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将大官人抱车。”
顺手将手中的裘衣披在李庆的身。
武松等人将李庆送万馨的车,女子再次说道,“剩下的事就交给你们了。”
拉帘子,焦急的说了句,“阿大,快,回阳谷县城。”
...
不久,匪徒的阳谷县外行凶,一次性杀了二十几人的消息彻底传了开来。
消息一经传开,阳谷县炸开了花,瞬间便闹得沸沸扬扬,全城人都在议论。
那可是二十几条人命,阳谷县何曾一次性死过这么多人?
还是被匪徒所杀。
什么时候,匪徒胆子大到可以邻近县城杀人,而且还是一个不留。
各家酒楼,商铺,大街出行的人都在口诛笔伐这涛涛罪行。
不少人闹到县衙,几乎所有人都在嚷嚷着,要李知县出兵将匪徒绳之以法,费则就是为官不仁。
李知县急的焦头烂额,若是遵从知县的本心,他何尝不想将那群匪徒绳之以法?
在他的治下杀人,这是完全不将他放在眼里,他也想将那群匪徒捉来,让阳谷县的百姓生吞活剥了他们。
不是他不想,而是办不到,他只是知县,出兵剿匪哪儿能轮到他来管。
本想让武都头带人去阳谷县外查看一番,奈何迟迟不见武松的人影。
不止如此,手下的衙吏消失了一大半,气的他直跳脚。
后来,有个衙吏告诉了他。
武都头与西门大官人,昨天连夜出发,冒着风雪前去追那群贼人去了。
这下可把李知县高兴坏了。
因为,不管武都头成与不成,他对阳谷县的百姓都有了个交代。
至少,他的人去了,作为维护一方百姓的父母官,他不仅没有退缩。
而是父老乡亲遇难,他的县衙挺身而出了。
虽然,这事儿压根和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可外人不知道啊。
武松是何人?
那是阳谷县他亲命的都头,武松代表的是阳谷县。
之后,他镇定自如的出了县衙大门,慢慢悠悠的说了句,昨天事发后,县衙已经连夜派人去了,势要将匪徒绳之以法,请大家回去,耐心等待。
李知县的话传开,不少人便联想到昨夜,马蹄声震天、响彻全城的情景。
原来,昨夜一大队人马风风火火的出阳谷县,是为了追那群匪徒去了。
霎时间,李知县获得无数阳谷县百姓的吹捧。
有人说,李知县是阳谷县老百姓的好父母官。
也有人说,李知县爱民如子。
更有甚者说,李知县运筹帷幄。
...
午后,外出认领尸体的人回来了。
不仅如此,武都头与五十多人拉着几十具尸体,浩浩荡荡的进了东门。
虽说雪依旧很大,但也挡不住老百姓看热闹的心。
早在李知县说出,武都头带人出城抓匪徒之后,城中人就是时时刻刻关心城门口的情况。
不少人,都在旁边的茶楼,酒坛坐着。
等待打虎英雄,再一次创造奇迹。
老虎吃人,但是不会跑出林子吃人,只会躲在深山老林。
而土匪不一样,他们有组织,有目标。
谁敢保证他们明日不会偷偷跑到阳谷县城里烧杀抢掠?
谁又敢保证,下一个杀得不是自己亲人,或者自己?
大闹阳谷县衙,是有为被杀之人鸣不平的举动,可也有为自己谋安全的私心。
毕竟人就是在阳谷县外不远处杀的,若是其他县有人被杀,最多是酒后饭余谈那么几句。
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己都顾不过来,哪还管的了他人。
可,被杀之人就在自己身边,如何不害怕?
几乎所有老百姓都希望能抓着那群匪徒。
尸体从东门,一路向县衙走去。
路越来越多的出门,站在街道两旁为武松等人喝彩,欢呼。
纷纷注视着武松等人缓缓前行,可谓是夹道相迎不为过。
这个年代的老百姓很淳朴,也很善良。
虽说书读的不多,但是最基本的感恩,人人都明白。
武都头等人,抓了土匪,不仅是为阳谷县被杀的老百姓报了仇,更是为了保护他们这些还在阳谷县的老百姓。
这些老百姓穷,也拿不出什么。
有人提了几个鸡蛋塞给武松一行人。
有人报了一袋米交给他们。
也有人烙了几张饼交给他们。
条件好点的,送一些布匹。
总之,几乎每一个百姓,手里都拿着点东西。
...
武松见着老百姓这个样子,暂时还能稳住,之前景阳冈打死大虫,阳谷县的百姓也是这么对他的。
可其余人就不同了,他们何时受过这种待遇?
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只能说道,乡亲们这是我们该做的。
至于东西,他们是不敢收,也不会收。
都是老百姓,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怎么敢收?
更何况,大官人已经许诺给了他们每人100两银子。
何必要老乡的东西呢。
这一刻,或许他们才明白。
何为官?
何为吏?
为官者,为吏者,不就是护一方百姓平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