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维同眉头紧皱,体内功法即刻运转,以待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
纵然有他大意的因素在里面,但是一点感觉都没有,就值得沉思了,自天黑下山到如今已经过了数个时辰,他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时候着了道。
暗地里又是谁在操控,到底是恶鬼还是山中精怪。
这里靠近瓶山,药气弥漫,蛇虫易成精。
瓶山已有数千年之历史,就算突然蹦出一只大妖,他也不觉得奇怪,只是这暗地里作怪,就有些头疼。
“哒哒哒!!!”
听着耳边的雨打声,何维同的心情有些烦躁。
这暗地里的人,一直不出现是个麻烦。
无奈,何维同只得靠自己,找出那妖邪的位置。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猜错了,这背地里并没有其他人搞鬼,他之所以走不出去,有可能是这山林中的地势导致,这大深山里,瘴气肆虐,又与山间药气融合,形成一个天然的阵法也不是不可能。
何维同猛地提速,在身旁的大树一借力,然后跃了树顶。
何维同看着这无边无际的漆黑山林,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施为,只得一试。
但凡迷宫,都是迷惑人的视线,所以他决定在树巅行走,如此便再无认错路的可能。
站在树巅,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一览无余,只要朝着一个方向走,绝对能走出去。
这是何维同的一个试探之法,能走出去正好,若是走不出去,也能逼迫一下暗地里的人。
何维同不怕妖邪,就怕这妖怪躲在暗地里不出来。
何维同把精神力全部放了出去,但是反馈得到的信息,不是雨声,就是某个地洞里的老鼠,兔子的琐碎声,一点异常都没有。
何维同虽已经踏入了超凡之境,但是手里的手段比较贫乏,他除了一身力量外,一无所有。
看的到的对手,他从来不怕,可这看不到的对手,实在有些头疼,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何维同站在一棵二十多米高的大树,俯视周边。
“哒哒哒!!!”耳边传来的依旧只有雨声。
何维同眉头皱的更深了,何维同抬起头看向远处的一座高山,然后猛地跃起,开始奔向那座山。
何维同想在更高点观察,还有就是他想看看,他到底走不走的出这座山。
何维同的身影在树巅快速移动,犹如鬼魅。
数分钟后,何维同来到了山巅。
何维同站在山巅,转身看向自己走来的方向,面部的表情渐渐有所平缓。
深山里,一片漆黑,倾盆的大雨更衬的山中的寂静。
闻着鼻间略带微甜的清新,何维同的心情逐渐平缓了下来,因为他走了出来,这说明之前的那一切极有可能只是错觉。
原因可能是他闻多了山中的瘴气,再加自然环境比较特殊,所以导致那处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迷宫。
白天有太阳光,倒是还好,晚漆黑一片就变成了困人的天然迷阵。
人在迷宫中行走,很难走出迷宫,但是只要跳出迷宫,路在哪里就显而易见了。
虽然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解释,但是何维同依旧没有掉以轻心。
何维同站在山巅不再为迷宫的事情烦恼,而是看向了四周的山势,寻找躲避的地方。
若是实在寻不到陈玉楼一行人,那他就只能随便找一个山洞避雨了。
何维同虽然没有夜眼,但是在真气的辅助下,双目自生神异,看的极远。
何维同丝毫不在意落在身的大雨,而是仔细地观察着四周,希望能得到一点线索。
终于,何维同东南方向发现了一丝几尽于无光芒,何维同面露喜色。
但是,就在他准备成行的时候,背后突然传来一股阴冷之感。
何维同来不及转身,只得顺应体内真气的运转,猛地跳起,来到数米外的另一棵树。
“嘭!”
空气炸裂声响起。
何维同站定,这才有时间查看到底是什么东西。
何维同所在的那处树巅,多了一个生物,此物状似猴,面似老瓜皮色,目光闪闪,紧盯着何维同。张开如盆大口,牙齿稀疏,长三寸多。
“山魈!”
何维同看着眼前的黑东西,心中缓缓有了答案。
严格的说这就是一只猴子,因为山魈本就是猴子的一种。
山魈是世界最大的猴科灵长类动物。头大而长,鼻骨两侧各有1块骨质突起,其有纵向排列的脊状突起,其间为沟,外被绿色皮肤,脊间鲜红色。雄性每侧约有6条主要的沟,其红色部分伸延到鼻骨和吻部周围,这种色彩鲜艳的特殊图案形似鬼怪,因而人称山魈,因为其长相恐怖,所以人们又称其鬼狒狒。
山魈是群居动物,每个群落平均有600余只,多的则达到800余只,已观测到的最大的种群则超过1300只山魈,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由一只雄性山魈作为“头猴”,头猴通常颜色艳丽,花纹巨大。
但是何维同看了一眼四下,哪里还有其他的同类。
更关键的是,眼前的这只山魈成精,全身下除了煞气还有一股浓烈的妖气。
根据何维同猜测,这只山魈怕是已经在向神话传说中的山魈转变了。
何维同之所以下这个论断,是因为眼前的这只猴子的形状样貌已经脱离了普通山魈,反而于记载中的山魈形状类似。
山魈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山里的独脚鬼怪。《山海经·海内经卷》有载:“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脣蔽其面,因即逃也。”
眼前的这只山魈下半身几乎站在了一起,只有一条腿,虽然在脚踝出还算分出了两只脚,但是与记载很是相似。
再说普通的山魈,这么大的雨,还是在晚,早就不知道跑到那个洞里躲雨去了,哪里还会大晚出来吓人。
而夜间袭击正是鬼山魈喜欢做的事情。
“嘶嘶嘶~~~”
只见山魈抬起双手仰天大吼在胸前猛锤。
“成了精还如此,还真是不忘本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