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孟夏想将那个礼盒还给宋时光。
只是那人知道她的意图,故意躲着她,总之就是逮不到人。
这几天,乡客居也有一些忙。
一些前期制定下来的制度要不停地完善调整,还有周末那场宴席,上下都很重视,店子从里到外又重新打扫了,摆了几个大花瓶,关于当天的安排也是重新做了人员部署。
周日早上,尚宏远带了一箱沙坑鱼过来。
“时光,这装修弄得不错啊。”
尚宏远上下打量着这幢古色古香的店子,双眼都在泛光。
啥时候江城的店也能弄成这样,他这个副店长面子就好看了。
宋时光:“都是嫂子画的图。你们那边今年要是能完成任务,申请扩展也不是什么难事。”
尚宏远点头,跟宋时光两人聊起了两边的生意。
店子跟工厂的发展前景让两人自信满满,充满了斗志,仿佛找到了当年在部队打拼的感觉。
中午,尚宏远在这边吃饭。
纪邵北带着媳妇跟娃娃们都过来了,大家见见,聊聊彼此的情况。
饭吃完,尚宏远就要走了,他还得拉油回江城。
鱼到了,顾谨谣将孩子们交给男人,她去后厨做准备,顺便演示几个私房菜。
开业一个星期了,这还是顾谨谣第一次踏足后厨。
几个厨子十分珍惜这个机会,连在宿舍休息的听到风声都过来了,就是不住这儿的人时运不佳,错过了机会。
顾谨谣跟着郭坤学的都是精品菜,但她会的菜色真不多。
虽然有师父给的笔记,她也没有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几个厨子的手艺不如她,但他们的见识跟经验都高过自己。
顾谨谣在演示之余,也会问他们意见,让他们畅所欲言。
几个厨子已经当她大师傅一样对待了,听见顾谨谣问他们意见都很高兴,觉得这个老板不光不私藏,还特别的平易近人。
晚上,池家人如期而至。
宋时光跟孟夏亲自在门口接待。
他们想得没错,对方很有来头,开过来的几辆车全都是有名堂的。
当时对方定了十六个位,刚好是两桌,只不过来时多了一人,那人他们还认识,正是黎乔。
不是说家宴,这黎乔显然并不姓池。
看见她,宋时光跟孟夏的脸色都很微妙。
上次黎乔醉酒,还说出那些婊里婊气的话,孟夏能喜欢她就奇怪了。
只不过现在她来了就是客人,孟夏还是摆了一张笑脸。
宋时光就有些严肃,因为上次的事,他对于黎乔有淡淡的不喜。
所以,宋时光没有主动招呼,他只是想好好做这桩生意。
他的样子冷冷的,黎乔却来到宋时光面前,还主动跟他说话。
“时光,你们的店子看起来真不错。”
她打量了一下四周,又笑道:“看来我的介绍没错,就是不知道你嫂子手艺有没有说的那么好,考验你们店水平的时候到了。”
原来池家人过来订宴,是黎乔介绍的。
他们就说第一次私房菜怎么就来了个大人物。
原来如此。
宋时光:“嫂子的手艺你有幸试试就知道了。无人能及。”
宋时光也不是自吹,反正在他心里就是这样的。
黎乔听出宋时光话里的维护,老实说挺不高兴的。
纪邵北对她冷言冷语她能接受,但宋时光说这些话她接受不了。
这人当初向她告白的话她还记得清清楚楚,找了个对象,就将以往那些全都忘记了。
呵,男人就是这个狗样。
将一行人引到二楼的包间。
一路上池家人也在上下打量这间新开的店子。
两层小楼,看着虽然还不错,但跟那些大饭店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
这里没有宽阔的大堂,没有晃人眼球的水晶灯,有一些仄逼小气,好在装修得还不错,很平易近人。
池家一行人都是一起来的,看得出来他们都住一处,或是离得很近。
今晚的寿星是池夫人,五十多的年纪,穿着一身灰色的中山装,脚上踩着小皮鞋,表面都看不出什么,甚至有点像村里那些老妇女干部。
可你真要将她当成老妇女干部那就大错特错了。
连黎乔这种身份的人,连近她身的机会都没有,被一大群人挤到边缘。
池夫人被众星捧月一般走在最中间,虽然她身边也有一位年老的长辈,可很显然大家更在意她的态度跟想法。她身边的人有同龄的,也有年轻的,个个穿着不俗,却又对她呵护备至。
年轻的都在卖力讨好她,同龄的在引路,在巴结着说话,对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好像都特别重视。
池夫人的神情看不出什么,很平淡,好像对周围的一切提不起什么兴趣。
一行人在包间里落座,就有人说已经到齐,可以上菜了。
孟夏立即下去传讯,宋时光带着人给他们上了店里最好的茶叶、米花糖,花生米,香脆萝卜条一类的小吃。
东西是平常就能见到的东西,不过是刚刚出锅的,还是顾谨谣亲手做的。
宋时光大致介绍了一下,重点说了米花糖,这是他们的招牌甜点。
用米花糖做招牌,对于见识过不少好东西的这群人来说,真的有些寒酸了,
不过大家的教养都在,心里嫌弃,面上却什么都没有说。
只要正主没发话,他们的嘴都会闭得紧紧的。
而此时坐在主位上的池夫人,有些不确定地问黎乔,“这儿的厨子真是江城那边的?”
黎乔赶紧笑道:“是啊孙阿姨,他们的厨子就是江城那边来的,这店也是我朋友开的。”
黎乔说完,又问宋时光,“时光,孙阿姨这次主要是想吃江城那边的地道口味,这些你嫂子那边没问题吧。”
宋时光有一瞬迟疑,之后点头道:“没问题。”
他指着桌上的几样糖品,对孙茵说:“孙阿姨,你肯定很久没去过江城那边了吧。现在那边的人都特别爱吃这个,不管是村上还是城里,大家走亲访友,都喜欢提两斤乡客居的米花糖。”
宋时光说得没错,随着工厂跟镇上的分店遍地开花,他们的产品在江城已经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