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大败,败的莫名其妙。
爆炸的响声,也惊动了邺城的守军。
陈顼在皇宫也隐约听见响动,他的心里开始不安,那芳若雷霆的声音,难道预示着天罚!
淳于量带着败军撤退,结果被挡在北门外,无奈只能向西撤退,斛律光也不追,而是趁机进攻城门。
斛律光记得,跟随卢思道的官员讲过,震天雷不仅仅可以炸人,还可以炸城墙。
于是斛律光也不去追淳于量,而是进攻建康北门,炸药包在空中画出一道道弧线,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报——中将军大败,齐军已兵临城下,正在攻城!”
“什么!”
陈顼心中一惊,没想到淳于量败的这么快,之前不是旗鼓相当,斛律光也没办法。
为何突然间就形势逆转,没有了淳于量的军队,齐军就可以攻城了,真正的兵临城下!
“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之前的雷声!”
陈顼赶紧派人打探,淳于量此时向西跑,却不敢直接去西门,因为那里也有齐国的军队,此时西门的守军和他们一个待遇。
驻扎在城外的陈军一退,建康的外围防线消失,大臣们这次真坐不住了。
之前他们还心存侥幸,主要是城外还有驻军,如果发生什么意外,他们还来得及跑。
可现在驻军突然就没了,齐军围住建康,若是齐军直接攻城,那他们岂不是很危险?
“陛下,还是移驾吧,为了大陈,请陛下移驾杭州!”
“请陛下移驾!”
大臣们纷纷请命,竟然没有一个说抵抗的,陈顼面色阴沉,他算是看出来了。
那些大臣口口声声说为了国家,实际上还不是贪生怕死,建康还有八万守军,这些人竟然要不战而退!
“朕可以走,那这满城的百姓怎么办,陈国的基业怎么办,没有了皇城,朕还算是皇帝么!”
见陈顼发火,没有人敢开口,其中有些大臣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甚至有的已经想到了投降。
先是高长恭神兵天降,紧接着斛律光围困建康,高长恭四方捣乱,斛律光步步紧逼。
二人配合的十分默契,现在不但建康人心惶惶,各地州郡也是人人自危,生怕高长恭打到家门口。
而高顺坐镇邺城,把粮草源源不断的从水陆运到前线,调动能调的资源,他要陈周国内乱的时候,一举灭了陈国!
朝堂之上,高顺听着各部的汇报,赵彦深说:“殿下,如今南征已近半年,国库里的粮食已经不多了!”
朝廷一打仗,最痛苦的就是赵彦深了,同时压力最大的也是他,他需要从各地调度粮草送往前线。
“赵尚书莫慌,孤已经派人去高句丽买粮了,接下来会有一批粮食送到前线,足够军队吃三个月!”
赵彦深松了口气,有三个月的缓冲,他可以缓解一下,其实齐国不是没有粮食,而是没有时间筹集粮食。
“殿下,工部已经征集了三百工匠,不分昼夜打造兵器、铠甲,只是库里的矿石不多了。”
高孝珩是工部尚书,这两年也挺忙,忙着制造兵器铠甲,作为宗室子弟,他一直很尽职尽责,就连爱好的事都很少做了。
“皇叔所说之事,我也知晓了,开采铁矿费时费力,运输也极为不易,不必急于一时,目前的铠甲兵器还算够用。”
有了綦毋怀文的后人,高顺决定改良齐国的兵器,所以之前的作坊就要停了,打造好的武器暂时还够用,等綦毋怀文的后人定好样式再说。
高孝珩回到自己的位置,高顺看了看其他人,见没有人再奏事,就宣布议事结束。
高长恭走的几个月,国事加战事,非常的操心,他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皇帝要当昏君,也明白高长恭为何不愿意当皇帝了。
回到尚书台,高顺疲倦地坐下,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他就一阵头大,心里佩服那些开国皇帝,尤其是那几位明君,比如朱元璋。
回想几年前,高顺组建了六部,把原来的三省权利瓜分,并且废除了宰相的位置,这才掌控了大权。
可随着国家队的发展,事情越来越多,现在又在讨伐陈国,一旦陈国覆灭,齐国的地盘就扩大一倍。
如此一来,现有的机制可能不好运行,三省有必要重新组建,不过要换个名字,比如内阁。
内阁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基本职责都一样,那就是替皇帝分担政务,其中明朝做的最彻底。
嘉靖二十年不上朝,全靠内阁打理朝政,内阁的作用很大,就看皇帝如何掌控。
如果有内阁在,有些事情就不必皇帝躬亲,遇到无法做主的事儿,也可以投票决定,但皇帝拥有一票决定权。
除此之外,还要完善监察御史,御史言官自古有之,上可以骂昏君,下可以督百官,官职不高位置很重要。
只有把这两个机构搭建起来,皇帝才能轻松些,但有些事情还是无法避免,高顺也没什么好办法。
中央改革的同时,还要有地方改革。
现在齐国的管制,还是承袭前朝,地方官的权利模糊不清,动不动就开府仪同三司。
之前虽然更换了一些官员,但并没有改变管职,经过几年考察,也发现一些优秀的官员。
高顺打算把这些头衔都取消,明确上下级,采用省、州、郡、县、村五级划分。
如此就可以等级分明,明确责任,文官只负责民生、经济、刑法,地方的府兵负责治安。
如此一来军政分开,大权都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大将军级别的将领要在京城,战时才可以挂帅离京。
高顺理清思绪,在地图上划分省份,按照记忆中的地图,定下了一些名字。
比如辽州此时还没有固定称呼,高顺就把后世的地名搬出来,但他记住的也不多,好在史书中都有。
下午,高顺召集六部尚书,在尚书台议事,远宣布组建内阁的决定。
明朝朱元璋时期及以前的各个朝代基本上采取的是丞相制,丞相是有实权有决策权的,丞相可以开府设置属员形成自己的一套参议和执行机构。
相反内阁制是一个团体决策机构,它本身也是参议和执行机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担心相权过大而废除丞相加强君权,亲自掌管六部。
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
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殿阁大学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夏言、严嵩为首辅时,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
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简单来说,大学士可以顶着皇帝名头写奏章办事。
内阁的利弊,高顺心里也清楚,哪怕是他这一代很完美的制度,他的子孙后代也可能窜改。
况且根本没有完美制度,高顺还不能太放权,阁臣一共有四位,不能同时兼任六部尚书。
所以高顺找他们来,就是想问问他们,有没有愿意放弃尚书的位置,进入内阁。
六人面面相觑,都觉得内阁更像是幕府,不会有太大的权利,只能给皇帝出谋划策。
所以并没有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