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元年腊月十五,皇帝车队停在咸阳西的杜亭。
一路之上,受阅的一万两千军队除了三千名精于骑射的甲士之外,余下的已经带着赏赐回家了。
万余越人勇壮也在郦商的带领下,脱离大队抵达渭水之南,在那里充当劳力,为他们还在路上的女眷修建房屋。
按照秦律,户有二丁以上不分者,倍其赋。
所以新建成的越人定居点,将是一个拥有上万户的大型聚落。
考虑到那里的陵寝埋葬着扶苏的亲祖奶奶夏太后,扶苏将之命名为夏陵县。
除此之外,他还担心朝廷任命的县令,可能会在和越人的沟通上有困难,因此县令的人选就是跟随着郦商南下的一个别部司马。
而县中的其他官员,则由内史王贺从府衙中调拨。
嗯,等双人大锯做好了,正好用夏陵附近生长的杂木做实验……扶苏看着浑浊的渭水,觉得时间刚刚好,正巧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将桑苗移植过去,等到春天桑树发芽了,让人教授越女养蚕。
只是当他回过身来,看着顶盔掼甲手按环首刀立守卫他身边的蒙颖时,好心情顿时荡然无存。
据田姬说,始皇帝在时曾有意将嬴阴嫚嫁给这个小黑脸,但他们那时候年龄还小,再加上扶苏当时和蒙恬全在九原军中,所以这个想法就搁置了。
而小黑脸这两天也隐晦的表明,他和嬴阴嫚之间,似乎真的是郎有情,女有意。
只是小黑脸比嬴阴嫚大了几岁,他娘(一种亲缘关系)的,这也是个玩萝莉养成的吧!
于是扶苏觉得不爽,他斜撇一眼小黑脸说道:“蒙颖,人说好男儿志在四方。”
“所以你觉得,你是去南海郡建功立业好呢,还是去辽东郡建功立业好呢?或者说想去闽中郡?”
蒙颖一脸无奈,抱拳行礼道:“陛下,臣再次发誓,臣此生只娶云阳一人,绝不纳妾!”
呵,男人的嘴,骗人的鬼!抬头三尺未必有神明,但朕却是天之子……扶苏看了蒙颖一会,略带威胁的说道:“这可是你说的,朕记住了。”
“等到嬴阴嫚十六岁之后,朕再为你们赐婚!”
其实他本来是想说等自家妹子十八岁之后再说的,但考虑到现在的大环境,于是改成了十六岁。
蒙颖大喜过望,下跪行礼道:“臣谢陛下!”
扶苏冷冷一笑:“先别急着谢,朕是有条件的,如果你做不到,赐婚自然不算数!”
他的话音一落,不止蒙颖的脸垮了下去,就连身后马车中也传出了嬴阴嫚的咆哮声,但随即被田姬镇压了下去。
扶苏见蒙颖正巧跪在地上,于是直接说道:“任命蒙颖为期门校尉,秩比千石,领期门军,屯驻章台宫!”
“朕的条件就是,两年之后,期门军中的任何一个士兵,都将成为一个合格的骑军百将!”
蒙颖抱拳大声说道:“末将定不辱命!”
这就是扶苏为什么挑选精于骑射的良家子加入期门军的原因。
用两年的时间培养出三到五千名合格的下级军官,之后就可以很轻松的组建起一只十万人规模的骑兵军团。
扶苏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准备好足够的武器甲胄,以及战马。
前者好办,下个月将作少府就能凑齐扶苏要的工师,到时候在本就有一定冶铁基础的宜阳县开分矿,钢铁的产量应该能轻松翻倍。
而战马嘛?
扶苏看了一眼车队最后,骑在骆驼上的胡商,觉得战马的问题需要由他们解决!
汗血马和阿拉伯马倒是不急,毕竟种马的繁育工作是以十年计算的。
扶苏想要的,是随着亚历山大东征而传到了大宛的苜蓿草!
这可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单不说这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可以用来喂养马骡、牛羊等。
嗯,人也可以吃!
最重要的,这是一种耐盐碱植物,而且可以有效改良盐碱地!
比如太原郡以北的很多地方,因为年降水量的问题,土壤盐碱化,粮食产量一直不高。
而有了苜蓿之后,完全可以莜麦、苜蓿轮作,既改良了土壤,又可以发展利润比较高的畜牧业。
而且牲畜多了,粪便就多,土壤就会肥沃,亩产就会提升,然后又可以饲养更多牲畜!
就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而其他的郡县也可以这么做,利用田间地头的土地种植苜蓿,不仅可以当菜吃,也可以用来喂牛。
至于胡商带来的骆驼,其实扶苏有心将它们强行买下的,但考虑到帝国的颜面,于是作罢。
反正商人逐利,胡商们这一次在秦国获利了,下一次必然要组建规模更大的驼队。
到时候何愁搞不到骆驼!
毕竟他现在采用的战略守势,只对强大的威胁和足够的利润兴师。
骆驼的能力强在可以通过没有道路的荒漠地区,若是论及沿着修建好的道路,骆驼的运载量充其量和驴车相仿。
金城郡和关中之间有水路相通,所以并不缺少运力,扶苏想组建的驼队,是为了将来探索西域用的。
他脑海中的地图,是自驾游时的公路地图,虽然和两千多年的道路大致重合,但沿途生活的是什么国家,都有哪些风土人情,重要的是可以为大秦提供哪种原材料,以及成为哪种商品的倾销地,这些扶苏一无所知。
一瞬间,扶苏有了一种玩后世探索类游戏的乐趣。
不过这也正常,在他看来,汉武时期张骞凿空西域的壮举,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地理大发现!
而这一次,主导者是中国人。
唯一可惜的是,由海洋方向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主导者却并不是中国人。
从那以后,华夏开始慢慢落后于西方世界,最终有了百年耻辱!
只是对于现在的扶苏而言,海洋方面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
他首要解决的,是眼前这条浑浊的渭水。
传说商君说过,渭水汤汤,在秦无险,可谓天赐佳水。
但在扶苏看来,此时的渭水只可用于灌溉,却不再适合通航了。
无他,泥沙含量太高,于是就有了诗经中‘泾以渭浊,湜湜其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