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五章 讨价还价(1 / 1)星辰原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退下后,甘露殿又陷入了沉寂,连殿内燃烧的火烛声都能听见。

铜鼎内炭火烧得正旺,热气驱赶着寒冷,整个大殿温暖如春,其间夹杂着阵阵檀香,让人不由昏昏欲睡。

看着耷拉着脑袋快要睡着的杨帆李二陛下气就不打一处来。

这混蛋真把自己的甘露殿当成寝卧不成?

不过却也知道,如果自己不发话,这个混蛋真有可能打起鼾来。

拿起案几上的茶水轻轻呷了一口,说道“你这混小子满意了?”

“不满意咱又能怎地?”杨帆缓缓抬头,憋了憋嘴说道。

李二陛下直接气笑了,腾的一下站起身来遥手一指,骂道“得了便宜还卖乖真以为朕不知道你的小心思?”

即使隔着两三米远,李二的吐沫星子都差点飞溅到杨帆脸上,可见其心中的不爽。

“微臣不敢!”杨帆打了一激灵。

这才想起,现在可是独裁的封建社会,天子一怒,真有可能血流成河。

自己是来自于后世的灵魂,为人处事带着后世的散漫和随性。

若真触及到了李二的虎须,这位霸王龙真有可能会发飙。

李二陛下嘴角一挑,露出一个毫无笑意的笑容,看得杨帆一阵胆寒

“不敢?呵呵,朕倒是觉得你胆子大的很,不仅把朕套了进去,便是段志玄那般英雄多智之辈,不也是被你玩弄于股掌之间?”

李二这阴仄仄的话语,让杨帆冷汗顿时湿透了后背,浑身一阵发冷。

不由自主咽了口唾沫,杨帆灿灿一笑,说道:“微臣实在愚钝,不知陛下此言何意再说,微臣哪敢算计您呀?”

李二陛下再次冷笑:“呵呵,你明明有理在先,却故意出手毁了段瓒,不就是想借段志玄之手找出幕后指使之人吗?”

“其次,你进宫告状就告状,为何要敲击登闻鼓?不就是想让朕丢脸,以泄朕不履行当初给你承诺之气?”

“微臣从没敢这么想。”杨帆心头一跳,赶紧否认。

故意让皇帝出昊这个帽子扣下来,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虽然心中有一些这样的想法

随即满是疑惑:“既然知道自己是故意毁了段瓒,那又为何如此处置段瓒和段志玄?而对于故意的自己,却又毫不追责?”

不用杨帆发问,李二陛下却已经微微一叹,语重心长的继续说道:“你以为朕看不出段瓒之所以敢上门找你麻烦是有人指使的?”

“朕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幕后之人是世家。”

“今天你如此鲁莽的作为却恰好陷入了他们的算计,世家就是想让你陷入争斗而无暇四顾。”

“何况,你以为段志玄能从一介微末变成国公,真的只是靠与朕的私情么?”

“即使朕罢了他的大将军之职你可知道这些年他在军中提拔的将领有多少?”

“朕看似一国尊富有四海,实则不知有世家、门阀在暗地里给朕下绊子。”

“朕之所以能够与这些世家、门阀抗衡,靠的就是与朕共同打天下的勋贵。”

“因为此事,朕责罚于段家,定会给勋贵们带来一种错觉,认为朕是一个薄情之人,定会有一些勋贵倒向世家,你可知道其中的厉害干系?”

杨帆越听心头越发寒,没想到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却是落入了对方的陷阱。

看来还是顺风顺水惯了,以至于没有去仔细思量。

本来以杨帆的见识是能够想到这些的。

这与后世西方的党争有些相似,就是抓住执政党的错处予以痛击。

在暗中,又刻意收买对方的人马为自己所用,其实套路是一样的。

想到这儿,杨帆默然了!

以个人来说,杨帆的这番作为确实没有错,可这样却让李二陛下很为难。

作为皇帝,他不可能只考虑一面,需要把控全局。

其实李二陛下这个皇帝当得并不是太顺心,因为世家的势力太大了。

李二陛下本身就属于门阀出身,当然清楚的知道世家、门阀对社会的危害。

可他又不能不用世家来治理朝政,毕竟这些人掌握着知识和财富。

这也是为什么李二陛下对科举改革如此重视的原因,就是为了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

虽然现在已显盛世之景,内里却是波涛凶涌,稍一不注意盛世就会如泡沫一般破裂。

前朝遗贵、关中世家、江南华族,五姓七宗

这些势力一个个看似都臣服于李二陛下脚下,实则皆是心怀鬼胎。

如果皇帝能够保证他们的利益,这些势力当然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李二陛下想虎口夺食,甚至想让他们退出历史舞台,即使李二陛下贵为皇帝,这些人也会将李二从帝位上拉下来!

