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好奇心,伴随着李杨曾经在学校那一段“疯魔”经历,彻底攀升到了极点。
“真的假的,演戏演到自残,太夸张了吧?”
“我想到了哥哥,不疯魔,不存活,大概就是李杨那时候的状态吧。”
“黄垒胡扯的吧,肯定是节目炒作。”
“没错,就是节目炒作。”
“演个戏,至于吗?太假了吧。”
从怀疑到质疑,最后再到抨击,这是大多数普通人无法接受的事实真相出现之初,最正常的集中反应。
当然了,发出这般质疑的人,只不过是伸好了脸,等着真正懂行的人高高的抡起手臂,来就是一个巴掌:
“不懂别说话,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入戏太深,出不来了,虽然很少见,但并不代表着没有。”
“说炒作的人去看看李杨以前的作品吧,看完之后你们就会知道什么叫演技了。”
“真的没有想到会是李杨,他的《无人知晓》,至今想起,依旧心头隐隐作痛。”
“这是一个真正的演员,一个用生命在演好每一个角色的演员,绝对不是现在那些只想着捞钱、赚名气的鲜肉偶像们可以比的。”
用事实说话,这个时候,李杨曾经的伟大就初露狰狞了。
李杨当年五连毙,虽说没有在正规影院映,但私底下的盗版传播得也相当广泛。
当年的李杨虽然不被主流媒体所容,但论起人气的话,他在华语圈也是稳居一线的,只不过作品大于人气的一线。
沉睡的五年,李杨的销声匿迹让他从来没有出现在民众之间过,但是,他的作品却出现在了无数人的眼中。
当年五连毙的作品,时至今日,《苏州河》《无人知晓》《蓝宇》三部作品依旧被禁,但《转山》跟《人山人海》早就解禁了,就连被封的三部电影,通过某些渠道,同样看得到。
无数观众对于剧中那个演技精湛,撼动人心的演员,都牢牢的记住了他的外貌。
以前,观众们只是不知道饰演这个角色的是谁,但现在,他们知道了。
看到有人抨击这个演员,他们自然要站出来,用事实维护这个演员。
他们不能说是李杨的粉丝,但在这件事面,绝对是牢牢站在李杨身旁的人。
这群人,在未来的日子也会继续关注着李杨。
如果李杨在接下来还有优秀的作品映,他们就很有可能成为李杨的粉丝,乃至于铁粉,脑残粉!
好好的一场极挑,说好了男人帮六人组依次登场,闪耀舞台的。
结果这已经放映了大半,眼看着已经快结束了,但观看的观众们此时此刻缺都在讨论李杨。
其中被讨论的最多的就是两点。
一个是李杨失踪的五年到底做什么去了?
还有一个就是李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演戏疯魔了的天才少年,那些年到底还发生过什么事?
好奇害死猫。
只要拥有了对一个人的好奇心,那就是恨不得连那个家伙日常穿什么颜色的內裤都想知道的节奏。
网友们现在对于李杨就是这个感觉。
这种好奇心不代表着他们就是李杨的粉丝,不过伴随着好奇心被满足,李杨越来越多神奇的事迹被挖掘出来,他们当中的一批人,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李杨的粉丝。
这个时候,李杨突然有点明白了吴玲为什么要针对自己曾经的故事,给自己举办一个脱口秀了。
在这个小鲜肉、高颜值、烂演技大行其道的时代,像李杨这样年纪轻轻,却演技超绝的人,本身就是稀罕物了。
而且,这个稀罕物还拥有一段谜一般的传奇曾经,这就更让人好奇了。
所有的爱与恨,都是从好奇开始的。
吴玲在做的,就是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并且努力的把这份好奇,转化为对李杨的欣赏、崇拜,甚至是迷恋。
粉丝文化,从来都是有迹可循的。
就在这样的纷纷扰扰当中,这一期围绕着“时间”的极挑,也正是走到了尾声。
说实话,李杨在这一期极挑里面的表现,并不精彩。
看得出来,他正在努力的适应综艺节目的氛围,再加观众们过分关注与他过去的故事,反而并没有太关注到他在这期节目里面表现出来的高智商。
但是,节目最后结尾的时候,李杨丢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在做结束尾言的时候,李杨是最后一个的。
他来并没有像之前所有人那样阐述时间的重要性,也没有告诉大家要珍惜时间之类的,他来直接就把所有人弄懵了:
少年易学老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念诗?”
“古诗?”
“什么鬼?”
包括黄垒他们,都被李杨这个开头弄得是一脸的懵逼。
古诗这个东西,只要过小学的,就没有人不会的。
但伴随着人越长越大,进入了社会,有了工作,努力的转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很更漂亮的女孩,或者更帅气的男孩谈恋爱,你慢慢的根本就忘记了还有古诗这个东西。
除了偶尔来两句“床前明月光,隔壁有老王”之类的俏皮话,大多数人跟古诗是绝缘体的。
然而,这里却突然发现了一个本该是绝缘体存在的人,来就是一古诗,而且还是一首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过的古诗。
绝大读书人,脑袋此时此刻都得当机。
他们当机了,李杨的声音还在继续:“白驹过隙,岁月难再。抓紧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等到了老了,徒增悲哀。”
中秋佳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9月19日到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