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62.朱雄英:你看我如何(1 / 1)枯木总逢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月末,官道两旁柳枝繁茂,转眼便要步夏季,陕西各地麦黄一片。

朱雄英专是在此地多留,想要与百姓同感受此地丰收的喜悦。

府城,客栈顶楼。

“你们两个去哪里了?”朱雄英坐在桌边捧着凉茶,喝了几口,对身旁的徐妙锦道:“再倒一杯。”

“你装什么大爷呢,在咱面前还不是孙儿,咱就带他们出去一会儿,你就吵吵。”

不多时,朱元章来到桌前,朱雄英接过徐妙锦手中的茶壶,给朱元章倒了两杯说道:“皇爷爷,您喝茶。”

这大孙确实有些过分了!在这里骂儿子指挥老徐家闺女。

“你这确实有些过分了,喝凉茶也不喊咱。”

朱雄英听到这话,呼的松了口气。

一般情况来说,若是自家皇爷爷语气越平静,那越是要惹事儿的节奏,证明他心里火气越大。

但要是这般跟他唬着玩儿,那多半儿是闹着玩儿的。

“您也没说,这凉茶正是这几日百姓抢收时节,城外茶棚一文钱便能喝个够。”

“这用你说,咱不知道?”

朱元章又倒了杯茶:

“今后不许动不动训孩子,咱当初可没训你,你如今多出息,你别把两个孩子吓着。”

朱雄英站起身,摊了摊手:“那他们两个就跟着你午睡吧,我呢还要带几个人去瞧瞧这些官府商户,是怎么收粮的。”

自朱雄英登基后,每年南北到了收割时节。

且百姓采取自愿买卖,若是百姓不卖的,不可随意压制。

不许商户私自抬价囤积粮食,恶意哄抬粮价。

夏粮和秋粮,都会有官员和商户按照户部统一调控的粮价,公平收购粮食送到府城官库,进行登记储存。

…………

驾,驾……

马车上是饱满金黄的麦穗,堆得很高,麦杆儿随夏风轻颤,赶车的农户汗流浃背。

朱雄英怕徐妙锦被车蹭到,胳膊几乎是往过靠了许多,环住她的肩,胳膊也贴在她的后背上,躲避着扛麦草过来的工人。

徐妙锦跟着朱雄英沿河岸和麦田缓步走着,仪态很是优雅,这几日正是农忙,不少的吏员也开始收粮。

官道上人挺多。

纪刚和十几个侍卫便衣悠闲四散在附近,有的则是扮作麦客。

“为何夫君让他们扮作麦客。”

“关中百姓有些地主乡绅,每年在芒种时节,会从山里招收短工,帮忙抢收麦子,以防阴雨天毁了庄稼,他们也被称作麦客。”

“这我自然知道,我是问你,为何让他们几个去那边儿应征麦客……”

“此事你不用知道,待会儿你随纪刚他们回城。”朱雄英看着身旁娇艳如花的轻熟妇人,笑道:“你瞧,这些农户连麦子也不割了,眼睛都被夫人吸引去了。”

徐妙锦看去,果然如此。

她穿着浅色衣裙,又是夏日,自然身材十分窈窕。

有个从他们两人身边经过的男子眼睛都在她凹凸曼妙的身段儿上,不停的打量。

但看到朱雄英的神情时,便又连忙低下头,只以为是哪家官员携妻再此游览。

“你去哪儿?你可是一国之……”

“嘘。”

徐妙锦话到一半儿,便被朱雄英的手堵在她饱满的唇上,拉着她走到不远处几个新麦草堆死角处。

看了下四周,开始解自己衣服,嘴里还说道:“快,趁着没人……”

想到身后不远处的侍卫,她面色羞红嗔道:“你猴急什么,这不妥。”

徐妙锦看眼这里,四处是麦草垛。

两侧是一人高的野蒿草,短时间倒是无人来此处,平日里都是宫中床,今儿怎么到野地里来,他这又是什么新的法子。

朱雄英:“肯定急,皇后不知,这里可是朕命他们寻到最合适的地方。”

徐妙锦抿着嘴,红着脸儿,开始解自己衣裙。

朱雄英见她半天没反应,转过身发现她低着头在解衣裙,忙过去将她的衣服系好,疑惑道:“你解衣作甚?”

