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章 一则故事引申的话题(1 / 1)潮流Cwm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唤醒良知的小故事:

有一位得道高僧,住在深山中继续修行。有一天,高僧见月色很美,就趁着月色到林中散步。当他回来时,发觉自己的茅舍正有一个小偷光顾。高僧怕惊动小偷,一直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在他这儿不可能找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离开时,在门口遇到了高僧。高僧说:“你走这么远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回去呀!夜凉了,你穿上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外衣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低着头走了。

第二天,这位高僧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不少误入迷途的人,让我们像故事中的禅师那样,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唤醒他们心中的良知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天地和人的良心从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正是“天地”所代表的“天理”的存在,才给“良心”提供了坚实厚重的法理基础。“天地良心”作为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内容与精华所在,理应被我们很好地传承与发扬。

现实社会不需要“满街圣人”,却需要毎个人都讲良心!正是由于某些人良心的缺失,才使现实社会中充斥着那么多的陷阱和坑蒙拐骗。

对于任何一位受传统文化熏染的中国人来说,想必都能掂量出“天地良心”这一词语的分量。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凭着朴素的信仰和善良的心灵,代代相传着关于“良心”与“良知”的道德信念。他们不断告诫自己和子孙后代:做人要讲“良心”,千万不要做“伤天害理”的坏事。

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良心”这一概念的人是孟子。汉语里的“良心”一词,来自于《孟子·尽心上》第八章:“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由斧斤之于木,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在这里,孟子以牛山之木劝诫人们不要放弃了良心。孟子认为良心是人所共有的原本之心,是“天命下注于人”而形成的合乎天地之道的本性。在他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恭敬)、是非之心,这些都是人的良知良能,而它们也构成了儒家所宣扬的仁义礼智之端。可见在孟子等儒家哲人那里,“良心”与“天地”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是建立在他们所信奉的“天人合一”哲学基础之上的。

毋庸置疑,“天人合一”思想曾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他们巩固政权的思想舆论工具。中国历史上,不仅历代封建帝王都冒充“天子”来“奉天承运”,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就连一些草莽野夫、“胆大妄为”之徒,也知道如何打着“替天行道”的名义揭竿而起,或者占山为王,割地为侯;或者拼得性命与“真龙天子”决一死战,事情不济也能过一把“一代枭雄”的瘾;“天人合一”观念的另一个受到现代人质疑乃至诟病的因素,是它在与集权统治的复杂纠葛中,使几千年的封建政治带上了过多的道德说教色彩,也使传统礼教更显其虚伪腐朽。宋明理学更将所谓“天理”畸形地推到了“人欲”的对立面,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主张。这自然也一度给“天地(理)良心”蒙上了尘垢。但即使如此,尚未到把“天理”全盘否定掉的程度。

近代以来,随着文化革新运动的兴起和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绵延发展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中国人也越来越割断了人与天地之间宗教般的情感纽带与精神联系,“天地”更多地被看成是一种纯粹的物质实体。而一个多世纪以来剧烈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样给传统意义上的“良心”观念带来了令人眩目的嬗变。良心,更多地被看作是后天形成的人格修养,与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的“天地”可谓渐行渐远。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仍随时可以发现“天地良心”的顽强生命力,感觉到它在普通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所谓“苍天在上”、“天理昭昭”,这些词语及其背后隐含的道德信念,不正说明了“天”仍然是当今国人精神价值的重要取向吗?直到今天,我们仍将美满幸福的婚姻看作是“天作之合”。

有些人一听到“天地良心”,马上就会想到原始宗教与迷信。这是一种缺乏起码历史理性原则和历史常识的观点。今天的很多中国人每到清明节时,仍要去父母及祖先的坟墓前祭扫凭吊,能说他们一定相信死去的亲人的魂魄真的还在墓穴里生活吗?今天的人们逢年过节仍保留着燃放鞭炮的古老习俗,能说他们也像古人那样以此“驱妖避邪”吗?

正是“天地良心”这类道德信念对民众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观念上的统摄作用,才使社会犯罪率大为减少,从这个意义上说,“天地良心”的统摄作用比法制约束还要强大。道德的最高境界或者说完美境界是自律自觉。

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审视“天地良心”,不论我们的眼光多么挑剔和“现代”,仍可以发现它所蕴含的道德资源是何其丰富而宝贵。例如“人命关天”、“民以食为天”等流传至今的俗语,其背后的道德理念正是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类生命的敬畏。在我们的古人看来,大自然母亲孕育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融为一体的。人类通过对“天地”的敬畏,树立了珍视和敬畏自我生命的文化传统;我们珍爱自己的生命,别人也与我们有着同样宝贵的生命,所以我们才“推己及人”地学会了关爱他人,懂得了悲悯。这就是真正的“天道”!这也是“天地良心”的基础所在。再如,古人眼中“天地”的精神主要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故天地的精神乃是“大公无私”;天地有生养万物之功,因此天地的精神为“仁”。大公无私乃是天地间的最高境界!儒家哲人们还强调:做人就要“顶天立地”、堂堂正正;一个善于吸取天地之间浩然正气的大丈夫,是不怕什么“妖魔鬼怪”的!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好人一生平安”。这些信念折射出的,恰恰是广大普通百姓蕴藏在心底的美好愿望和坚定信念。

善良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更不是装出来的。中国古代有一个献鸠放生的故事。

说春秋时期,晋国建都邯郸。晋国有一个势焰熏天的大臣赵简子,他就喜欢在过年时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鸟送到他府中,让他放生。

大年初一这天,邯郸地方的老百姓能够破例地纷纷拥进赵简子的府第,他们都是来向赵简子进献斑鸠,好让赵简子放生的。赵简子非常高兴,对他们一个个都发给很优厚的赏赐。初一这天,从早到晚进献斑鸠的人络绎不绝。

有一位投奔赵简子的门客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他在一旁站了很久,问赵简子为什么要这样做,赵简子回答说:“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对生灵的爱护,有仁慈之心嘛!”门客接着说:“您对生灵有如此的仁慈之心,这是难得的。不知大人您想到过没有:如果全国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喜欢拿斑鸠去放生,有多少人为了得到赏赐,都争先恐后地去抓斑鸠,在你追我捕的过程中,有多少斑鸠会被打死打伤啊!您如果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鸠的命,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这是对斑鸠多大的保护啊,是多么大的善良啊!而您现在奖励老百姓捕捉这许多的斑鸠送给您,您再放生,那么大人您对斑鸠的仁慈确实还不能抵偿您对它们人为地造成的灾祸哩!”

听了门客的一席话,赵简子沉默了下来。

看了这则故事,我就想到了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句电视公益广告词:“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