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团宠文女主16(1 / 1)沐宸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蒋楚笙陪着干娘钱氏吃了一顿饭,还住了一晚上,到了第二天早起,才带着钱氏给她买的东西回家。

结果进了家门却发现,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整个院子只听得到后院叽叽喳喳的鸡鸣,没有一点人声。

蒋楚笙奇怪的进了屋子,发现厨房里也是冷锅冷灶的,没有一点做过饭的迹象,这是连早饭都没吃,这人都干什么去了?

蒋楚笙好奇的想着,推开了自己的屋门,结果直接对上了一二三四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吓的蒋楚笙差点没跳出去。

屋子里面,以她娘沈氏为中心,所有人都在她的屋子里了,有坐床上的有坐地上的,特点是所有人都顶着个大黑眼圈,明显都是一宿没睡。

蒋楚笙探头看了看,这挤的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站在门口问道:“你们都挤在我屋子里,这是干什么呢?”

蒋晓莲眼神幽怨的看着蒋楚笙:“还不是小姑姑你了,昨天告诉奶奶人参的事,然后奶奶告诉了我们,大家都激动过头了,就都睡不着了。”

“所以你们就一起在这里熬了一晚上。”

蒋楚笙的眼神落在沈氏怀里的背篓上,指了指,不可思议的问道:“娘你不会抱着这玩意抱了一晚上吧?你胳膊不酸吗?”

沈氏本来只顾着紧张了,抱了一晚上背篓也没什么感觉,现在被蒋楚笙这么一提醒,顿时觉得自己双臂酸痛起来。

忍着胳膊疼把背篓小心点放到床上,沈氏忍不住白了蒋楚笙一眼:“你告诉我里面有一颗价值几百两的人参,不抱着我能安心吗。

就你这心大的,一走就是一晚上,也不知道个着急,我这不是怕人参出事,就叫上大家一起守着了。”

蒋大龙没忍住打了个哈欠:“小妹,你是真安心啊,这么大个事你也放得下心。”

“有什么好不安心的,那人参又不会长腿跑了。”

蒋楚笙完全不在意的道,挤过人堆走到被沈氏放在床上的背篓面前,发现这背篓里的药材一动没动。

蒋楚笙放下手中从干娘钱氏哪里拿来的包裹,伸手在背篓里翻找了一圈,把药材下面压着的红布包拿出来。

打开红布包,里面是一只品相完好的人参。

看着这颗人参,蒋家所有人的呼吸都忍不住急促了一下,激动的。

蒋楚笙以往不是没采过人参,所以他们都认识人参,但品相这么好,这么大的人参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沈氏第一个反应过来,急忙把蒋楚笙手上的人参用红布又包了起来,紧张的道:“咱们赶紧把这人参给卖了吧,这放在手里我心里老不踏实。”

蒋楚笙收回人参,道:“卖了人参之后呢?娘,两位哥哥嫂嫂,你们有没有想过卖人参的钱要怎么花?”

屋子里面的人互相看了一圈,他们光顾着紧张兴奋了,还真没想过发了一笔大财要怎么办。

蒋大龙道:“要不,卖了钱把房子重新盖一盖,剩下的买地,不过要分一半到小妹的名下。”

蒋二虎也道:“应该的,这次发的财都是靠小妹,我们当哥哥的占便宜不能没够。

以后小妹采药赚的钱也不用交公中了,以前日子不好过才要靠小妹补贴,这次之后我们日子都好过了,就不能继续让小妹补贴了。”

蒋大龙和蒋二虎的提议得到了庄氏,肖氏和几个小辈的赞成。

沈氏满意的看着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们,心中高兴,都是好孩子,懂得感恩,不会贪得无厌。

蒋楚笙点头,也很满意家中人对她这不是完全压榨的心态,谁也不愿意花钱养出一群白眼狼出来。

不过蒋楚笙却并不赞同蒋大龙的观点,道:“这些银子,我不准备用来盖房子买地,我建议我们用这些银子去城里定居。”

“去城里定居,这,会不会太费钱了?城里生活不容易,处处都要钱的,咱们又没有什么谋生手段,去了岂不是坐吃山空。”

沈氏有些迟疑,她一辈子都生活在村子里,突然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就算那是村里人人羡慕的城里,她的第一反应也是抗拒。

蒋家其他人也是一样,说起去城里生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各种困难担忧。

倒是小辈里的蒋晓莲和蒋楠很是心动,只是作为小辈,俩人也插不上话,就眼巴巴的看着蒋楚笙,指着小姑姑说服爹娘和奶奶。

蒋楚笙知道家里人的担忧,也不计较他们太胆小,而是继续分析去城里的好处。

“谁说咱们去了城里没有办法谋生的,我们完全可以在县城里开个杂货铺。

我打听过县城的房价,一个铺子最好的五十两,最便宜的十多两银子。

咱们按照最好的铺子买,算上五十两银子,一个比较好的大院子,能住下我们一家人的,大概要一百两银子左右。

开好了铺子,进货的本钱再算上一百两,加在一起也就是二百五十两左右。

按照我的估算,卖人参剩下的钱加上咱们自家的存款,差不多能有三百两,如果人参的价格高,说不定能剩下四五百两银子。

有了这些银子压箱底,加上开的铺子还能赚钱,咱们在县城站住脚肯定是不成问题。

最重要的是,城里有书院,咱们住在城里,就可以把家里几个孩子送去读书。

虽然几个侄子年纪大了些,读书有点晚,咱们不奢求功名,能识字去做个账房掌柜的,那工钱可与种地不可同日而语。

晓莲虽然是女孩,但也可以请个女先生,不说琴棋书画,读书识字总是好的,自身强了,日后也能嫁个好人家。

几个侄子日后成亲生了孩子,也能就近从小去读书培养,无论是谁,只要能考取了功名,咱们蒋家就算是改换门庭了。”

蒋楚笙庆幸这个世界虽然也是士农工商商在最末,但商人的子女也可以去考取功名,只是一旦做官,父母妻儿就不可以从商了。

没有人不希望能够改换门庭的,蒋楚笙说别的还罢了,一说这个,不但沈氏,蒋家所有人都心动了。

最后还是沈氏这个大家长拍板:“就去县城了,大龙,二虎,你们两个先陪着笙儿去城里卖人参,顺便看看铺子和能搬家的院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