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人员结构(1 / 1)偌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非有两位大老板的帮助,但并不代表他什么事都没有,接下来就是战斗人员。

经过陈凯的介绍,他开着霍老板的车,来到300公里外的中城,找到一家名为铁骑的安保公司。

在见到这次的主角秦少军后,吴非和牛诚还是被对方的强壮所震撼了。

1米9的身高,浑身肌肉爆炸,把穿着的衬衫差点撑爆。

如此壮汉别说保安牛诚,就算吴非也没有胜他的把握,尤其陈凯说此人在中东当过雇佣兵,最精通的是杀人技马伽术,其次是散打和桑博。

归国后,他留在铁骑安保公司做总教官,训练出来的很多保镖都在世界各地展露头角,是真正的格斗大师。

所以,吴非来的时候已经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看到真人后还是被对方的气势惊到了。

可能是陈凯跟秦少军聊过这个问题,吴非到来后,这位总教官已经等候多时了。

给两人带到办公室,吴非实话实说,这次来就是请他出山,并招募一批精英手下。

秦少军似乎早已拿定主意,直接就答应下来,并且表示今天就可以跟着离开,家中只有老婆和女儿,只要让她们上船,他就愿意给吴非卖命。

当然,他最得意的徒弟们也会保守这个秘密,偷偷跟随着前往屹城,数量保守估计一百多人,后续还会到来。

吴非很高兴对方的英明决断,但规矩要讲好,秦少军一系并不是去享福,而是要担负起母舰的安全职责,战斗时要顶在最前面。还有,一百多人不能拖家带口,只有至亲才可以登船。

双方协商完毕,吴非率先离开,秦少军方面就直接交给陈凯,只要到达屹城,两人联系后就可以安排登月了。

和牛诚一起返回屹城,吴非又跟民警何进联系,要他帮忙找一些品德和业务能力较好的同行,早点蹬船好接受蝶的培训,协助日后3万人的安置工作。

等到晚上八点左右,月凰山脚下已经聚集数百人,他们大部分都是秦少军一系的成员和亲属,由中城包车过来的。

吴非没有被糊弄过去,挨个检查确认他们的身份,直到夜里10点多才蹬上飞行器,成为第一批踏上母舰的人类。

陈凯、秦少军,还有沈灵晨等人都没有离开,而是留下来帮吴非处理地面上的事情。

经过这一夜的忙碌,众人发现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影响力。他们这么多人聚集,已经被附近村民注意到了。

为此,霍老板把一家工厂停掉,工人遣散并给足费用,然后改造成临时集合点。

在接下来几天内,大量的物资从四面八方运抵屹城,卸在霍老板的仓库后,由吴非带人装进航天器内。

接着,第一个科研队伍招募来了。

C省科大研究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刘彦生教授到来了,手下各种副教授还有研究员26人,家属122人。

这个比例让吴非有些无语,但科研人员宝贵,让他们安心做研究比什么都重要,可以接受。

接下来就是各种科研仪器运输。

只是蝶对这些仪器并不感冒,因为它有足够的理论支持,在飞船内现造也来得及,月球上蕴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各种元素,无论稀有的还是寻常的,储量都十分庞大,浓度高且非常容易开采。

甚至,上面还有蓝星所没有的6种矿物,分别是静海石、铁三斜辉石、低铁假板钛矿、0.6微米的纯钼微粒、1至3微米的硫化银微粒、0.2至0.7微米的铁锡固溶体,它们蕴藏量丰富,以蝶的机械化开采技术,这九年基本挖的差不多了。

但东西到来就运上去吧,蝶也是来者不拒,但凡进飞行器的全部收走。

不过,大量运输车进出立刻引起外人注意,第四天的时候就有监督局人员过来检查,没办法之下众人只能更换新场地。

就在第10天,第一批优秀学子蹬船了,数量多达500,算上父母和兄弟足有1700多人,是这些天来最大的一场移民。

第二天,吴非带着众人远赴西方,将那边联系好的研究团队一一接了回来,别看飞行器在宇宙中速度不行,在蓝星上可谓风驰电擎,不用半小时就到欧洲了。

按照约定好的地点着陆接人,吴非发现这边的情况要恶劣不少,路上的行人都看不见几个,基本都在家里藏着。

可惜的是,这边科研团队质量上差很多,基本都是各国挑剩下的,很多人根本没有资格蹬舰,但吴非最后还是要他们了。

利用两天时间“横扫”世界各大强国,他也收获到1000多位精英,算是亲属足有2600多人。

吴非感觉非华夏血统的人不能再多了,毕竟西方的人崇尚自由,如果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没事在飞船里煽动群众游行抗议就尴尬了。

