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区是一部设定先行的电影。
并没有描写外星人为何而来,经历了什么,开头就用一种纪录片的形式介绍了整部电影的背景。
20年前,一个巨大的不比一座城市小的飞船降临到了南非某处城郊的上空,以一种人们不能理解的科技悬停在千米高空。
人类社会对此很紧张,但外星来客既不进攻,也跟人类社会没有任何交流,不久后,人类冒险派出飞机接近飞船,打开舱门后的画面惊呆了全副武装与防护的人类。
是一群营养不良的面貌丑陋的如同大虾一般的外星生命,它们在人类打开飞船的那一刹那,被突然照进的光线弄得惊慌失措。
外星大虾的上层似乎全部死亡,所有让人作呕的大虾如同群氓一般挤在船舱内,生存环境极为恶劣,而且显得有些漫无目的。
它们不像是来“侵略”地球的,倒更像是逃来地球的外形难民。
人类明面上出于“人道主义”,但实际上是为了研究外星大虾,尤其是他们的飞船,所以在巨大飞船下面划出了一片区域,从飞船里面迁出了还存活的百万计的外星大虾,并在下方安置收容。
这个安置外星大虾的地方叫做“第九区”。
同时这个临时的收容所就成了隔离区。
当航拍的镜头中出现了下方一片低矮的房屋,周围隔离的围墙和铁丝网,伴随着配乐的鼓点声,贾科长已经有些明悟了为什么这部电影能被选入主竞赛单元,甚至开幕影片了。
常年纵横国际各大电影节的他自然明白欧美的政治正确。
这个种族隔离贫民窟的隐喻搭配上影片内故事发生地是南非,甚至都算不上什么隐喻了,或者说对他来讲这个隐喻是一目了然的。
哪怕政治正确日新月异,但种族议题始终经久不衰,借用外星人的题材来探讨这个问题,很冒险,但肯定能给影片加分。
事实上,影片开头确实是一副科幻大片的感觉,巨大的圆形飞船从工业设计以及视觉效果来说还挺震撼人心的。
他毫无疑问会给观众建立一种心理预期。
而在人类进入飞船看到肮脏的,令人作呕的,丑陋的营养不良的一群外星大虾的时候,这个时候原本的心理预期又被迅速打破。
确实是一部相当新奇的外星人电影。
外星难民们长的像虾,当地居民也将这些外星难民称为大虾,这些大虾平时翻垃圾靠腐食厨余为生,也会跟人类做交易,换点猫粮狗粮改善一下伙食。
这些大虾在当地一住就是二十年,还经常到城市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市民们越来越不满,于是第九区不断发生暴力冲突,甚至被暴力驱逐出城镇。
还有零星的在第九区的纵火事件发生,房屋成片的被烧毁。
城市里到处都有“非人类禁止入内”,或者“仅限人类使用”等标志,公园里,商店门口,乃至路上的交通指示牌,到处都是。
人虾矛盾经过了二十年的积累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20年的时间,让人类对这帮大虾们失去了兴趣,没有救济,没有同情,没有好奇,它们成为了这个社会的累赘。
因此联合国处理外星事物的管理部门与当地政府一起决定将外星难民居住的“第九区”搬迁到远离城市的地方,建立“第十区”,从而解决“人虾”矛盾。
而搬迁的任务交给了负责处理“第九区”问题的联合国机构,当地警方做“辅助”。
然而经过了二十年的繁衍生息,即便外星大虾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但“第九区”的总人口还是膨胀到了200万。
所以这个旨在人虾两顾同时“改善外星难民居住条件”的冠冕堂皇的措施显然不能缺少暴力来做后盾,而且肯定要靠暴力解决。
张驿便是联合国“第九区”专设处理机构派驻的代表,负责语言上的沟通与法律上的解释,属于讲道理的软的部分,道理行不通就会有当地警方与联合国的安全人员来硬的。
他和万倩扮演的妻子都是联合国“第九区”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长期在南非研究外星人,算是“外星人专家”,也确实是对外星大虾有很深入的研究。
在镜头中,张驿带着眼睛,展现了一副联合国官僚兼学者的派头,对第九区和外星大虾的习性,社会结构如数家珍,看起来相当了解。
也正是他的“大虾通”这个身份让他得以成为了这次“外星难民搬迁行动”的负责人之一。
张驿原本是动物学家,他也是用研究动植物的心态研究第九区的外星大虾,此次能跟随着安全人员深入第九区,张驿毫无疑问是兴奋的,他准备出版一本外星大虾的书,这次是获取更多一手资料的难得机会。
