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下班的时候,徐乐乐走了进来。
“李总,截止今天午12点,《我的音乐你听吗》的报名与海选工作,已经结束。”
“这是经过了鲜听团的评审打分后,得分最高的36组年轻唱作人的资料。”
《我的音乐你听吗》的报名与初选工作,是同步进行的。
运营组在收到新的报名邮件后,便将附件demo立即转发给鲜听团。
而鲜听团在试听完demo后,第一时间进行打分。
最后再由运营组,排名整理出得分最高的36组年轻唱作人。
所以,大家的工作效率很高。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
为什么徐乐乐要说36组年轻唱作人,而不是36名?
因为其中的一对年轻唱作人,是以组合的形式报名参赛,且通过初选的,并非那些单独个体的音乐人。
他们虽然是两个人,但只算一个名额,是一体的。
所以,才称作36组。
而本次通过初选的实际总人数,一共有37人。
说话间,徐乐乐已经将一份选手的简历名单,递给了李秋歌查阅。
“哦对了,李总,还有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
“那就是在我们最初收到的千份报名邮件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专业音乐学院的。”
“然而最后通过这次初选的36组年轻唱作人,居然有一半以,都是非音乐学院科班出身的。”
“他们大多是自学成才,本身所学的专业那叫一个稀奇古怪、五花八门。”
“似那对组合,是学考古专业出身的。”
“这些人里还有学兽医的、做炸鸡的等等……”
“有一个女生就更厉害了,她学的专业是全球研究。”
“天呐,我都没有听说过还有这种专业!”
徐乐乐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惊讶不已。
那些专业音乐学院出身的,大多数居然在第一关的海选阶段,便败给了非科班出身的其他年轻唱作人。
啊这……
对于这些专业学院唱作人的表现,徐乐乐都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李秋歌则一边翻阅着36组年轻唱作人的资料,一边说道:“科班的没干过非科班出身的,其实这也很正常。”
“那些来自专业音乐学院的报名选手,乐理、唱功、乐器等基础或许很扎实。”
“但因为音乐学院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创作模版,往往使得他们的创作思维无法打开,作品风格流水线化,容易千篇一律,缺乏真正的原创和创新能力。”
“无法突破固有的音乐教学模版,又怎么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呢?”
“倒是那些非科班出身的,思维活跃,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什么东西都可以写成歌曲,有时候再加自身的经历和阅历积累,反而更容易做出有灵魂、让人眼前一亮的爆红作品。”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譬如,夏野老师。”
说到夏野,两个女生抬头相视一笑。
李秋歌继续说道:“夏野老师曾经是医科大学毕业的,正儿八经的非科班出身,他早期的作品,现在听来可能有些粗糙、简单,但却都很具有灵性,想写就写,想唱就唱,想发就发,在当时也是一首比一首更火。”
“这倒是。”
徐乐乐赞同的点了点头。
随即叹道:“唉,一些科班出身的音乐人,正是因为自觉太过专业,实则缺乏经历沉淀,心中没有好故事,词曲也大多没什么营养,反倒是做不出来能让鲜听团打高分的作品。”
“或许他们去到比赛里的表现会更好,因为这批人有过系统的学习,唱功功底也强,舞台表现和自信程度都会更好一些。”
“只不过,我们是一档原创音乐综艺节目。”
“创作,是第一关!”
“而且,论专业,我觉得咱们的鲜听团阵容,才是真正的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