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救回来了?袁尚两万破二十万?这董卓到底会不会打仗!”
“呵,如此以来,我等皆为陪衬啊。”
“便宜了曹阿瞒,还有那个落魄宗亲刘玄德。他们倒是会献媚,始终跟着袁本初左右。”
“行了行了,什么都别说了,快去荥阳参加朝会吧,去晚了功劳都被那三人分完了。”
天子诏书一经传达,洛阳的诸侯们当即炸开了锅。
他们暂驻洛阳,是想看自负的袁绍怎么吃亏,可不是等着天子真的被救出来。
天下都乱成这个样子了,人人都有机会不好吗?
偏他袁本初吃多了,还真把天子救回来。
疯了吧!
袁绍疯不疯不知道,反正袁术是快疯了。
当初为了看袁绍兵败吃瘪,他可是特意将一半粮草资助给了袁绍,不畏余力的窜股袁绍追击董卓。
现在笑话没看着,还得去荥阳给袁绍当陪衬。
“你们谁谁去,我不去,我这就回汝南了!”
与袁术关系较好的陶谦劝慰道:“公路啊,天子相召,你不去可就是抗旨。再者,听说荥阳还有十万凉军降卒。”
“......”
诸侯们收拾收拾路。
两地相距不远,朝出洛阳,夜抵荥阳。
次日,
刘协登高祭拜天地、祖宗,随后朝会如期举行。
因太守府正堂面积有限,故俸两千石以的公卿才有参会资格。
右列以司徒王允为首,黄琬、杨彪等一众列开。
左列,则是以袁绍为首的十九镇诸侯。
曹操列在了袁绍之后。
原本不被瞧得起的刘备则是列在了曹操之后。
其后才是众诸侯依次排序。
刘协登高坐定,抬手一挥冕服长袖,朝会正式开始。
小黄门手捧诏书立在刘协身旁,高声朗读道:
黄天厚土,天怜大汉。
承众臣公忠勇,舍生忘死,将士用命,兵卒敢死,终驱虎狼于帝侧。
帝心感念,特颁诏书。
册封原渤海太守袁绍冀州牧,邺侯,加车骑将军位。
权开府置属官,仪同三司。
原冀州刺史韩馥调往并州任刺史,加溢乡侯。
册封原骁骑校尉曹操东郡太守,加谯侯,秩比两千石。
册封原平原令刘备平原相,秩比两千石。
三人封赏一出,下面一片哗然。
刘备那里还算正常,曹操加个谯侯也能忍,袁绍那里什么情况?
冀为九州之首,据天下沃土之最,从来只设刺史而不设州牧,为得就是防止地方坐大为祸朝堂。
现在袁绍不仅成了冀州牧,邺城侯,还加了个车骑将军位!
开府置属官,仪同三司。
本来那些个世家子就爱往袁绍帐下投,这下好了,更名正言顺。
跟着袁绍混那是有正式朝廷编制的。
跟着别人混最多就是个口头的将军,充其量不过小小校尉。
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冀州周边还有得玩?
他们当初自行推举袁绍为车骑将军可不一样,那只是为了方便袁绍代天子封赏他们,说白了用完了就扔了,没谁会真把他当成车骑将军。
现在不一样了。
这道诏书下来,最先脸黑的就数北平太守公孙瓒了。
以后他想向南谋取冀州他就是叛逆,但袁绍想向北谋取幽州,就是奉王师令?
他还不能还手,还手还是叛逆!?
比吃了翔还恶心...
其次韩馥也是一脸不爽。
他好好的冀州刺史调到并州,看似官职不变,还加了爵位。
问题是并州不毛之地跟冀州有的比?他宁愿在冀州任个太守也不愿意去并州跟胡人玩泥巴啊!
封赏还在继续,共计十九镇诸侯,大致皆有升迁,便是官职不变,爵位也有所提升。
可比较下来,这次讨董的好处算是让袁绍占尽了。
也有明眼人能看出袁绍与朝廷的潜在交易。
朝中公卿不是傻子,他们不知道养虎为患吗?
只不过是利益交换下的妥协罢了。
......
袁家临时府邸中,
没去参加朝会的袁尚留在池塘边喂鱼。
大雨终停,天空放晴,好像空气都新鲜了不少。
‘叮!~恭喜宿主,绑定之人加冀州牧、邺侯,领地扩充一州之地,奖励派送中。’
“会是什么呢?”
“可惜车骑将军没有再录算一遍。”
“不过也无所谓了,这次还有地盘加成,奖励应该不会比次差吧?”
‘恭喜宿主获得《统御论》’
‘天生统帅,强威望,所属归心无往不利。’
统御论不同于博弈论的实质性棋盘演化来得直观,也不如天时论这种强辅助作战神级。
袁尚并不觉得他多了什么,只是好像感觉现在更懂怎么与将、卒相处,怎么更快更高效的鼓舞士气。
也想明白了些以前看不透的弊端。
比如他以‘肆意劫掠’为令,在极短的时间内极大的提高了袁军的积极作战性。
但这等同是彻底废了这两万人。
就如闻过血腥的狼便再也无法吃素。
士卒们被欲望支配过一次,寻常的军令就再也难以激发斗志了。
如果还想他们像这次一样勇猛,就只能用相同的办法。
而这支打败了凉军的强军,在往后的军旅生涯中会更难管教。
袁尚不是土匪恶霸,不得已用利益驱动人心一次,但不能次次如此。
既如此,这支本该浴血而生的助臂,往后也就是能担任普通的戍城任务了。
再想成为袁尚如臂使指的天下强军,断无可能...
袁军看似没有损失什么,实际确实损失惨重。
算得有得有失吧...
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