“明明是陛下让臣妾快些……”徐妙锦抬头,流转的眸子里带着嗔怪。

朱雄英笑道:“皇后理解错了,朕脱衣让你给朕身上涂黄土,背上也要均匀些。”

说完,想了想,直接光着膀子在地上滚了两下。

在宫里几年,皮肤白嫩,这滚在地上,被麦茬子划了几道血口子。

徐妙锦见此,便要拿手绢去帮他擦血道:“陛下,你这后背破了好几道口子,不疼么。”

“朕要的便是如此效果,朕之前命各府城在夏粮秋粮时节,朝廷拨银收粮囤积在赈灾仓。

“有专门官员看守,为突如其来的旱灾,地崩,水灾时用来作为赈灾粮发给百姓。

“这样便可以大大缩小从江南拨粮往偏远的受灾地的时间,让官府的赈灾仓自拨粮食。

“可是,在赈灾仓上,每年投入的银子十分多,但是为何遇到灾情,百姓还是无粮,朕要自己查查。”

徐妙锦惊讶道:“陛下,让锦衣卫去便是,你去作甚。”

朱雄英道:“朕已经安排了他们几个扮作麦客,在附近保护,皇后待会儿便回去。”

见朱雄英将自己抹成一个泥巴裹的脏兮兮的人,又从包袱里取出补丁的书生袍子。

将换下的衣服包袱扔给纪刚,随后说道:“送娘娘回去,剩下的几个麦客留在周围。”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是。”

纪刚领命躬身。

随后走到徐妙锦身边:“您随属下回去吧。”

“本宫……要亲眼看到陛下落脚在何处,在回去也不迟。”

…………

关中大地,渭水之边。

朱雄英揉了揉自己的头发,脸上抹着灰尘,走到乡绅粮商与官府吏员所在的收粮处,道:“官爷,您这里可有什么活儿没有。”

“去去去,哪里来的穷酸书生。”几个坐在凉棚下的商户道:“滚一边儿去听到没有,我们不缺人手。”

平日里,官府收粮都是自己找的账房先生,收购粮食,用完后给点儿好处就成。

只有秋收夏收时,这种田头收百姓粮食的,人手不够,便会寻外乡的管账先生。

那几个人看朱雄英面生,便不理睬他。

朱雄英也不放弃,耐心等着。

半个时辰后,纪刚点点头。

远处官道上,有个球儿汗流浃背的跑到凉棚下道:“刘粮长,李仓司。”

明朝有粮长制,总粮仓的官员都是户部在管。

自朱雄英为了保证各府遇到天灾时能最快得到救助。

便在每个府县设了一个赈灾仓,里面都是朝廷拨银,储存粮食用。

每个府城设管理赈灾仓的仓督,仓督下又分仓司,仓监,负责粮食收购晾晒登记之类。

“什么?两个账房先生都被粮袋儿砸到了?”

“回仓司,是赵先生被高摞的粮袋儿给砸了下,右手肿了。裴先生是被道上的牛给顶了,也是右手伤了,河那边儿现在缺人。”

“入你娘的,老爷我大热天儿,上哪里给你寻账房去!”那刘粮长骂骂咧咧的道。

朱雄英心道,这几个侍卫干活儿还挺快,咳嗽两声羊装离开。

“喂,那个书生,会写账吗?”

朱雄英道:“会!老爷,你看我如何?”

“就你了,每月五百文,这几日夜里也要在。”刘粮长急病乱投医,毕竟那两个账房是他的。

这耽搁几个时辰,可就损失不少银子啊。

“慢!”

李仓司看着朱雄英道:“你是哪里人士?听口音不是关中人。”

“回仓司,小民是江南人,来北地寻亲,不曾想娃娃亲人家不认,想着寻个活儿做。”

朱雄英道。

“没成亲啊?看你如此贫穷,想必也没娘们儿看上你。”

李仓司说了几句,觉得朱雄英老实巴交,还是个弱书生,便放松警惕,告诉刘粮长道:

“把你凉棚挪到那田里地头去,摆在官道边儿是方便,但危险,你不要耽搁收粮,否则朝廷那边儿不好交代。”

“是,我这就去安排。”刘粮长笑着说道。

随后收敛笑意,对那个球形管事指了指朱雄英道:“带他去河那边儿,每日两个馒头,一碗面,干的不好,立刻让他走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