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信(1 / 1)不礼貌先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永伟没有把信立马拆开来看,但他心里早已知道了是谁写信给他的,把信封塞进口袋里,继续给领导们讲解农村的情况。

周永伟最关心的还是水稻问题,以他对历史的了解,这时候慢慢的推广杂交水稻了。

但还在保守推广期间,还没有大面积的推广,大面积推广还要等到90年代。

本来想让陈县长给他弄来杂交水稻谷种,但想到这个期间不太合适,于是就放弃了。

要是水田里能种植杂交水稻那该有多好,其实社员们缺的不是田地,而是好的谷种。

这年代种植的水稻还是老谷种,水稻会长到人肩膀一样高,虽然比杂交水稻高一倍之多,但谷子产量却少的可怜。

每当水稻长到人肩膀一样高的时候就得捆起来,大概二三十株水稻捆在一起,目的是为了防风。

如果不捆绑在一起,大风一来,得了,水稻全部夭折,来年就喝西北风吧。

想喝西北风,做梦吧!南方哪里来的西北风,只能吃土。

说来不信,当地真有可以吃的土,妇女们的最爱,女人几乎都爱吃。

某些地方有纯净的泥土,没有沙子,红色的泥巴。

泥土挖回来以后像和面一样揉成一团,随后滚成类似萝卜一样的形状,然后放在火灶上的竹编席上烤。

等闲来无事的时候就从竹编席上拿下来,随后用镰刀背把上面黑不溜秋的烟熏刮净。

烟熏味的味道扑鼻而来,香酥酥的,随后就像吃零食一样食用。

据说男孩子不能吃的原因是吃了以后**里会有沙子,也说不清是骗人的还是真的,反正男人就是不吃土。

周永伟看着要杂交水稻不现实,于是就请求陈县长能派个农业专家下来指导,周永伟哪能不知科学种植是多么重要的事。

陈县长也毫不推脱,立马爽快的答应了下来,他也深知,这种落后偏僻的山卡卡里的人,欠缺科学种植知识。

陈县长和周永伟交流了接近两个钟头,陈县长对周永伟是称赞有加,印象颇好。

周永伟趁这个机会也跟陈县长要求了很多的事,尤其是农业问题。

只是关于单干的问题,陈县长没有明确表态,他的意思是,单干我不反对,甚至我鼓励大家搞,但是红头文件我也批不了,毕竟他的官不够这个权利,得慢慢来。

随后周永伟带着陈县长一伙人又去田里视察,陈县长看着水稻健康旺盛的成长,心情大悦,不停的给周永伟竖大拇指。

比起别的队里的水稻,周永伟队里的水稻那是天壤之别,不说是长势了,连面貌都不一样。

这就是单干和集体的区别,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吓一大跳。

一路上的交流,陈县长也算是彻底的认识了周永伟。

来到河边,一片片的水稻正在茁壮成长,陈县长看的是不亦乐乎。

随后向着水稻,向着奔东的河流,陈县长一伙人这才离去,说是要去别的队里视察。

周永伟挥手告别,随后坐在河边的岩石上,微风拂面,掏出信封,这才看了起来。

是的,没错,就是沈兰娟给他写的信,迟来的信,日夜期盼的信。

“周永伟,你好!好久不见!”

读到这,周永伟自言自语的回道:“好久不见!”

“时光如梭,好似一场梦,离别是在冬季,转眼已是夏季了,过得好吗?我的老朋友。”

周永伟继续答道:“还行吧!就是想你了。”

“我在省城过得很好,也很顺利,读了大学,之前也给你写过信不知道你有没有收到,如果这次收到了请给我回信。

虽然相隔甚远,海角天边,不过依然怀念我们相处的时光……”

大概写了五六百字的信,沈兰娟把地址也详细的写到。

沈兰娟没有说太多暧昧的话,也没有太表达很思念周永伟的意思,主要就是问候和关心,也委婉的说明了让周永伟对她死心。

沈兰娟专攻学术,现在的她对感情随缘,毕竟在读书。

起初周永伟想的很简单,喜欢就说出来,喜欢就认真的去喜欢她,后来他冷静下来后才发现,其实自己错了。

以后人生道路两个人必将对立,一个是农民,一个是远在天边的大学生,而且毕业后肯定是留校当教师,或者公务员。

两个人想在一起太难了,即便周永伟很自信将来一定能挣到大钱能给沈兰娟过上好日子。

但至少现在给不了,思想也不在一个频道,追求的也不一样。

周永伟读完信,坐在岩石上吹着微风沉默了半晌,捡起一颗石头,顺着河流扔了出去。

“噗通”

在责怪命运的不公,年代的阻碍,一个贫农怎么能扰她的情,更何况一个是遥远的城里人,一个是山卡卡里的农民。

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

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感慨。

周永伟是矛盾的,煎熬的,他又想追求沈兰娟,可又害怕不现实,甚至不自信。

可不去追求又害怕错过这美丽的邂逅,花有重开日,可感情不是花,错过了就错过了,留下的只有遗憾。

又捡起一颗石头,漫无目的的顺着河流扔了出去,或许扔的不是石头,或许是遗憾吧!

不知道坐了多久,直到屁股有点酸疼,这才站了起来,突然发现腿麻了。

然后把信封折好,塞进口袋里,洗了把脸就回去了。

几天后周永伟也写了一封信寄了过去,周永伟也没写太多情感的话,主要也是问候和关心。

顺便把修水渠的事轻描淡写的描述了几行字,也把单干的事告诉了沈兰娟。

沈兰娟收到信后就没有再回了,或许过段时间会回信,又或许不会再回信了。

但沈兰娟现在过得特别好,不像之前在农村那般起早贪黑,艰辛度日,毕竟是有背景的家庭。

周永伟继续发展他的农业事业,沈兰娟继续深造她的学术。

他两都是有理想抱负的人,只是专攻不同,追求不同,不过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人民服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