让蝶带他们去母舰,吴非回到屹城就见霍老板找来了,并把他拉到一边,认真道:“吴舰长,我听刚招募到的农业专家刘语奚说,如果要进入宇宙,蓝星的土壤必不可少,虽然我们已经掌握月壤的种植技术,但双方仍有较大差异,土壤活力几乎天差地别。”

吴非感觉霍老板说的很对,连忙让他把那个农业专家找来,准备好好问问。

霍子鑫打个电话,没几分钟一个30多岁的女人出现了,她梳着短发,整个人收拾的干净利索,但手上戴着的手套却脏兮兮的,显然正在研究地上的土壤。

“你好,我是舰长吴非,听说你要求收集蓝星的土壤?”

“是的。”短发女人目光明亮,她张开手心,里面是一把土:“您看这里,蓝星的土壤富含众多微生物,这是月壤不具备的优势。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月壤活性化,就看您怎么选择了。”

“好,既然你推荐收集蓝星的土壤,那么告诉我什么土壤最好?”

“黑土和火山灰。”

吴非点点头,拿出一副眼镜交给她:“这个借你一星期,去找霍老板要人,让他们帮你收集肥沃的土壤。”

刘语奚笑了起来:“谢谢舰长,我马上就去办。”

说完,她转身就跑了出去。

吴非想了想,又拿起电话打给苏老板,询问动物、植物还有昆虫的收集情况。

他们虽然远离蓝星,但是保证生物多样性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好在这几天已经在着手准备了。

双方电话一交流,吴非也知道进展情况了。

苏老板用船票将中城野生动物园园长给买通了,并答应三天后把所有动物全部搬上飞行器。当然,园区内的饲养员也会招募一些,保证动物们能得到最好的照顾。

其次,鸡鸭鹅狗,牛马猪羊这些畜类不会落下,会买进大量带走。至于植物,能够食用的粮食种子已经买的差不多了,只等各地运送过来。至于稀有的品种他还在联系,能买到多少就看运气了。

这个消息让吴非很高兴,才半个多月时间已经把任务完成近三分之一,人数也达到7000多人,都在母舰上生活着,如果再算上地面这一批,近万人是没问题的。

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吴非感觉再有一个多月就可以结束任务了。

就在这时,本来跑开的农业专家刘语奚急匆匆回来,说道:“舰长,一个叫蝶的虚拟女孩让我联系您,说有很重要的事情。”

吴非这才想起来自己眼镜这半天一直没戴,在感谢一声后连忙拿出来戴上,蝶的虚拟形象瞬间出现了。

“吴非,经过统计,我感觉母舰上的人员结构十分不合理。”蝶说话的时候还微微皱眉,这种表情吴非从未见过。

“人员结构?什么意思?”

“就是年龄结构,我统计到总人口7655人,但11-30岁的人类只有1387人;31-45岁的有2123人;46-75岁人口达到4011人,剩下134都是10岁以下的儿童。也就是说,46岁以上的数量达到52%,超过总人口的一半。”

吴非听后非常震惊,宇宙旅行极其漫长,虽然不知道蝶会怎样安排,但这种年龄结构确实极度危险,没几年就会减少人口,很多人都坚持不到科技大爆发便会死去了。

皱着眉考虑,吴非最后决定,除了特殊人才,蹬船年龄将卡死在45岁。也就是说,中年人只能带自己的孩子蹬船,父母基本无缘了。

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吴非召集骨干成员开会,直接点明这个要求。虽然如此规矩很不人道,但为了种族延续,这是必须要狠下心来的。

重新定义好蹬船标准,吴非把目光盯在了年轻人身上,尤其是一些高中和大学生,只要表现优异,父母在45岁以下,无论哪个省份都会收到电话邀请。

当然,邀请者不会直接表明蹬船的任何信息,只是以面试为由,让全家到屹城散散心,如果同意的话就会直接帮忙订票。

但这种电话大部分都会被拒绝而拉黑,不过还是有不少家庭愿意尝试一下,尤其屹城周边的城市,数量是最多的。

每一天都有人加入进来,吴非感觉,是时候玩个大的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