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95小叮当制作开始(1 / 1)我是火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我爱我家》终于播放完了,最后一集取得了94%的最高收视率。

比《编辑部的故事》93%的最高收视率还要夸张,随着明年各地方电视台上星,李之鱼知道这将会是一个他本人也再也无法触及的记录了。

春晚的初步排练已经完成了,剩下的东西已经没有李之鱼的事情了,只要他在春晚前两天,去大致排练一下就好。

白棕和赵子扬的《我爱我家》第二部也写得差不多了,《快乐星球》第一部的剧本李之鱼也已经交给刘子琳,让她去和央视沟通协商合作拍摄的事情了。

李之鱼则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小叮当身上。

昨天沪州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人已经到了,李之鱼在老港给他们简单的接风洗尘之后,就开始谈论《小叮当》动画片的制作方式了。

李之鱼首先提出了自己的三点要求:写实、有趣、美观。

有趣和美观这两方面李之鱼是丝毫不担心的,有趣自然有他这个前世看过不知道多少遍,多少集《哆啦A梦》的编剧负责。

美观方面,李之鱼对于沪州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各位大师的审美也是没有任何怀疑,唯独在写实方面,李之鱼还是有着一点担心的。

沪州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过往的作品,大部分都取材于神话而非现实生活。

《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宝莲灯》这些沪州美术电影制片厂作品当然都是非常有名,非常好的作品。

但是所有的作品却全都取材自神话或者童话,而非现实。

这就造成了沪州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理念是“奇、趣、美”而不是李之鱼想要的“实、趣、美”。

从小上过美术课,在美术课上看过国画和西洋画的对比的人应该都有一个朴素的认识。

尤其是看过十七、十八、十九世纪的国画和西洋画对比的人都能感觉到二者之间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西洋画画得更像,而国画画得则不怎么像。

这既是一种文化传统,也是一种技术限制。主要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发现了焦点透视法。

“焦点透视法”是深厚的几何学与建筑学积淀下的产物。使用焦点透视法,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结果。

使用焦点透视法,再加上光影、线条等因素,共同造就了十七、十八、十九世纪国画在写实方面相较西洋画差距颇大的这一现实。

当然,绘画的欣赏不能单纯地拿“像还是不像”来比较成就高低。

相反,绘画技术越到了高深地步,就会越觉得像还是不像并不重要,西方后来在写实到了顶峰之后,也逐渐发展出来了印象派、几何派等不以追求像的流派。

尤其是随着照相技术的发展,“像还是不像”在绘画的鉴赏过程中似乎越来越不重要了,毕竟画得再像,也不如照片像。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国画的发展水平在同时期,是要远远高出西洋画的。

不过这也是国画的一个限制。

钱钟书曾经在评价国画时说过,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国画由于过早地就发展到了追求意境,神似而形不似的阶段,因此,在最基础的画得像方面确实是存在着许多缺失之处。

国画不追求写实,既有主观上的不愿意,不以实为美的审美趣味,也有客观上技术的因素。

否则华夏古代那些《天工开物》、《营造工法》等讲述建筑和机器制作的工科学术作品也没有用写实的画法就说不过了。

这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就导致了华夏的动画片制作,尤其是这个年代的动画片制作,都不以写实著称。

而且选材方面,都更加喜欢选择一些神话故事作为基础,而不是选材于现实。

毕竟画神话故事,各种人物形象可以按照一些特点和基础进行随意地发挥,而画现实故事,却不能这样了。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章里面曾经讲述过一个关于绘画的故事。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

曰:“狗马最难。”“孰最易者?”

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

意思就是说:春秋时期有一个很高明的画家,这天被请来为齐王画像。画像过程中,齐王问画家:“比较起来,什么东西最难画呢?”

画家回答说:“活动的狗与马,都是最难画的,我也画得不怎么好。”

齐王又问道:“那什么东西最容易画呢?”

画家说:“画鬼最容易。”

“为什么呢?”

“因为狗与马这些东西人们都熟悉,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只要画错哪怕一点点,都会被人发现而指出毛病,所以难画特别是动态中的狗与马最难画,因为既有形又不定形。

至于鬼呢,谁也没见过,没有确定的形体,也没有明确的相貌,那就可以由我随便画,想怎样画就怎样画,画出来后,谁也不能证明它不像鬼,所以画鬼是很容易的,不费什么神。”

像和不像到底哪一个是更加高端的审美,其实李之鱼自己也不太清楚,不过有一点李之鱼很清楚。

那就是像要比不像,更加容易被大众接受,尤其是看《小叮当》动画和漫画的小孩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