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清晨。
起床之后,陈修远准备在网上找点复习资料。
但是原本就在苟延残喘的电脑,这次彻底罢工,陈修远甚至闻到了一股糊味从机箱里传来。
很明显,它彻底坏了,陈修远也不想再浪费钱帮它续命了,想买新的。
但即便是自己装一台比较够用的电脑,现在也得三四千块钱,而且他更想买一台笔记本,那样更方便。
但就算加上今天的一百二十块,陈修远也总共才不到九百块钱,差距好大。
升级经验依旧是199/10400,像是杯水救车薪。
太慢了,这实在是太慢了。
这样下去,自己起码得两三个月才能将系统升到两级,那自己到底考不考研了?真要当地摊王呗?
不,地摊王也当不了,本钱也不够。
而且没电脑,让他复习起来也极为不方便。
金融生偶尔也得编程算数学模型啊!
就在昨晚,他还对未来充满了期望,但是今天,现实就给了他迎头痛击。
然而,陈修远就算着急上火,系统也不会给他丁点的优待,依旧是一百二十块的“低保套餐”。
加钱啊系统!
无人理会。
陈修远无脑发泄了一番,总算觉得舒服了一些,抱着书准备去图书馆。
他的生活一直比较规律,或者说无聊,周末要么去跑会儿步去图书馆学习,要么就直接去图书馆学习。
但是今天似乎有些不同。
朝阳下的绿荫小道,周围擦肩而过的同学仿佛发现了熊猫。
甚至都不用走到图书馆,陈修远发现不少同学都在打量自己,仿佛发现了新大陆,有些甚至还呼朋引伴。
“淡定卖花哥真是我们学校的啊?”
“长的挺好看的,怪不得能火。”
“也就在我们国家才这样,美国推行素质教育多少年了,别人的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比我们强太多了!”
“谁让咱们是应试教育。”
“...”
陈修远听到这些话就有些恼火,要不是应试教育,他现在估计还在小地方打螺丝呢。
但是也没办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网络上的流行语,就叫“好人一生平安,下辈子美利坚。”
本以为这只是学生之间无聊的追捧,但是等陈修远发现就连几个年纪挺大的老师都在对着他“指指点点”,他才发现“淡定卖花哥”已经火的有点儿离谱了。
陈修远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一直等到中午的时候,辅导员李向南突然给他打了个电话,说是有家报社想要采访他。
“采访...我?”陈修远有些疑惑。
李向南开玩笑道:“你不是淡定卖花哥吗?他们怎么就不能采访你了?”
他的年纪只比陈修远大了八岁,是直接留校的博士生,关键平日里也没什么架子,经常和学生打成一片。
“李老师,你就别损我了...”
陈修远有些哭笑不得了,关键是这名字实在是有些不好听。
“他们现在不会已经在办公室了吧...?”陈修远纳闷的问了一句,他现在还是不太懂自己为什么突然就这么火了。
因为自己长的好看?还是行为艺术?还是吕雪砚出现的原因?又或者当天的人实在太多?
还是说这个世界的人太过无聊?
“没有,他们只是给我打了个电话。”李向南不愧是学术型人才,略微思索之后,直接给了陈修远一个他认为最接近事实的回答:“我猜测可能是因为最近素质教育的事情,这是今年的一个热点问题,再过几个月的话,教育研究所可能就要有新动作了。”
“所以他们大概是想往这方面引导一下,有坏处,但是也有好处。”李向南给了陈修远最全面的分析,态度中立。
“这样啊...”
陈修远沉吟片刻,想着自己大概是被某些有心人当成了一个标靶,故意往那方面的话题上引,掀起更大的争论,为自己带来名声和销量。
果然,只要往钱上面一分析,一切突然就合情合理起来,极为丝滑。
电话里沉默了片刻。
李向南见陈修远没说话,以为他是不好意思说拒绝,便开口说道:“王老师跟我说了你准备考研的事情,你要是不愿意的话,就当这事儿没发生过。”
陈修远有些为难的道:“我的确是准备考研的,而且最近这段时间比较忙...”
他刚才分析了一下利弊。
首先是坏处,只要一个人火了起来,不管他是干什么的,那就必定有人会厌恶,甚至谩骂。
不过陈修远心理素质比较强大,除了经常被没钱破防之外,早就是“主不在乎”的心态了。
另一个坏处,那就是可能会浪费不少时间,分散不少精力...
至于好处?
陈修远心中产生了一个想法...
...
辅导员办公室里,李向南耸了耸肩,他面前坐着一个中年男人,脖子上还挂了一个记者证,名字叫“李兴国”。
很明显,有人想采访陈修远是真的,但是打电话是假的,而是直接找到了李向南的办公室。
李向南差不多领悟了陈修远婉拒的意思,对自己小叔耸了耸肩,正准备挂断电话的时候,却又听到陈修远的一句话:
“他们想要采访我的话,也不是不行...但是得加钱。”
“我觉得五百块很合适。”陈修远又多说了一句,要是没这么多钱,他干嘛要去接受采访?
而且...陈修远心中有点儿期待,万一这些钱也算是自己那一百块挣来的利润呢?
自己花了那一百块钱,意外获得了一点知名度,现在再用这知名度,再变现成为钱,系统没准会承认。
毕竟在金融学里,名声、信誉,其实也是一种变种的货币,自己刚才的话,只不过是试图把它提现。
这句话的声音并不大,但是就是在安静的办公室里一遍遍回荡着,犹如存在着什么魔力一样。
李向南:“...”
李兴国:“...”
其他听到这句话的的辅导员:“...”
足足愣了好几秒种,李兴国才如梦初醒,右手做了一个“OK”的手势。
他以前采访过很多大学生,但是向陈修远这样敢直接开口索要报酬的,还真是闻所未闻!
作为一个媒体人,李兴国有一种预感:这个陈修远以后恐怕会话题不断,现在搞好关系,绝对不亏。”
就算以后他没什么新闻,昨天那件事情经过一个晚上的发酵,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小热点。
只需要报社在运作一下,上个市新闻露露脸,没准就能成为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