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昌文君府。
熊芊:“阿嚏!”
熊齿:“阿姐?是谁想你的啊?”
熊芊摆摆手问道:“他出发了么?”
熊齿露出自己的小虎牙说道:“姐夫怕是刚出咸阳境。姐姐你说姐夫能活着从魏国回来么?”
熊芊略有迟疑,不在理会自己弟弟,向大厅走去。
蓝田路上,此时已日落西山,行军队伍都开始扎营煮食。
李信这条队伍已汇集了上千人,大家基本以同乡为伍,形成一个个小团体。
那监军明显是偏帮青麻衣二人。大家都认为是那二人穿布鞋,油水肯定比李信这草鞋之人多,所以监军有所偏颇。虽然秦国法律严明,但鸡鸣狗盗之事只是相对六国较少,并不是没有。
因此,即使是同乡,但是也不敢和李信为伍。而滨不光是因为李信的事,滨本来就是槐里士子,骨子里的气息巨和一般人尿不到一壶。另外单着的就是那人猿和他身上的男人。
四人,三组,默契的在同一块空地上。李信率先升起了火,而滨在一旁捣鼓了半天,也没办火生起来。
那人猿和瘦子捧着一大捆柴走到李信身边说道:“小兄弟,我兄弟二人可以柴火入伙?我二人并无生火做饭的经验。”
李信微微点头。虽然人猿一股生人勿进的样子,但李信并没有感受到半点威胁。
见人猿和瘦子入伙,滨拿出精米说道:“李信!我用精米入伙怎么样?我也并无下厨经验。”
孟子说的君子远庖厨,本意是王上要避免不必要的恻隐之心。然而有些读书人有意无意的一知半解,就传成了读书人不下厨房的意思。
李信看都没看滨说道:“别问问题!不然你就滚回去。”
滨顿觉一口恶气闷在胸口,想发发不出。奈何肚子不争气,咕噜噜的叫了出来。滨只好放下精米,背对李信坐着。眼不见,心不烦。
吃了一天的干粮,晚上不吃点热食,一是身体受不了,二是怕拉不出屎。所以晚上有条件吃热食,大家是不会吃干粮的。
李信的火堆上煮了三锅粥,人猿两兄弟的锅比两人加起来的还大一倍。但及时这样,人猿兄弟似乎都还没吃饱。
在煮饭的时候,李信就让滨去找了很多枯枝枯叶,并且建议兄弟两人也去找一些来。滨很不满李信的指挥,但是为了吃饭,也就忍了。而人猿兄弟,想都没想都听李信的建议去做了。
李信让三人在扎营的地方将枯枝铺开,点燃灼烧地面,灼烧完后再进行扎营。
滨不解的问道:“李信,这有何用?”
李信头也不抬的回到:“说好不问问题的。”
如果滨打得过李信,估计现在就想吧李信按在地上摩擦!可是他打不过,就只能憋着!
那瘦子问道:“小兄弟,听这位兄弟称呼,你叫李信!我叫蓝猴。”然后他指着大块头说道:“这个是我弟弟蓝猿。我兄弟二人是西戎和秦人的后裔。”
李信停下扎营的工作说道:“李信,槐里李信!很高兴认识二位。”
西戎早已被秦人打出长城以外,能以西戎和秦人后裔入秦籍说明二人父辈或祖父辈不是简单之备。
蓝猴问道:“李小兄弟,我二人也是初次出门,枯草烧地有什么说法么?”
李信解释道:“一来烧过的地面不会那么潮湿,人睡在上面就不容易病。二来如果有蛇虫鼠蚁的窝,它们就会提前离开,避免你在睡着时被他们咬伤害。”
蓝猴点点头说道;“感谢李小兄弟告知!我等铭记在心。”
滨在旁听得清清楚楚,还好蓝猴问了,不然他肯定会被憋出内伤,但他还是小声说道:“谢了!”
滨对河蓝猴一礼:“蓝猴大哥,在下槐里士子滨,以后也请互相关照。”
蓝猴微微点头。而蓝猿全程并无半点反馈,只是好奇的一直看着李信。
滨继续问道:“蓝猴大哥,敢问蓝猿兄弟,是否不爱言语?”
蓝猴回应道:“我弟弟从小就不爱说话,但是能听得懂。至于现在会不会说话,连我也不知道了。”
此时监军边走边吼到:“睡觉前两人一组,互相揉搓对方小腿一刻钟,要是明天有人跟不上队伍,小心一起吃我鞭子!”
