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
一声喝令,一群人从屋外走来。
这群人和夫子打扮迥异。
有的人,头戴草帽,身穿粗布麻衣,脚穿草鞋,手持钢叉。
有的人,身穿絺綌之衣,脚穿步履,一手尺规,一手铁锥,身边跟着一头木制牧羊犬。
有的人,一席甲胄戎装,腰佩八面汉剑,背挎长弓,长筒战靴落在地上,发出整齐步调。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穿着不一,气质不凡。
四位夫子霍地回头,对着来人怒目而视,有些气急败坏,道:
“好啊,农家、墨家、兵家、阴阳家、小说家、名家……除了佛家和道家两家之外,其他诸子百家通通都来了。”
“看你们这架势,你们诸子百家是要和我儒家抢人不成?”
闻言,一群人当中,为首酷似庄稼汉的男子,顿时放声大笑。
笑声洪亮,却不刺耳。
震动得木石结构的房屋一顿震颤,簌簌抖落下灰尘木屑。
“董毕成,董夫子,莫要摆出这幅姿态。”
“东林学院可不是你们儒家一家独大的书院!当初可是说好的,我们诸子百家在东林书院开设学堂,便有资格在这里招收学子。”
“你们儒家不是有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怎么,难道你们儒家现在想要反悔?”
包括董毕成在内,四位夫子面色铁青。
堂堂一个农家之人,竟是拿出儒家经典强压四位夫子一头,令他们辨也不是,不辨也不是。
他们总不能说,读书人的事,怎么能算失信?
嘴皮子微微一动,最终化作一声叹息。
董毕成恨恨地一甩衣袖,强压心中怒气,绷着一张脸,语气冷淡,道: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各凭本事招人!”
农家庄稼汉笑眯眯地回应:
“理当如此!”
双方之间的舌枪唇剑,短暂地告一段落。
虽不过一盏茶功夫,却看得一众学子大呼过瘾。
学子们大饱眼福之余,免不了或明或暗地看向身为当事人的萧统,多多少少夹杂着些许羡慕嫉妒神色。
他们一个个出身不凡,可谓是含着金汤匙长大。
然则,
门阀世家家大业大,有直系、旁系亲族之分,而在直系亲族当中,又有一众兄弟姐妹。
众位学子若不想未来在家族中被边缘化,就只有奋力一搏!
而若是能够得到东林学院的夫子、先生的欣赏,入得诸子百家中排名靠前的儒家、墨家、兵家、阴阳家中的其中一家,便足以保证他们未来的殷实生活。
可若是沦落到小说家、画家、名家之流,除非是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否则的话,下半辈子就要与富贵无缘。
过去,都是夫子、先生挑选学子。
可现在,竟有这么一个学子打破陈规,由他来挑选夫子、先生。
怎让人羡慕了得!
庄稼汉大步流星走来,站在萧统面前,八尺高身子如同一尊铁塔,落下大片阴影。
庄稼汉先是拿起萧统面前刚写下的诗词,细细浏览一遍,脸上表情极为丰富,时而惊叹,时而欢喜。
放下手中诗词,庄稼汉心中已经有了计较,道:
“吾乃农家学堂先生,杜如。”
“吾曾与大儒把酒言欢,也曾见过大儒书写的锦绣文章,却从未曾见过如此豪迈雄壮的诗!”
“你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吾可向你保证,若是你入农家学堂,等你毕业后,吾会推荐你前往农家总部,成为魁首弟子,如何?”
杜如话音刚落,室内便传来一阵粗重的喘气声,却是其他学子听了心动不已。
大乾王朝设三省六部制。
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分别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农家魁首便是当今户部尚书李杜,正三品官职,掌管天下财政、民政。
若是入了农家总部,成为农家魁首弟子,未来铁板钉钉能够进入户部工作,光宗耀祖,遮荫后代。
大乾王朝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举贤制,由各地德高望重之人向朝廷举荐贤才,再由皇帝拟定题目选拔人才。
而这所谓的德高望重之人,往往和门阀世家、诸子百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至于寻常百姓?
抱歉!
生而为农民,便世世代代为农民,永无翻身之日!
前世,萧统混迹社会,深喑藏拙之道,绝不轻易得罪人。
面对农家抛出的橄榄枝,萧统思忖片刻后,便双手作揖,婉拒道:
“学生学识浅薄,不过是会一点点舞文弄墨的技巧,何德何能成为农家魁首弟子?”
“学生羞愧!”
这,便是婉拒杜如的招揽。
在场夫子、先生都是人精,自然听得出萧统话中意思。
杜如微微一叹,深知强扭的瓜不甜,也不勉强。
董毕成四位儒家夫子,在一旁冷眼旁观,嘴角带着一丝冷笑。
杜如退下,人群中走出一位朴实汉子,一手尺规,一手铁锥,更奇特的是,他脚边还跟随着一头牧羊犬,通体由木料构筑而成,却宛若活物一般活灵活现。
来到萧统跟前,朴实汉子一招手,木制牧羊犬半蹲在地,对着萧统摇头晃尾。
他微微一笑,指着地上的木制牧羊犬,笑道:
“吾乃墨家学堂先生李善常,不管这次你愿不愿意入吾墨家学堂,这条机关犬都送给你,就当吾奖励后进之秀的礼物。”
闻言,诸位夫子、先生心中不由暗骂李善常无耻。
居然“贿赂”学子!
我怎么没有想到!
李善常仿若没有注意到同僚们暗暗鄙视的目光,干脆摆明车马,道:
“若你选择墨家学堂,吾定当倾囊相授,一切机关术知识毫不保留,制作机关兽的一应材料由吾一人承担。甚至在你毕业后,吾可修书一封,让你入墨家总部,成为巨子弟子,若你想竞选下一任墨家巨子,吾也愿倾尽家产鼎力相助。”
话音落下,全场默然。
不久,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接二连三响起。
显然,众人没有料到,李善常为了拉拢萧统,居然愿意下如此重注!
唯有知晓萧统底细的儒家四位夫子,嘴角冷笑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