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州,是晋朝时期的陕西省的白城子村的古地名,是西夏政权的发祥地之一。
治下有归真郡、银州,北面是绥州,属弘化郡辖,地形为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南部丘陵沟壑区。
所以高顺选择这个地方打第一战,就是看中了那片风沙滩,一旦突厥发动进攻,周军想要支援,就必须绕开风沙滩。
自古以来行军打仗,讲究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而战争多发生在秋季,大概是因为秋收过后粮食充足。
两万大军在归真郡三十里外停下,远处就是归真郡城池,那里的守将是宇文盛。
宇文盛,本姓破野头,字保兴,上郡沃野镇人,匈奴族,北魏、西魏、北周名将。
宇文盛骁勇善战,跟随宇文泰,平定侯莫陈悦叛乱,受封渔阳县子。
西魏建立后,随从宇文泰多次击败东魏,拜冯翊太守,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盐州刺史。
北周建立后,揭发楚国公赵贵谋反,授大将军、泾州都督,册封忠城郡公。
平定洮阳、洪和二城,拜柱国、延州总管,迁大宗伯。跟从齐国公宇文宪东征北齐,授太子少师。
从周武帝东征北齐,把守汾水关,周宣帝即位,拜上柱国。
天和五年,宇文盛入朝任大宗伯。
六年,与柱国王杰随从齐国公宇文宪东征北齐。
当时汾州被齐军包围日久,宇文宪派遣宇文盛运粮到汾州。宇文盛于是赶赴姚襄城,接受宇文宪的节度。
齐国将领段韶率大军来到,宇文盛力战击退段韶,然后修筑大宁城返回。
段韶作为和斛律光齐名的大将,是齐国少有的名将,只可惜去世的太早,否则高顺也不必如此纠结。
面对这位强大的对手,独孤永业当然亲自出手,高顺也跟随过来,奈何突厥那边始终没有消息。
大帐之中,独孤永业说着他的计划。
“归真郡城墙高大,上有重兵把守,我军若是强攻,恐怕会损失惨重,所以最好把城里的敌人引出来,然后一举歼灭!”
高顺颔首道:“突厥那边还没有消息,八成是在等我们先动手,然后他们好浑水摸鱼。
虽然他们答应了我们,却也有出尔反尔的可能,而我们一旦出手,不分出个胜负就无法收手。”
事实上高顺这次出兵,朝中有很多人都不看好,好不容易消停几年,又成功打退了两国,接下来应该保持实力。
甚至有人对高顺道:“国虽大,好战必亡,太子殿下居功至伟,可冒然挑起战端,必然会引起两国联动。”
有人担心陈国落井下石,再次联合周国进攻齐国,可高顺却笑道:“有斛将军在,南境可无忧矣。”
这句话是夸奖,却也是提醒,他把南境交给斛律光,对他十分信任,希望他不要让自己失望。
而高顺这次出兵,也并不是心血来潮,之前他就想重用独孤永业,可没有代替的人选,只能让他镇守河南。
如此人才不用实在可惜,所以这就是这一战的第一点契机。
第二,高顺派卢思道游说突厥,为的就是给齐国增加一丝胜算,哪怕突厥只是做做样子,也会让周国感觉到不安。
第三,他翻阅史料,知道这一年宇文邕打算北伐,现在历史已经改变,太建北伐没有发生,齐国可不是历史上那个齐国。
陈顼被斛律光打的畏首畏尾,所以高顺并不担心,想借助这次战争打出优势,把西面边境都交给独孤永业。
但是这家伙历史上有前科,在走投无路时曾经向周国投降,虽然不是他的责任,但高顺可不想让他有这条退路。
如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双方的仇恨值,独孤永业功劳越大,他杀的周军就越多,高顺不会吝惜赏赐,要他绝对忠诚!
第四,还有一点不确定的因素,那就是历史上宇文邕这年出征,然后就生病了,这为他的英年早逝埋下伏笔。
这时候出行困难,西北地区气候还很恶劣,高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现在的医疗条件下,一个感冒就可能要了他的命。
所以在算计宇文邕的同时,高顺自己也在冒险,哪怕在忙他也不忘锻炼身体,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所以这次出征,也是为了把宇文邕引出来,然后让他生病,这才有后面的事儿。
否则宇文邕一直活蹦乱跳的,连杨坚都拿他没办法,等陈国缓过劲来,齐国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出于这些考虑,高顺劝说高长恭同意出兵,他只讲了前三点,天时地利人和就都有了,高长恭也就同意了。
胡天八月即飞雪,更何况在这九月,夜里的温度已经很低了,这两年从突厥弄来的皮毛立了大功。
将士们住在温暖的大帐中,炭盆里烧的是黑色的石头,是高顺从契丹弄来的煤。
大帐的气密性不是很好,所以也不用担心煤气中毒,炭盆上夹着铁锅,里面炖着突厥弄来的的羊肉,整个大营都飘着肉香。
如果佗钵可汗看到这一幕,一定会后悔,他当初同意和齐国通商,没想到他们嫌弃的羊,在齐国都是好东西。
齐国的商人很精明,一斤茶叶就能换两头羊,一个劣质的铁锅可以换十头,瓷器等精美的物件更多,就是欺负他们不懂市场。
大将的牛羊马匹进入齐国,全被朝廷收购,价格仅仅多了三成,当然这只针对军事物资。
草原上其他的特产,朝廷并不干涉,只需要缴税即可,再加上大头在朝廷那里,所以也没人觉得不妥。
所以就出现了眼前这一幕,将士们吃饱穿暖,战意十足,以往大帐就害怕冬天,现在却毫不担心。
高顺喝了口肉汤,除了咸没其他味道,肉也不是鲜肉,而是风干的干肉。
所以高顺对羊肉没有兴趣,将士们却吃的津津有味,如此优厚的待遇平生第一次遇到,若是打不赢周军,那就太对不起高顺了。
“在等一天,如果没有消息,我们就去叫阵!”
独孤永业此时正在啃一块羊肉干,闻言点头:“我军兵精粮足,士气可用,只要周军敢出来,定让他有来无回!”
高顺闻言露出微笑,拱手道:“如此就拜托将军了!”
独孤永业连忙说不敢,吧唧一下嘴里的肉干道:“殿下这肉干,好像和之前的不一样。”
高顺也拿起一块咬了一口道:“确实不一样,这是天然居制作的,加了很多香料。
但大批制作无法实现,只给将领们发了些,将军如果喜欢,回头我让人多送来一些。”
独孤永业笑道:“如此就多谢殿下了,这玩意下酒最好,等打完了仗,我要好好喝一顿。”
“呵呵,等我军大胜,我亲自为将军摆酒庆功!”
二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大多都是独孤永业说,高顺在听,有不懂的他就问,觉得懂了就点头,很少提出意见。
这种被信任的感觉让独孤永业很受用,他镇守边关多年,风言风语听了不少,要不是无人可以代替,朝廷早就把他换了。
他这种做法,说好听就无可替代,不好听的就是拥兵自重,他儿子独孤须达在京为官,实际上就是人质。
而高顺这次来,还把独孤须达带来了,让父子二人见面,独孤永业很是感激。
事实上高顺带的一万禁军,是作为预备役准备的,他们的职责有三。
第一,保护高顺,高顺毕竟是太子,平日里有一千护卫足够,可在战场上,动辄几万大军,一千人就不够看了。
第二,作为支援部队,大军兵分两路,可具体作战有可能不知两路,如果那边有情况,高顺也可以去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