大家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要是跟不上还挨了鞭子,那铁定是要死在路上了!而且互相揉搓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避免因为偷懒,导致明天无法行动。
长途行军导致肌肉无氧呼吸,乳酸堆积在小腿,要是不现在不搓揉小腿,明天一定酸胀难忍。
滨看着李信,最后还是自己揉搓自己小腿起来。
赶路的这几天,四人嫣然组成了小团体,吃住行都在一起。第一天的试探后,就再也没针对李信的事发生。
当部队能看到蓝天校场的时候,队伍已经汇集了近万人,排起来足有三四里地。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李信颇有震撼。
虽然前世看多更多的车水马龙,但如此浩浩荡荡的人流,可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
在入军营时,新兵和老兵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军营。
成年的秦人每年都会服役一个月,类似民兵训练。所以大多成年人都算老兵,他们会重新组成不同的伍、什、屯、百将队伍。
而那些从来没训练过的新兵,会进入新兵营。这些人成年都还没参加过民兵训练,要么有一技之长可以免除兵役,要么是刚成年。
李信和滨属于一技之长那种,而蓝氏兄弟二人居然是刚成年。
从没服过兵役的人可以选择步兵或弓兵,骑兵和车兵只会在老兵中优中选优。在选了自己的方向后,还会进行比试,以便选出个中高手,分层训练。
滨在登记处递上自己的验,那军官看了看文弱的滨说道:“学室弟子?”
滨回道:“是的。”
军官又问道:“为何从军?”
滨大义凛然的说道:“为官吏只可保一方平安,为谋士可为我秦国东出开疆拓土!”
军官点点头,将验退给滨,并且给了他个号码牌说道:“建议你选弓兵。”
作为一个文弱书生,滨自然选了最安全的弓兵。
紧接着李信也上交了自己的验。
军官眉头紧锁问道:“你也是学室弟子?为何要从军?”
李信道:“得罪了人。”
军官同样退了验和给了号码牌给利息,也不多问说道:“进去吧。”
军中本就是只看军功,不看出身,不看过往的地方。就算杀了人,只要军功够,一样能活命,一样能进爵!
这就是商君变法,强秦的关键之一!
蓝田校场某营帐。
一身穿铁甲的将军坐在正中,手里端着一杯香茗。
他的前面跪着三人,如果李信在这,一定认得出就是之前青衣,麻衣和监军三人。
那监军说道:“王将军,那槐里李信不像一般乡野痞夫,心性谋虑都属上乘。恐一般方法无法完成主上的任务。”
那品茶的王将军不紧不慢得品尝着香茗,品了几口后道:“好茶!真是好茶!替我谢谢你们主子。”
监军道:“属下遵命!但请问王将军,要如何处理那李信?我好回去告知我主人。”
只见王将军将茶杯重重的扣在桌上;“莫不是你家主人的手还想伸到军中来?滚!”
三人均下的屁滚尿流,不再多嘴,向后爬出了营帐。
三人滚后,王将军再次细细的品着香茗,喃喃低语:“好茶!好茶!就之不知道经不经得起泡呢?”
新兵处。
李信选了长剑,成为步兵。这是军队里死亡率最高的兵种,但也事新兵建功最快的位置。虽然滨的弓箭手身份躲在后方安全,但是他们射死的人头,也就是军功都会被步兵抢走。
至于你要一个弓兵远程射杀敌人,再到战场去砍敌军人头,想想也知道不可能。
蓝猴也选了长剑,蓝猴拿着木剑耍着剑花,表演给自己弟弟看。蓝猿选的是枭盾,枭盾足有一米三高,但对于身高快两米的蓝猿来说,还是和玩具一般。
李信和蓝氏兄弟打招呼:“蓝猴大哥,我们都是第一次入伍,说不定我们会在同一屯,甚至同一伍!到时候可要互相照顾呢!”
蓝猴笑道:“要是我兄弟二人能和李小兄弟同伍,那是我兄弟二人之福。届时还望李小兄弟不要嫌弃我二人无知。不过你别担心,我兄弟二人也算勇武,虽比不上我秦军铁鹰锐士,但和那魏武卒想必差别不大。”
能说出铁鹰锐士,魏武卒这样的人,怎么会是泛泛之辈。李信对蓝氏兄弟二人的身份更加感兴趣了。
旁边的滨凑过来说道:“李信,你要是和我说说好话,我以后就在后面拉弓给你打掩护!怎么样?”
李信转头看向滨,那眼神就如同看可怜的白痴一般。两军相接哪里还有弓箭手什么事?那么混乱的情况下,弓箭手哪里还分得出敌我?李信虽然没打过仗,用屁股都想得到,可这滨怎么就想不到呢?
滨还没来得及问李信怎么奇怪的看着他。就听见擂鼓之声,并伴随整齐的马蹄声。
当骑兵穿过人群,所有的新兵都羡慕不已。就算是没有爵位,能成为骑兵,回到村子里也将会是明星班的待遇。因为骑兵不会从新兵中招募,只会从老兵里优中选优。
这队骑兵百余骑,那百人将看起来也就二十三四的样子,扛着一把足有一丈(2.3米)的长刀,霸气的不能言语。
百人将单手将自己的长刀从肩膀上拿下,用力的往地上一矗。顿时扬起阵阵灰尘。
李信原本不信项羽能担任抗鼎,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但自己眼前看到的,和自己就背着八十斤的剑盒,他有什么理由不信这些呢?
那个将军大吼道:“等下的比试,连胜七场者,赏铁甲一套!有优先选入骑兵的资格。”
此话一出,新兵们都沸腾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