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程七日,终于抵达墓林镇。
县大夫苏默声亲自迎接玉王驾临,将不久前建好的新营寨,作为玉王的下榻处。
为何没有驿馆呢?
这里荒芜一片,望眼过去,全是断壁残垣,连间完整的屋子都没有,哪来的驿馆给玉王下榻呢。
此时,他们正站在营寨的城楼上,望着营寨外头。
子栩看得有些心酸,他没有想到,在离王城的千里之外,会是这样的一个景象,尤其是大路两旁,坐在地上,浑身脏兮兮的百姓们,他们蓬头垢发,全身破破烂烂,眼神中都露着生无可恋的光芒。
这股哀伤,见者怜惜。
他问苏默声:“本王来此之前,有件事很好奇,为何这里会叫做墓林镇呢?”
苏默声叹了口气,回禀道:“这里原来叫西林镇,就在一年前,一场战乱在此发生,死伤无数,更多的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许多人被迫与亲人分散,阴阳相隔,到最后,留下来的人成了无家可归的可怜人,但他们都不愿意离开,因为亲人的遗骸在这,他们为死去的亲人造了坟墓,留在这里吊唁,正因为如此,才有殿下现在所看到的,一片坟墓,墓林镇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明白缘由后,子栩的内心波涛汹涌,久久不能平静。
他又问:“苏大人作为墓林镇的父母宫,为何不出手帮助他们?”
苏默声哀声道:“殿下,臣怎么可能置这些百姓不管不顾,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臣的一己之力实在没法拯救墓林镇还存活的两千个百姓呐。”
子栩有些意外,问道:“墓林镇原来共有多少个百姓?”
苏默声回道:“墓林镇还叫西林镇的时候,男女老少共有两万三千人,因为一年前的战乱,如今只剩下两千多人了。”
子栩的心受到沉重一击,满脸错愕。
两万三千个百姓,如今只剩下两千多人,可见一年前的战乱有多么可怕。
他说道:“苏大人,你现在不必担心了,本王此次奉旨前来拯救墓林镇的百姓,一定会让墓林镇重见天日。”
苏默声感激涕零,跪在地上,向玉王殿下拜谢。
“臣代墓林镇的百姓,感谢玉王殿下!”
“你快快请起,本王初来乍到,对墓林镇的许多事还不了解,需要你和本王详细说说。”
子栩扶他起来。
苏默声满口答应。
“殿下尽管吩咐,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子栩提道:“本王记得,你向朝廷上奏的急报上,写的是墓林镇出现毒尸,残害百姓,可有这回事?”
苏默声一下子面色凝重了起来。
“回禀殿下,确有其事,就在离此营寨三百里处,那里有一片浓雾弥漫的墓地,原本是落难百姓的居所,未曾想到突然冒出毒尸,残害不少百姓,臣带领十几个手下,连夜将那里的百姓救出来,现在正安顿在营寨外头。”
“就是本王刚才进来时,在外头见到的那群人?”
子栩问道。
苏默声点点头。
“没错,他们正是先前住在迷雾林的百姓,因为毒尸的出现,只好将他们安顿在这里。”
“嗯,你这事办得很好。”
子栩夸赞他。
这时,墨童子,王成成,敖天虎,敖天豹四人走了过来。
墨童子回禀道:“殿下,您的议事书房和卧房都给您备好了。”
子栩点点头。
敖天虎回禀道:“殿下,我等已经将兵马都安顿好。”
子栩颔首。
开始对他们四人安排。
“成成,你带领墨童子还有敖天虎敖天豹去营寨外头巡逻,顺便准备一千个热馒头,发给那些百姓们,免得他们挨饿。”
“是!”
王成成大声应道,立即带他们去办。
苏默声在一旁听得热泪盈眶。
“殿下!您真是墓林镇的救星啊”
“这是本王应该做的事。”
子栩淡淡的说。
苏默声摇摇头,如实道:
“殿下,还有一件事,臣还没有向您禀报,其实在半年前,这里曾闹过饥荒,臣当时将粮库里的粮米全部拿出来派发,仍有一半的百姓忍饥挨饿。”
“那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子栩好奇地问。
苏默声回道:
“是闻太师,他正好路过此地,臣向他说明缘由,太师二话不说,便将行军的粮米全部留下,臣正是用太师所赠的粮米,度过了危机,一直到今天,可惜粮米日渐稀少,马上又要绝粮了。”
子栩点点头。
“原来如此,那没事,本王立即修书一封,让朝廷再派送粮米过来,务必解决墓林镇百姓的饥荒问题。”
“殿下大恩,臣感激不尽!”
苏默声再次以礼拜谢。
子栩叹道:“本王作为朝臣,眼看着百姓忍饥挨饿,无家可归,实在难安,定要解决这里的事情。”
苏默声神情动容,说不出的感动,只知道这一次真的碰上福星了。
说做就做,子栩立刻与苏默声一起到书房继续商讨关于墓林镇的事情,也包括出现毒尸的事情,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另一边。
王成成让伙房的五十个庖丁们迅速做好一千个热馒头,每个将士提一篮,然后到营寨外头,分发给百姓们,若一千个馒头还不够,就让庖丁们再做。
五十个庖丁听说墓林镇的事情后,纷纷来了劲,动力十足的做馒头,一千个馒头在短短的一个时辰内全部做好。
带来的两百精兵,一个个排好队,每人上前领一篮馒头。
王成成、墨童子、敖天虎、敖天豹四人各带一队,走出营寨。
外头的落难百姓们,多久没有吃过热馒头了,县大夫每日接济他们的只有米汤,所以一看到热馒头,一个个冲了上去,抢着要。
王成成、墨童子、敖天虎、敖天豹四人头一次被这么多百姓围着,完全应付不过来,不过他们还是尽力地,让每一个落难的百姓都有馒头吃。
一千个馒头,不到片刻就完了。
王成成急得满头大汗,又跑回营寨找伙房的庖丁们。
幸好庖丁们早有预见,在他们出去派发的功夫,又一千个馒头做好了。
派发馒头,从午时一直到日落西山,总算全部派发完。
落难的百姓们,个个吃得肚子饱饱,久违的露出了笑容。
王成成、墨童子、敖天虎、敖天豹四人躺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气,他们从没有像今日这么累过。
但,他们都觉得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