

更何况他写这些医书,也并非为了名留青史。

而是为了救死扶伤。

“您早年为官,纵然是战乱之年,也当是衣食无忧,为何要辞官行医呢?”

叶飞神色一正,拱手行礼,缓缓问道。

在灵帝时期,张仲景被州郡举为孝廉,进入官场。

建安年间,任长沙太守。

放眼古代,已经算是一方诸侯。

但是他却抛下功名利禄,辞官行医,与草庐之内,与百草为伴。

“我手无缚鸡之力,已无称雄之心,对御马疆场杀敌之事,一窍不通。”

“又不忍看百姓为病痛所折磨,唯有辞官行医,方能了却心中夙愿。”

张仲景苦笑一声,摇头道。

“你可知,伤寒症,比兵戈之事,更伤人?”

ps: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各种求!!!!

暑期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8月21日到8月22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