第九区虽然与人类世界是相对隔离的,但和人类是有密切接触的,第九区里不仅有外星难民,也有人类,他们是当地的黑帮。
大虾们可以通过贩卖他们从飞船上带下来的物资、武器来与黑帮进行交换。
虽然管理外星人事物的机构对第九区的外星武器早就进行了回收,但还是会有隐藏的武器藏在第九区,以及通过黑市流传出去。
这些看起来造型科幻的外星武器人类根本无法使用,甚至这些外星大虾们也无法使用。
科学家们推测这些武器应该只有这些外星大虾中特殊的个体才能使用,可能是外星人的上层,但这些外星人上层因为未知原因都全部死亡,所以这些大虾们才会沦落到浑浑噩噩的境地,并成为了难民流落于地球,甚至也无法离开。
面目可憎的外星大虾在第九区已经生活了二十年,所以虽然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也能听懂人类的语言,张驿这样的“大虾专家”也能听懂外星语言。
开始张驿拿着搬迁文件试图让一间屋子的外星大虾签字,这些看起来智商并不高的大虾们乐意接受张驿发给他们的猫粮,但还是不肯签字。
张驿带着安全人员继续深入第九区,在一间屋子里发现了几十颗黑漆漆的形状恶心的还未完全孵化出来的外星人卵。
张驿见猎心喜,拿着一颗大虾卵当着跟随拍摄的摄像机的面进行了解剖,煞有介事的介绍着造型奇特的大虾蛋。
而其余安全人员则以玩乐以及清理的心态拿出喷火器批量的消灭着外星人的蛋。
火焰中爆裂的声音噼啪响起。
贾科长表情渐渐沉凝了下来,白色幕布前与周围围观的人群也寂静一片。
贾科长不知道外星人的形象是不是故意往丑陋方面设计的,不知道这些黑漆漆的外星人卵是不是故意往恶心形状来刻画的。
但效果确实相当好。
不是说观众们都对外星大虾们产生了憎恶的情绪。
而是在这样的反差下,对外星大虾们的共情才会更加有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没错,尽管外星大虾们丑陋依旧,最开始让人头皮发麻的跟昆虫一般的口器仍旧没有改变,所谓的外星人卵也跟覆盖了一层黑色的原油一般粘腻丑恶。
但这些大虾们句偻着比正常人类还高大的身躯,在安全人员的枪口威逼下躲躲闪闪,或徒劳的反抗试图威吓人类。
张驿等行动组对大虾们看似客气实则彷佛驱赶野生动物一般的态度,拿着外星人卵取乐的行径都让观众对本来看起来令人不舒服的丑陋的外星大虾产生了同情。
张驿在军人举起枪的时候大呼“不要开枪”叫人家放下,又在发现外星人卵的时候笑着拔下那些输氧管道,说:“这样,它就会死了。”好像在玩什么恶作剧。
石子乱溅的爆炸、血肉模湖的血腥场面,镜头一直毫不畏惧地跟进。
让人心里不舒服的反而变成了人类的所作所为。
“好镜头!主角变换了!”
贾科长在心中暗赞了一声。
“lendid story!”
不远处同样有赞叹声隐约传来,看来有人跟他想到了一块。
尽管影片开头用颠覆观众预期的直截了当的镜头将通常科幻作品中的外星人意向变成了前所未见的外星难民。
树立了本片特立独行的形象。
但外星人是在是过于丑陋的大虾昆虫形象让观众产生的第一印象是害怕和恶心,尤其是那个有点像蝗虫又有点像虾蟹的口器。
而且这种印象是完全是出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害怕昆虫的本能,即便贾科长从影片开始不久就判断这部电影的主旨是在隐喻种族隔离与种族冲突。
但他仍旧无法代入长相丑陋到让人不适的外星大虾,他相信其他观众也同样如此,还是把人类这一方作为主角,电影是关于感受的艺术,如果不能传达出直观的感性体验,就是把道理说得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
可是就在刚才,通过之前一些关于第九区现状和人类与外星大虾的冲突等铺垫,在张驿带着安全小组进入第九区的寥寥几分钟时间里。
视角转换了。
或者说主角转换了。
虽然镜头仍旧跟着张驿,但观众已经开始转换了天然的人类的视角,开始代入到了仍旧丑陋至极的外星大虾身上。
有些人意识到了,有些人没有意识到。
就彷佛春风化雨,无声无息间完成了立场和视角的转换。
等到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转换已经丝滑的完成了,丑陋的外星大虾才是本片的主角,而人类……似乎竟然是反派。
贾科长又想起了陈景行在红毯上接受媒体采访的回答:“这是一部另类的外星人电影。”
确实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