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3章大殿争锋.上(1 / 1)酒来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存极背着手转着身,用目光扫视了一圈大殿内的群臣,他每触及到一个人,那人便会不由自主的向后退一一步。

等了几分钟见没人说话,双手一摊说道:“怎么了?你们不是欲将我除之而后快吗?我现在人就在这里,来吧!”

大殿内群臣,顿时体会到了,什么叫敢怒不敢言。

看着大殿内那个,看似平和,又无比嚣张的年轻人,心里一阵唏嘘不已。

几百年了,老朱这是又出了一个妖孽,白手起家,撑天下之势,从他身上可以看得出,大明王朝气数未尽。

可惜了的是他对士人下手过于凶残,和天下文人不是一条心。尤其是对东林党的成见颇深,数次放出话来,欲将东林党除之而后快。

正当那些大臣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个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头,走了出来拱手说道:“秦王千岁,老臣,礼部侍郎,夏博渊,有话要说。”

朱存极也拱了一下手,说道:“别客气,尽管说,大胆的说!实际我这个人是脾气很好,外面传言说我暴虐不仁,实际都是胡扯,说,尽管说。”

夏博渊挺直腰板说道:“是什么原因,让王爷大肆屠杀天下仕人。”

朱存极不解的说道:“大肆屠杀天下仕人,这话是从何讲起?”

夏博渊愤怒的质问道:“死在你手里的士人,多达数百人,间接被牵连的人数,以达两千余人,难道这不是屠杀吗?敢做你不敢认吗?”

朱存极点头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杀的那些人,也就是你嘴里的仕人,他们都是该死之人。

在我眼里,他们是罪犯,十恶不赦的罪犯,既然犯了错,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该杀头的,绝对不能饶恕。”

夏博渊眼中充满了血丝,说道:“太祖皇帝圣谕,建国时效仿大宋,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

除非犯有造反,叛国之罪,否则不与刑具加身。你身为太祖子孙,肆意妄为屠杀仕人,有违祖训,大逆不道。”

朱存极摇了摇头说道:“时间已经过去200多年了,老祖宗那一套啊,行不通了。

当时候太祖之所以设立这个规矩,原因有很多,出于很多方面的考虑。

那时蒙元初灭,历经了近百年的动荡,国家急需修生养息,并且需要凝聚人心。

那时的读书人很少,绝大多数出自于世家大阀,由于诸多的原因,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局面,所以才作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决定。

但是这个决定很快就出现了弊端,就是造成了大面积的贪污腐败,让所有考取了功名的读书人,也就是你所说的仕人,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犹如神仙一般,俯瞰世间的百姓,世间的万物,造成了心理极度膨胀。

尤其加在你们身上的种种特权,让你们觉得,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

仿佛这个世界只有你们这些仕人配做人,而天下亿万百姓,在你们眼里只是随时可以宰杀的走狗。”

夏博渊怒道:“没有仕人你如何治理天下,你把所有读书人都杀了,难道要那些不懂文字的农夫,来管理国家吗?”

朱存极伸出一颗手指在他面前晃了晃,说道:“你所说的话有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是,我从来没有说过,要杀光天下读书人,更没有说过要杀掉所有的仕人。

我杀,只该杀的人,在我管理的晋省,实行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包括这里包括所有的读书人。

但是唯独有一种人例外,就是官府里的行政人员!

也就是你们嘴上说的考取了功名,走上仕途之路的人,仕人。

我对他们的要求是,一旦违法犯错,不但不能赦免,而且是罪加一等。

我这个人从来不会强迫人,他们在上任之前,都会收到一个信函上面所写的就是我要推行的政策,以及犯法之后的严重后果。

他们必须能够熟读背诵,各项法律条文以及规定,觉得自己能做到,可以遵守现行的制度你就可以亲自上任。

如果你觉得你不行,你可以选择放弃,我们绝对不会为难你。

当然一开始,你觉得你可以没问题,可以当这个官,但是等你当过一段时间后,你觉得,你无法胜任,也可以提交辞呈,我们同样可以酌情批准。

我所谓的酌情,是你工作环境而定,如果你的工作要是能够触及到一些核心机密,那对不起,你会在一定时间内受到监管,如果就是普通工作,你可以马上走人,不会有任何人为难你。

你语言中的第二个错误,没有考过功名的仕人,又或者是读书人,我们的政府就无法运行,这是你最大的一个误区。

在晋省归附的初期,我手下的文官武将也就那么几个,真正有本事的大闲,无非是陈子龙,周书仁,卢清来而已。

后来的机缘巧合下,又得到了王在晋先生的鼎力支持,能得到先生的信任与帮助,这是我朱存极运气,这就不多说了。

凭借着几个人想治理一个偌大的晋省,不但不够,而且是远远不够,就是让这几个人一天12小时不睡觉,也无法做到。

于是我们在一起做了一个决定,大胆的任用微末小吏,授予他们重任。

这些小吏九成以上的人,别说舞文弄墨了,连打字都不会写几个,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就已经很不错了。

一开始我们也有所担心,但是最终的结果让我们大喜过望,他们爆发出的能量,让那些从政多年的官员惊叹不已。

就拿我们新成立的治安总署,署长德三来说,他最初只是个小旗,手底下管的不到二十人。

至于文化方面,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而这个名字,还是他用了一壶酒,求一个账房先生交给他写的。

咱们不说他取得了多大的成绩,对全省的治安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单说他现在的文化。

他只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四书五经,不但背得滚瓜烂熟,而且全部能够默写下来,并且一字不差。

这还不是最好的,让我感觉最满意的地方,就是他不忘本心,并没有沾染那些酸腐气息,仍旧坚持根本,守住内心的原则。

像这种故事在我们那里比比皆是,他们的行政效率,与坚守道德的底线,远远超过你们这些官员。

我所说这一切的目的,就是想告诉你们这些人一个事实,不要以为自己多么重要,多么不可或缺。

离开了你们,一样会日月交替,四季分明,百姓一样会过自己的生活。

而且会更好,不会比现在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