最多再换一个适合他们利益的皇帝坐上去就行,反正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干的。

要说李二陛下目前的处境是如坐针毡,这绝对不夸张。

就如前朝皇帝杨广,隋炀帝为何非得远征高句丽,置百姓的苦难于不顾,一意孤行?

难道他不知道东征高句丽的难度有多大?

他比谁都清楚!

可他更清楚的是,只有东征高丽才能削弱世家和门阀的力量。

也只有依靠盖世的功绩,才能将所有不同的声音都牢牢压制住。

其实李世民与杨广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他们都致力于削弱世家和门阀的势力。

虽然现在的世家和门阀势力比前朝弱了一些,但也是能够左右朝局的。

难道李二陛下就怕了世家这些人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李二敢逼父让位、敢杀兄弑弟,这世上还有什么是他不敢的?

他只是不愿见百姓生灵涂炭,不愿让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盛世受到战乱的吞噬。

说到底,李二不是不敢举起屠刀面对世家,而是不愿!

在这时代,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杨帆更了解李二陛下的心态。

因为李二陛下的一切行为,都已经记录在史料上,被无数的专家学者分析解读过。

虽然杨帆不是研究历史的,但也听到过一些见解和分析。

得益于此,所以他才能摸准李二陛下的性格,掌握他的处事方式。

无论杨帆怎么胡来,每一次都在触及到李二陛下的底线之前撤退,得以从容应对。

见杨帆进入了沉思,李二陛下似乎感到很欣慰,又继续说道

“在朝堂上,不是一切都是能用刀枪来解决的,很多事情都比真刀真枪更可怕。”

“虽然朕不说文德武功,是千古一帝,但自认还是兢兢业业为百姓做了一些实事的。”

“只是这些世家太讨厌了,因为世家只顾自己的利益,他们大多都是一些自私自利之辈!”

“别看这些口口声声诗书传家,可他们干的事情,何曾将古之圣贤的为国为民放在眼里?”

“当然,朕也知道不可能完全把世家消灭,朕只是恨那些无良的世家罢了!”

说到这儿,李二陛下有些颓废,有些感慨,甚至情绪都略微有些激动。

杨帆不敢插话,只好乖乖聆听着,当一名合格的听众就行。

其实心头还是有些佩服李二的。

不管李二的德行有多差,但这家伙的眼界和为民请命之心在历史所有皇帝之中是可以排在前列的。

见杨帆一声不吭的聆听受教,李二陛下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

“杨帆啊,朕很看好你!年纪轻轻不仅见识广阔,还勇于担事,是朕生平仅见的年轻才俊。”

“你做人做事看似行为无状,但朕看得出,你小子实则心有锦绣。”

“不拘小节、率性而为的行为举止之下,却是对局势的精准把控,这一点很难得,我很欣慰!”

杨帆有些无语了!

李二这家伙明显是在给自己灌迷魂汤。

真当自己是十几岁小孩子么?

几句好话捧一下,便嗷嗷叫着为你卖命?

咳咳虽然咱确实是十几岁,但见识却有几十年啊!

更何况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那能这么容易被忽悠?

见杨帆一副任尔口绽莲花,我自巍然不动的模样,李二陛下有些郁闷。

这小子怎么一点都没有年轻人的朝气?

不是应该嗷嗷叫的拍着胸脯保证为国为民死而后矣么?

都说这货属驴的,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果然如此。

年纪轻轻就鬼精的很,真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家伙。

杨帆翻了一个白眼,权当是乐子听一下就好!

虽然不懂得搞政治,但他又不笨,没好处的事情像打鸡血似的往前冲,吃力不讨好,谁干呀?

心中却纳闷,李二陛下对自己故意把他套进去并非一无所觉,怎么看起来不是生气的样子?

这番话算是心灵鸡汤,显然是打算要自己为他冲锋陷阵。

果不其然,只见李二陛下啧啧嘴“你啊,以后无论做人做事,切记一点,不要鲁莽,要三思而后行。”

“哪怕算计别人,也要将这份算计摆在明处,让别人就算输,也输得心服口服!”

