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0章 苦逼的墨家传人(1 / 1)近墨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竟然被黏上了!

郑经确实很无语。

可他又能拿这位跟屁虫先生怎么样呢?

毕竟对方有着德王府心腹幕僚的身份,而这家书局,原来就是德王府的,书局里的这些工匠,原本也是德王府的人,他现在一接手,就直接撵德王府的人,会不会有点过河拆桥的嫌疑?

于是乎,他决定再稍稍调整一下计划。

活字印刷术这种革命性的技改,还是等这跟屁虫走了再做安排!

而除了活字印刷术以外,还有两件事情,是他想即刻安排工匠去做的。

一是《三字经》精装版雕版的刻制。

在德王妃打算亲手帮他运作《三字经》之后,他已经接受了德王妃的意见,先推《三字经》的精装版多赚一点钱。

毕竟大量印书,也需要大量资金来备纸张等材料,他现有的那两千两银子还远远不够花。

只不过在德王妃的建议基础上,他又对所谓的精装版做了一点调整,那就是把《三字经》具体内容的释义也亲自赶了出来。

要知道,经他删改过的《三字经》总共也就八百来字,单独成书的话,三页纸就解决了,内容上根本就远远不够一本书,因此他决定把释义也给加上去。

之所以要加释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三字经》虽然还算通俗易懂,但行文还是偏文言文,因此不加注释的话,每个人的理解都会有偏差,那样一来,反而会教坏小孩子。

就好比说一本《道德经》,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种理解一样,会争执不断。

这是所有文言古文的弊病。

而《三字经》是一本启蒙教材,郑经可不想他原本的意思被后人或那些教小孩的先生所歪曲,去教坏小孩子。

八百多字的正文,再加“原作者”多达三万多字的白话文释义加典故,不仅一本书的内容够了,还不会有争议,又便于那些教小孩的先生理解透后再去教小孩。

一举三得!

二是改良现有的印刷术。

毕竟这还是一个连雕版印刷术都还没大规模推广的时代,因此现有的印刷基本上全是手工的,根本就谈不上机械化作业可言,甚至连提高印刷效率的必要工具都还没怎么利用。

雕刻母板,拿毛刷刷墨,贴纸,再拿干净毛刷小心翼翼地把字刷到纸上……

这样批量印一本书出来,起码得耗时几个月。

你们好歹也弄个简易机器出来,最起码把滚筒给利用上啊!

刷一张,刷一张,这不是要快上很多吗?

因此,这也是他立即想去改良的。

趁精装版《三字经》开印之前。

于是他又一次找上了那些已按他吩咐,去制作华夏书局牌匾的木匠。

而他身后,德王爷还是在不紧不慢地跟着他。

郑经也没理会那么多,又一次找上了木匠房的头人费老头。

德意书局虽然业务并不繁忙,可人员却是齐全的,就好比说木匠房,就多达四人,费老头和一中年工匠主要负责雕版,而另一中年匠人则带着一年轻匠人负责处理木材、制版等,并且一个个技艺都还相当不错,最起码经德意书局印制出来的书,一本本都质量上乘。

“老费,这里有一本新书等着开印,你先安排一下制版。”

郑经直接安排起了第一件事。

在此之前,就是这费老头带着他参观木匠房的工艺,以及雕版库房的,因此他理所当然地把印刷精装版《三字经》的任务也交给了他。

他从一直紧跟他的郑书笙手里,接过了他前些天赶出来,由郑书笙负责校对的一叠厚厚的书稿,递向了费老头。

按道理来说,在华夏书局印新书,原则上应该采用活字印刷术的,只不过像《三字经》这种存在着无限再版可能的书,反而是采用雕版印刷才更合适。

因为活字印刷得一次次排版,而雕版却可以长久保存。

“公子,折煞小人了,您称我费老头便是。”

费老头一边毕恭毕敬地双手接过了这叠书稿,一边回道,同时还畏惧地看了跟在后面不远处的德王爷一眼,半个字都不敢多说。

这就怪了。

郑经记得,之前费老头在带自己参观时,还唠叨个不停,怎么那陈姓老帅哥一到场,他的话怎么突然就变少了?

他又一次起了点疑心。

因为他发现,这费老头在陈姓老帅哥到之前,在他和陈管事面前,虽然也还算恭敬,但不像现在这么毕恭毕敬。

而其他几个匠人,此时也大气都不敢吭,只顾着埋头干活。

还有,那陈管事在此人面前同样也很畏惧!

那……这陈姓老帅哥的身份一定有问题。

应该不止是德王府幕僚那么简单!

他意识到了这一点。

但他也没有去揭穿他,而是又问道:“另外,我还想再做点小玩意,这事找你们谁比较合适?”

“公子想做什么?”

费老头又毕恭毕敬地问道。

想做什么?

当然是做最为简易的印刷机。

所谓的简易印刷机,其实也就是一个简易的木头架子,能把制作好的雕版固定在里面,然后再把滚筒刷子也做出来,通过滚筒来给雕版上墨、印刷。

他立即就要过了纸笔,简单地画起了示意图来。

很快,一个木质台面的大致形状,以及滚筒的大致形状在他笔下成型。

想要加快印刷速度,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合理利用工具,以及合理地优化工艺流程。

比如说他现在所画的这个木质台面,主要分为三部分。

最右端的部分,是一个带坡度的凹槽,用来搁置油墨和滚筒。

中间部分,又是一个大大的平底凹槽,用来固定雕版。

而左端部分,则用来搁置裁切好的纸张。

等开始印刷时,一人站在台面右端,负责拿滚筒来给雕版上墨以及印刷,一人站在台面上方,负责往雕版上放印刷纸,而另一人则站在台面下方,负责取和码放印好的书页。

这样一来,简单的三人配合流水线作业就完成了,速度自然也会加快很多,据郑经预测,起码会快上十倍以上。

这样的建议印刷机,已完全可以满足现有的印刷要求了。

这费老头也算是识货之人,郑经稍稍一解释,他的眼神立即就亮了起来,然后回道:“制作这等精巧小玩意,还得让小鲁来,他可是墨家传人。”

并且他还向不远处的年轻木匠招了招手:“小鲁,快过来。”

郑经却一下就被费老头这无意中的一句给惊呆了。

啥?

墨家传人?

堂堂诸子百家中有名的墨家传人,现在竟然沦落到德王府家的作坊来当匠人了?

这未免也太苦逼了一点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