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系统,打开升级面板。”
黄鹏在脑海里呼出面板。
现有名声:1326/2000
现赚进利润:68.5/50万美元
“看来还有名声,我的小说风头过了吗?名声上涨居然暂停了。”
“不过名声这回事,这个好办。”
系统:“嗯,请宿主再接再厉,马上就可以升级了。”
黄鹏:“系统,你能不能切换一下声音,我想听御姐音。”
系统:“……”
“声音切换中……”
“声音切换完毕!”
系统(御姐):“黄鹏,都这个时候了怎么可以偷懒呢,赶紧提升名气呀!”
黄鹏:
“不错,我喜欢。”
“等……等一下!”
系统(御姐):“怎么回事了,别大惊小叫的,像没见过世面一样。”
黄鹏道:
“这个利润65万……潘兴先期支付的5万只手表,每只利润3块美元。合计15万美元。”
“加上大陆石油公司支付的先期头款50万,共65万。”
“还有哈珀柯林斯支付的3.5万版权费,不过已经被花掉了,是这么多吗?”
系统(御姐):“是这样的。”
黄鹏道:
“怎么可能这么少,我挖的石油,按那个油储量,起码值1200万。”
“大陆石油公司的100万占股7%,这公司起码值1429万,我的资产应该不会这么少吧。”
系统(御姐)道:
“听我说,首先,我们的升级条件是赚进利润50万,而不是你的资产达到50万美元。”
“其次,我们计算的利润是以当下一定时期内能拿到手的、或能在短期内折现、变现成钱的利润,采油是长时间工作,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变现到手。”
黄鹏:“好吧,你说的算喽。”
系统(御姐):
“这里头的确有一套挺复杂的算法,我就不解释给你听了,你这榆木脑袋恐怕得想个三天三夜才能明白!”
“赶紧提高你的名声,升级往上吧。”
“交流到这里为止,关闭链接。”
黄鹏:“提升名声这种事,对我而言到不困难。”
系统(御姐):“哦,对了!”
黄鹏:“妈耶,你不是关闭了吗,怎么突然跑出来吓人,会被你吓傻的好吗?!”
系统(御姐):
“你的签到地点在旧金山,你家里的房间,就算你在这儿满足升级条件,还不能升级哦。”
“任务传达完毕,关闭本系统链接。”
黄鹏:“……”
黄鹏在拒绝标准石油派来的人以后,当天消息就传到了洛克菲勒那儿。
纽约,米国无线电公司大厦。
洛克菲勒办公室。
老洛克菲勒(威廉·洛克菲勒)缓缓放下手中的咖啡,道:
“这个黄鹏,真是胆大包天呢,以为拥有一座石油产地,就真的是暴发户了。”
小洛克菲勒(小约翰·D·洛克菲勒):
“父亲,据说咱们派去的谈判员,被扫地出门。”
“而且,他还把那座油矿卖给了大陆石油公司,老摩根旗下的企业。”
老洛克菲勒道:
“真当我退休了以后,就不管事情了吗,必须给他点颜色瞧瞧。”
助手弗雷德里克·盖茨道:
“听说那小子在芝加哥开了间新工厂,而我们在那边有些人……”
老洛克菲勒立刻理解他的意思,道:
“可以,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弗雷德里克。”
另一边。
纽交所对面,摩根商行。
JP摩根(老摩根)把玩着手中的手表,它来自芝加哥的黄-奥布里制表厂,是一位升任大师的制表师傅的杰作。
手表上镶嵌的钻石,在黑夜中会发出绿黄色的荧光,美轮美奂。
戴上这只表,老摩根便想把自己的怀表扔了。
这种手工制作的手表,其技艺比机械批量生产的手表还要高出几分。
老摩根道:
“这小子真是太有意思了,居然敢拒绝老洛克菲勒的出价。”
哈里·戴维森,摩根财团的合伙人之一,道:
“他最近在纽约的文学界,听说还掀起过热浪,出版了一本热门的小说。”
“据说新式手表,正是他发明出来的。”
老摩根道:
“油矿的生意选择和我们合作,就这点来看他不傻。”
“不错,我看是值得拉拢的角色。”
说完,他叫来了秘书,给黄鹏发送了一张邀请函。
“黄鹏先生:
您的表我收到了,它可以算得上是巧夺天工。
如果你有空,欢迎来纽约散散心,我很愿意和你聊聊天。
祝:事业顺利。
JP摩根。”
黄鹏收到信后,回复:“以后会有机会的”。
当下的重点,不在于去哪里散心。
除了和大陆石油公司的交接以外,他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黄鹏打电话给《纽约时报》的老板阿道夫。
阿道夫听到是黄鹏的声音,态度马上恭敬了几分:
“老哥,是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黄鹏道:“阿道夫先生,《纽时》在埃文斯顿市有没有驻站记者。”
阿道夫道:“当然,全国每个大地区都有咱们的记者,以便报导最新鲜的资讯。”
黄鹏道:“我需要《纽时》的记者帮我办一件事情。”
阿道夫道:“什么事情,您请说,能帮的上忙的我都会帮。”
黄鹏不仅是《纽时》的顶梁柱,还是股东,在报社的身份地位现在不一样了。
黄鹏道:“对大家都有好处的,来报道报道我挖石油这件事情。”
同样的电话,黄鹏分别打给不同的媒体。
……
第二日,不仅《纽约时报》,其余报社和杂志纷纷报道了埃文斯顿市的传说。
《纽约新闻》:制表少年又出奇迹,埃文斯顿市发现油矿!
《世界报》:黄鹏:魔戒不算什么,挖石油才是正事。
《亚特兰大宪法报》:不会挖石油的作家不是好的手表设计者。
《华盛顿邮报》:来自华夏少年的又一次奇迹!
《时尚杂志》:今年可以命名为“黄鹏年”!
就这样,黄鹏在埃文斯顿市挖油的事情,通过媒体大肆在社会上传播了。
《纽约时报》怕老板还不够出名,居然写上了这样的题目:敢于拒绝洛克菲勒的少年老板!
瞬时间,黄鹏的名号再次在全国引发大面积的讨论。
“天啊,没想到,《魔戒》的作者居然跑去挖矿了。”
“听说他才12岁,要是我的儿子也像他那般就好了。”
“他可真是个了不得的奇才,要不是我年纪太大我还真想嫁给他。”
“那可不行,黄鹏哥哥是我的。”
“是我的!”
“天啊,我觉得他以后的成就不会比洛克菲勒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