“整日里偷鸡摸狗盘算着算计,长此以往,人也就心胸狭隘,阴险小气,这如何成得大事?”

“好了,坐下吧,先喝杯茶,朕有事要说。”

站在一旁的老太监王焕贵赶紧在案几一边添了一张椅子,同时为杨帆续上了一杯茶。

杨帆憋了憋嘴,心里暗哼一声,早不给坐晚不给坐,要说正事才如此对自己展示信任和礼遇,不觉得晚了吗?

真把自己当小孩哄了,打个巴掌给个甜枣,是不是还要让自己来个谢主隆恩?

不过,杨帆刚才干嚎了大半天,又听了李二陛下这么一番心灵鸡汤,确实有些口渴。

于是一屁股坐下,咕噜咕噜几下直接干掉一杯茶水,自己又自个续上。

对于杨帆这般随性的行为,李二并没喝斥,反而等到杨帆牛饮了几杯以后才开口问道

“是不是对朕把你推到前台去主持科举改革有些不忿,对朕没有履行承诺而心有怨言?”

若放在以前,杨帆当然会直楞楞说是。

但经过李君羡的提点,知道事情已成定局,便没有了胡闹的心思。

心里虽然还是有些憋屈,但还是坦然的说道“科举改革是由微臣提出来的,陛下让主持乃是对微臣的信任,是对微臣的栽培。”

“至于领左卫军之诺,微臣年少散漫,确实不适合在军中发展。”

李二陛下微微一愣,似乎很是意外于杨帆这般谦逊低调。

按常理,这货不是应该不依不饶、争功讨赏么?

难道这小子已经被自己刚才的一顿心灵鸡汤所折服。

若是如此好弄,这混球也不会那么气人了。

怔怔的看了杨帆好一会儿,觉得有些不对劲。

这小子看上去也实在太平静了,完全不像他的风格。

沉吟半晌,李二陛下问道“对于朕不允你代领左领军,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是。”杨帆并没有否认,反而一脸淡然。

李二陛下试探地问道“想来你心中定然很是不忿吧?”

说着,时刻留意着杨帆的神情,怎么总觉得这小子表现得有点与往常不同。

“微臣不敢。”杨帆并未显露出一丝半点的不满神色。

整个人平静得就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情,与他无关。

正当李二陛下觉得奇怪之时,又听杨帆继续说道“君为臣纲,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只是陛下区区一个承诺,陛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您实在太多心了。”

闻听这话,李二陛下差点被咽死,还以为这小子转性了呢?

原来心里还是有火气重得很,看样子火气还不小。

连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都搬出来了,得委屈到什么地步啊?

李二陛下确实郁闷。

谁叫你去死了?

只不过是想让你把心思全放在科举改革上面罢了。

更何况,虽然朕失言,但也会给你小子补偿,哪来那么多怨念。

没好气的瞪了杨帆一眼,李二陛下恶狠狠说道:“不让你代领左卫军,是朕反复斟酌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朕当然知道是我失言再先,但如今你主持科举改革,此乃国之基石,不准半点出错和失误,你必须全身心的投入。”

“要知道,虽然表面看起来波澜不惊,其实内里阻力重重,若让你分心”

话未说完,杨帆便站起身来,有些无礼的打断李二陛下的话,躬身道:“陛下乃是一国之君,何须向臣下解释这些?”

“对于陛下的决定,微臣都会绝对的服从,不会有半点怨言。”

“只是此次微臣被刺杀,伤势还未痊愈,兼之被段瓒上门挑衅,让微臣伤上加伤。”

“微臣感觉身体亏空的厉害,得要好生静养,所以微恳请陛下,允准微臣辞去所有官职,待身体痊愈以后再为陛下尽忠,为朝廷尽力。”

李二陛下直接傻眼了!

这完全不是杨帆的行事风格啊!

脑中一转,顿时知道这小子是玩一套以退为进的手法。

哼,跟朕玩这一套?

这都是朕早些年玩剩下的,还在老子面前搬门弄斧,简直是找死。

说实话,一开始李二陛下心里还是有些恼火的。

毕竟他是皇帝呀。

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轮得到你一个毛小子反对?

即使你小子心怀不满,也只能忍着,如今直接撂挑子,这算什么事儿?

是在表达对于朕的不满么?

