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牢房就是黑暗、阴森、血腥、腐臭的代名词,在大明,锦衣卫的诏狱和东厂的私牢更是将酷刑和恐怖文化发挥到了极致。
阿济格就被关在诏狱
不过现在占据北京的是满清,满清可没有锦衣卫,不过这座赫赫有名的监牢有时候还是能废物利用一下的,而就在不久前这座监牢甚至还人满为患。
刘宗敏拷掠全城,再多的监牢都不太够用,更别说拥有数不清刑具的诏狱了。
不过如今的诏狱里面显得干净整洁,应该是特意清扫过,空气中也没有腐臭和血腥的味道,除了依旧昏暗以外,怎么看也不像是关犯人的地方。
如今的诏狱里面只关押了一个人也就是目前还没有被剥夺爵位的大清国英亲王也是大清第一权臣摄政王多尔衮的亲哥哥阿济格。
真要说起来阿济格也只是没有回到自己的府邸,没有和家人见面,只是换了一个不太爽利的地方睡觉罢了。
但是阿济格自己也清楚这只不过就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片刻的宁静罢了,西安先后两次大败的罪责终究还是要他来背,会面临什么样的处断他也都认了。
好在他虽然和多尔衮的关系并不亲近,但终究还是兄弟,也算给了他一份体面。
对于连分辨机会都没有便被直接下狱,阿济格并不怨恨,相反,他也知道多尔衮此时面临何等巨大的压力。
皇太极暴毙,其长子豪格本身是法统上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更何况成年的皇子本身就是最理想的皇位继承者,但是他还有那么多手握重兵的叔叔,偏偏这些叔叔当中还有一个叫多尔衮的家伙。
多尔衮的母亲是被皇太极以殉葬之名杀害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皇太极对于自己这个战功赫赫而且雄才大略的弟弟一直都极其防范,但数次打压都不得不重新起复因为多尔衮的战争智慧是满清这个野蛮蒙昧又新近崛起的民族不可或缺的人才。
可以想象皇太极要不是不知道自己会死的这么突然,如果知道他一定会在死之前干掉多尔衮为自己的儿子上位扫除障碍,但是他偏偏暴毙
于是本该是豪格的皇位出现了变故,不过豪格终究还是有一大批的支持者,多尔衮想轻松上位也不可能,于是权力博弈最后的结果就是只有六岁的福临登上了皇位,至于多尔衮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大清国的第一权臣。
但是多尔衮还没有到只手遮天的地步,豪格乃至豪格的支持者是不可能甘心皇位就这么被夺走的,于是暗潮涌动,伺机夺权一直都是豪格一派的最大目标。
这个时候多尔衮一系但凡有点小错都会被无限放大,更别说阿济格葬送西路军这样的大罪了。
所以阿济格已经认命了,哪怕多尔衮要杀了他来平息大清国内反对派的声音,他也认,因为他很清楚哪些人的目标根本不在他而在于多尔衮。
多尔衮若是完蛋,他同样是死路一条,既然如此,那死又何惜?
被关在诏狱差不多半个月,阿济格没有见过任何人,关了他的诏狱对于整个大清国的王公而言就是绝对的禁地谁也没资格越雷池一步。
阿济格知道为什么多尔衮会下禁令很简单尽管他和多尔衮是一母同胞,但是他们两人之间不怎么和睦也是有目共睹的,原因就在于母妃之死。
所以豪格一派的人要拉拢他分化多尔衮的实力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这一次这么大的机会摆在眼前,他们岂能不把握?
一方面给多尔衮施加压力,让多尔衮亲手削掉哥哥的爵位,夺掉哥哥的兵权,让两兄弟之间的裂痕再也没有愈合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他们的人假惺惺的做保,顺势将之拉入自己阵营,这种手段很简陋,和汉人的阴谋诡计比起来简直不堪入目,然后却又不得不承受,这很有效。
只不过阿济格两次惨败于武锐军之手,此时心丧若死,心灰意冷,哪里还有半点争权夺利的心思,待在这诏狱里面醉生梦死,如果真能醉死过去,其实也是个不错的结局。
多尔衮走进诏狱的时候,诏狱内还弥漫着一股浓烈的酒气,但是他知道阿济格现在是清醒的,因为自从昨天阿济格醉倒,到今天醒过来的时候,就没有再喝过一滴酒。
被断了酒的阿济格也没吵嚷,因为他也知道该来的终究还是该来了
多尔衮在阿济格的对面坐了下来,没有开口只是目光怔怔看着。
阿济格摸了摸自己满脸的胡茬笑了笑道“比我想象中来的要快一些,原本以为能见到你最少也是三个月以后。”
多尔衮依旧没有说话,这半个月大清国内部暗流激荡,十几个豪格坚定的支持者在朝堂上吵闹不休,一致要求,对于让大清国遭受如此惨败的阿济格处于极刑。
这些人什么目的多尔衮很清楚,无非就是想要利用阿济格死,来打击他的威望,想想看,多尔衮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护不住,那些追随他的,唯其马首是瞻的王公会作如何感想?
威望散尽就是树倒了以后的猢狲,他就没有办法继续操控大清国的权柄,他倒了,皇位上的顺治小皇帝必然被掀翻,然后就是豪格上位。
而他们这些政治上的失败者,最后的结局很显然不会太好。
军事,战争永远都是为了利益和政治服务的,这一点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是至理,大清国自然也不会例外。
所以保住阿济格就是多尔衮的第一要务,这无关对错,只是政治需要。
当然,阿济格两番大败,甚至葬送西路军这样的大罪也不可能不惩处,可如何惩处是一门学问。
要是换做别的事,多尔衮不管如何惩处都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但是现在不行,因为阿济格的结局和他的威信直接挂钩,他不能因为惩处过重,让自己的威信受到一丝一毫的质疑,哪怕用拳头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