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于谦也没让他失望,手很快,没几天朱高佑就当起了甩手掌柜,科学院的大部分事务全部甩给于谦。
面对朱高佑的如此信任,于谦自然更加卖力。
有了数学老师的身份,于谦找杨荣等人讨论学问的时候方便多了。
在请教的时候,于谦顺口提了一下阿拉伯数字的问题,顿时让杨荣等人惊为天人。
解缙更是跑去请求朱高佑,要求推广。
因为这阿拉伯数字,的确非常便利。
看到解缙这货如此热心,朱高佑考了一下这厮,发现这货竟然私下也研究过数学,而且也是精通《九章算术》的。
于是,又多了一个数学老师。
现在学院里的学生已有几十人,不过除了于谦之外,都是宋家的子弟。
不过,现在大明科学院还没正式开学。
杨荣等人是内阁大臣,虽然挂名多,但他们只讲儒学,至于断文识字等教学则是落到了徒子徒孙的身。
老师备齐了,剩下的就是招收学生的事情了。
朱高佑也将这个提了日程,
当然,按照惯例朱高佑还是当起甩手掌柜的。
于谦这么能干,现在要多给他一些担子,否则怎么能快速成长。
而且,朱高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中华水泥厂地处应天府城北数十里之外,这里原来是一个村庄,后来被朱棣赏赐给朱高佑。
自然而然,这个村庄的近千人也被朱高佑聘用了,薪水比外面还要高出一倍。
这个地方买下来,朱高佑自然是有大用处的。
开始他是想种些蔬菜,比如土豆和白菜,但现在他有了更重要的计划。
除了种植蔬菜瓜果,他还将一处地方改造为水泥厂,并且让朱棣派了千名军士守护着。
自从决定对大明的厕所进行改造,朱高佑合成了水泥制造工艺后,就开始进行了水泥的改良。
水泥在后世并不算什么太高级的工艺,但在这个时候还没发明呢。
水泥主要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然后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再装入窑中煅烧成熟料,接着将熟料加适量石膏磨细而成。
水泥生料(石灰石 黄土 铁矿石按一定比例磨成的细粉)经过工业窑炉1350-1450度的煅烧,形成“水泥熟料”。
然后,再掺加一定比例的石膏、混合材料(矿渣、粉煤灰等)进行研磨。
最后,得到的细粉就是水泥了!
但是大明还没有温度计,这个温度最不好掌握,朱高佑只能自己不断摸索。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试验,工匠们终于烧出了合格的水泥。
朱高佑带着孙若微直接就来到了水泥厂。
“王爷,这就是我们按照您的配方烧出来的水泥。按您的吩咐,和着沙子、小石子和水弄成了硬块。”
泥瓦负责人是一位中年汉子。
赵四,原是应天府有名的工匠,有一手不错的烧陶瓷的技术。
朱高佑直接花了三倍的价格,把他挖了过来。
这个水泥厂的工匠足有三百多人,规模也算庞大了。
不过,此时的朱高佑却眉头一皱,怒道:“你们没带口罩吗?本王不是交代过,人人都要带口罩的?”
一进水泥厂朱高佑就发现几乎所有的工匠都没有按他的要求佩戴口罩,这让他非常生气。
烧水泥会有许多的灰尘,若是不做好防护措施,一旦把那些粉尘吸进肺里,时间久了就会生尘肺病。
这个病在后世的科技都还治不好,更不用说这个时代的医疗手段了。
朱高佑可不是那种为了达成目的,而不顾他人死活的人。
“王爷,息怒。”
见到一向平和的朱高佑发火,不只是赵四,就连孙若微都吓了一跳。
她还是第一次见朱高佑如此发怒。
就为了这个带不带口罩的小事,难道这家伙喜怒无常?
孙若微也觉得朱高佑是不是太大惊小怪了,不想带就不带,为什么要强制要求。
“本王说过的话,你们要记住,再有人将我的话当做耳旁风,直接开除出去!”
朱高佑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很难解释清楚,所以他干脆下死命令。
他不求这些工人明白,只希望他们不会无故送命。
“别,王爷我们都记住了。从今以后一定老老实实按照王爷的话去做事。”
赵四等人赶紧解释道。
这位王爷对人好,给的钱也多,就是规矩多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