即使不爽,可是这股火李二陛下还真就发不出来。

毕竟,这是自己违约在先,也无怪这个胆大包天的臭小子有怨言。

李二陛下这人的行事风格确实很霸道。

对于不听话的臣子,对于反抗的人,向来决不容情,该出手就出手。

但是李二陛下下又是一个很讲原则的人,因为他这人很讲理。

自己出尔反尔,对于杨帆来说,确实很不公平,所以李二陛下做不出谁不听话就收拾谁的态度。

而且他也知道,杨帆这小子的倔脾气,简直就是一头牛,如果倔脾气上头,才不管你是不是皇帝。

说不得这小子真就撂挑子回家,啥都不干了!

如此一来,满朝文武岂不是都得传言朕言而无信,故意苛待功勋?

这对于极度珍惜名声的李二陛下来说,这个后果他是绝对不愿意承担的。

发怒也不是,安抚也不是,毕竟这事已经跟几个朝中重臣通气了。

一时间,李二陛下罕见的为难了!

瞪着眼前正悠闲的喝着茶水的杨帆,觉得那张脸真是实在太可恶。

真恨不得一脚将这混蛋踹飞以消心头之气。

不过,敢与自己这么说话的,满朝文武也只有这小子了,还真觉得有些新奇!

于是,李二陛下长长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不让你代领左卫军之事,朕已然做出决定,并知会了几个朝中重臣,已不可更改,自己说说该怎么补偿你?”

这话等于在说,小子,君无戏言,我话已经传出去了,不可更改,有什么其他条件尽管提,提完后给我老老实实去做事。

杨帆心头一喜,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是古之不变的道理。

咱既不忍气吞声的认命,也不大吵大闹的反抗,来一招以退为进,简单而实用,只要适当的显示出自己的不满就行。

你看,这不有好处拿了吗?

有便宜不占,简直天打雷劈。

虽然心头得意,面上却丝毫不敢显露:“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陛下给什么都是微臣的荣幸。”

李二陛下微眯着眼睛,忍着心中的怒意,似笑非笑的说道:“说的可是真话?”

呃?

当然不是!

杨帆烂烂一笑,觉得跟李二陛下这种老狐狸,还是不要耍太多的手段。

稍微卖点惨,李二陛下觉得无所谓,毕竟自己是受害者。

可若是真惹恼了这位皇帝,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

这家伙翻起脸来,那可是六亲不认的。

于是整理了一下思绪,肃然的说道:“陛下,此次科举考试进行了诸多的改革,已经触及到世家权贵的利益,必然会受到他们的阻拦。”

“微臣底蕴浅薄,这些人就会毫无顾忌,此次段瓒敢上门挑衅显然就有从中作梗的嫌疑。”

“随着科举考试越来越近,这种事定然不少,为了能够保证此次科举准备工作以及科举考试的顺利进行,微臣斗胆恳请陛下从左卫军中划拔一个大营让苏定方、王孝杰率领,以便配合微臣开展工作。”

李二陛下微微一怔“王孝杰是谁?”

苏定方是卫国公李靖的弟子,记得杨帆在奏折中说过,苏定方在平定吐蕃过程中可是出了不少力。

让这样一位有战功的人担任一个大营的将领,倒也能服众。

但那个王孝杰是什么鬼?

即使是作为左卫军一个大营的副将,那也是五品大员,岂能让一介白身担任?

杨帆毫无畏惧,坦然的解释道“这个王存杰本是微臣护卫统领,在吐蕃一战中,是他带领一众护卫把吴王殿下从万军之中救出来,并斩杀了禄东赞父子。”

“能够如此快解决吐蕃余孽,此人功不可没,依微臣看来,王孝杰颇有军事才能,更适合在军中发展,所以斗胆请陛下给他一个抱效朝廷的机会。”

“哦,此事朕倒是听恪儿说过,没想到一个护卫居然有如此之能。”听完后,李二陛下一副了然之色,大手一挥“既然如此,朕准了,你把此人的军功如实上报,政事堂议后,会尽快宣旨。”

杨帆顿时大喜,赶紧起立“谢陛下恩典!”

见杨帆这种势利的样子,李二直接气笑了,眼睛一瞪,诧道“这下你小子满意了?”

杨帆呵呵一笑,并没有反驳。

如果再去顶扛,岂不是太头铁了!

李二气呼呼的呷了一口茶水,问道“正事谈完了,那你说娶高阳公主之事怎么办?”

杨帆直接楞住了。

前世今生加起来几十年,还真没有正儿八经的结过婚。

古代的婚礼繁杂无比,更何况是迎娶一名公主。

“父皇,高阳来看您了!”

正当杨帆支支吾吾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黄鹏似的声音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