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一顿胡吹,总之就是现在形势一片大好,未来科学院必定是大明最好的书院。
一番话,让朱棣听得非常满意,最后拿着肥皂满足地离开了。
肥皂发明之后,朱高佑把配方交给春香,让她全权负责。
几天后,朱高佑名下又多一个产业。
而且,他还给肥皂取了一个很响亮的名字——“立白”。
不过,他对肥皂的生产和销售也不是很心,现在他的银子至少有百万了。
而且,他弄出肥皂的本意,也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想改善科学院所有学生的卫生。
竭尽全力将权贵子弟和穷苦子弟之间的矛盾化解。
“立白”当然也是免费发放的。
这个时候的大明,油可不像后世那样随处可见。
百姓买肉,就像后世五六十年代那样,专买肥肉,用肥肉熬油炒菜。
所以,肥皂也不是一般的人家能够用得起的。
科学院这边暂时没什么问题了,朱高佑开始一个更惊人的杰作。
高炉施工。
一开始在城北秦淮河建造时只有三四米,时还没有人注意到。
直到高炉有十米时,开始有人指指点点了。
不过,高炉的高度每天还在不断增加。
十八米!
三十米!
这一下,整个应天府的百姓都轰动了,一个个没情就往城北的秦淮河跑去,都是为了在这里看热闹。
看到三十多米的高炉后一个个张大嘴巴,震惊说道:“好……好高!”
就这样,高炉的高度每天继续增加。
最后连朱棣和朱高炽等内阁大臣也不顾身份跑来看热闹。
当看到四五十米高的高炉直插云霄时,朱棣那张嘴已经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朱棣看着那些在脚手架忙碌的工匠,一时间有些好奇起来。
这时工匠们也看到了皇帝来了,全部在往下边爬来,他们要向皇帝行礼。
朱棣问道:“老五,你这是搞什么?”
“做个炉子!”
“炉子?什么炉子要做这么高?还没有做好吗?”
朱高佑答道:“爹,这才做了一半呢。急什么!”
“什么??!才做了一半?!”
连同朱棣在内,所有人差一点没晕倒。
这还不到一半,那最后这炉子会有多高?
其实这个高炉还不能算是大明最高的建筑,不过朱棣他们经常见到这个,所以才好奇起来。
朱高佑弄的这个高炉之所以那么吸引人,主要他为了牢固,利用了水泥的凝固力,炉壁彻得很厚实。
远远望去就象一个威严的男子汉。
而且建造它的速度更是悚人听闻,几乎一天一个样子。
朱高佑又将朱棣等人带到高炉的后面。
这座高炉为了节约运输成本,选在秦淮河边。
不过高炉的地基,离秦淮河还有一段距离。
为了方便,朱高佑直接在河边修了一条水泥马路,从河边伸到高炉下。
看着这光滑的路面,朱棣再次兴奋起来了,就连那些第一次见识水泥的大臣们也看出这条路的战略和民用意义。
有了这样的好路,马车可以更快地奔跑,士兵可以迅速地赶到边疆。
甚至,全国各地的物资可以两倍三倍的速度调到所需的地方。
朱棣和朱高炽等人更是不顾体统全蹲下去,用手抚摸着路面,就象是抚摸着心爱姑娘一般,爱不释手。
过了一会,朱棣才站起来,说:“老五,这种道路能不能马就修?”
朱高炽也问道:“造价贵不贵?”
朱高佑答道:“爹,我只有一个人,没这么快弄其他的路。而且现在天气冷了,水泥暂时还没这么多。”
这时,工匠们已经全都从脚手架下来了。
在工头的带领下,所有工匠战战兢兢地向朱棣跪下。
他们还是第一次离龙体这么近,怎能不害怕?
朱棣让他们起来,并说:“你们都辛苦了,特别是站在这么高的地方干活,连朕看着也头晕,都不错!”
这些人都是朱高佑挑选过来的,这座高炉他打算让它高度达到七八十米。
比起后世的高炉当然差得很远,可在这个世界恐怕算是很高的建筑。
如果建筑工人有恐高症那就麻烦。
这点高度换作在后世,那些工人能在脚手架一边跳舞一边干活,毕竟这世界的人还没有见过。
于是朱高佑把他们带到应天府最高的地方,让他们向下看,凡是头晕的全部排除在外。
就这样他还不放心,又用牛皮造出简易的安全带让他们绑。
有了皇帝这一声夸奖,即使再累也值得,这些工匠都激动得眼泪往下流。
PS:最近考试,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