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琼抬起头来,一双眸子也是精光闪烁。
即使是面对朱元璋那威严无比的眼神,他也是丝毫不畏惧,目光直接与朱元璋对,丝毫没有胆怯之意。
“代表百姓?”
听到这个说法,朱元璋也是微微一愣,随即疑惑地问道。
“是的!因为陛下,有数千万的百姓要忍着饥饿去承受沉重大的劳役,背井离乡,只为了朝廷能修几个新的堤坝,几条新的马路。所以草民是来要一个说法的!”
就在此时,郑玄也是开口道。
听到这话,百官瞳孔皆是一缩,神色变得怪异起来。
这件事听起来本身就很力气,而且当着朱元璋的面这样说,确实是需要大量的勇气,毕竟一不小心自己就家破人亡了。
“胡说!朕何时害得数千万百姓忍着饥饿去承受徭役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略微疑惑,随即不由暴喝一声。
“之前昭告天下的以工代赈之事,陛下难道忘记了吗?那被悉数拉去建造工程的河南灾民,您忘记了吗?”
淳于琼回道,一双眸子越发凌厉起来,声音也是凌厉起来。
听到这话,朱元璋神色微微一变,眼眸中异光闪动,不知道在思索什么。
“这些河南灾民,本就在受灾,还要被拉去建造公共建筑,陛下您于心何忍?”
郑玄也是拱手道,诉说着朱元璋此举的不对。
“此行为,陛下难道不应该给百姓们一个交代吗?”
“受灾时,不赈灾,反而拉去做徭役,陛下这不是让天下百姓寒心吗?”
说完,三人注视着朱元璋齐声开口,声音响彻朝堂。
一时之间,全场寂静务必,众人皆是屏住呼吸,生怕发出任何一点声音。
毕竟这三人可不是在说什么普通的事情,而是在明面说朱元璋治国有失,百官可是都听得出来的。
面对三人凌厉的指纹,龙椅的朱元璋也是沉默下来,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哈!哈哈哈!”
忽然,龙椅的朱元璋大笑起来,笑声很是豪迈,响彻整个朝堂。
听到这笑声,淳于琼三人目光皆是微微一愣。
“区区几个书呆子!朕要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轮到你们来指手画脚了?!”
朱元璋暴喝一声,一双眸子凌厉盯着几人。
此话一出,全场一片寂静,皆是被朱元璋的气场所震慑道。
【牛呀父皇,这才是千古一帝的气魄!】
而一旁,朱栋也不由得暗自感叹。
“陛下莫不是要一直当大明的昏君?”
对于那恐怖的气魄,淳于琼却是不惧,悠悠开口问道,目光落在朱元璋身。
听闻这话,百官身形皆是一颤,整个朝堂顿时冷冽几分。
当着朱元璋的面说昏君这个词,这不就是找死吗?!
【读书人胆子就是大,这话是能当面说的吗?】
朱栋也暗自感叹一句。
“你说朕是昏君?”
龙一直,朱元璋目光冷厉无比,一身恐怖杀气更是暴露无遗,双目死死注视着淳于琼。
“对于百姓受灾,饥饿难忍熟视无睹,还强行征作劳役,此等罪孽,不是昏君又为何?与隋炀帝杨广何异?”
朱元璋那恐怖的气息笼罩全场,让百官头皆是深深埋下去。
但面对那恐怖的气场,淳于琼更是不惧,抬头直视着朱元璋,又是冷声质问道。
“陛下自贫寒出身,却不能体察民心,不休养生息,还百姓一个清平盛世,却纷扰百姓。这不是昏君又为何?”
郑玄也是开口道,声音洪亮响彻朝堂,一双眸子更是冷厉得盯着朱元璋,开口质问道。
“陛下面对河南百姓受灾,灾后无种粮播种的情况下,下令全省推广一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农作物,丝毫不考虑农作物的收成于百姓有何裨益,不是昏君又为何?”
三问下来,整个朝堂一片寂静,好像对于这些事情,并没有反驳的话。
龙椅之,朱元璋听着这些话神色微变,身形也不由得微微颤动,似乎陷入到一种挣扎之中。
“朕是昏君,吗?”
龙椅之,朱元璋喃喃道,目光沉凝,看起来倒是没有为自己辩解的意思。
听到这话,百官神色皆是微变,头低得更深了。
而下方,淳于琼听到这话,神色略微得以,赫然是一副自己得胜的模样。
“不过,.....”
随即朱元璋又开口道。
“朕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经过朕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哪是朕觉得最好的处理白发!,所以朕绝不会对那些事情后悔,朕,自认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