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章 永祀无疆(1 / 1)高野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午时时分,李晔一行来到了定军山。

巍峨定军山,崎岖少祖山,为武侯沉睡地的靠山。

少祖山各有九条山梁环抱,由青、罔子、井、斩地、田家、牛角、瓦洞、龙嘴八条溪流分割而成,墓前上三层,自定军山向西叠浪而来,约三里许至此成眠弓形。

唐人称为,三台书案。

从少祖山下六岗向东,势若游龙,倏起忽落五六里,至墓后形成新月者半里许,是为武侯墓之正脉。新月之下,眠弓之内,豁然开张平地三百余亩。

左右前后九支环抱,其天造地设实为鬼斧神工,就好像葬在这的是一位皇帝。

诸葛亮病薨二十九年后,司马昭伐蜀,他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都一起在绵竹之战中战死沙场,一家三代全部为国尽忠,可谓满门忠烈。

不说演义,就说历史上的丞相。

“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历史上政治地位,入选六大人臣政治家。

这六大政治家分别是管仲、商鞅、诸葛亮、王猛、王安石、张居正。

历史上军事地位,入选唐宋武庙,元史祭祀志载:“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

其实陈寿说得也没错,丞相政治水平高于军事,但只能赖丞相政治太好,能怎么办?

文学才华方面,丞相从来不卖弄文采,但是句句真情实感,一篇出师表,临行前给皇帝写了些建议,千古流传了,诫子书临终前给儿子写封家书,又千古流传了。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只是这么一句话,被历代书法家喜爱。

此外还有论交、论光武、论诸子、论让夺等,有军事作品,以及兵法推演等,另外丞相还精通音乐、绘画、书法、发明、水利、法律、天文、兵器学、农学。

再看后人评价。

李白:“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李商隐:“管乐有才真不忝,梁父吟成恨有余。”

杜牧:“子夜星才落,鸿毛鼎便移。”

元稹:“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刘禹锡:“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

白居易:“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孟浩然:“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

陈子昂:“犹悲坠泪碣,尚想卧龙图。”

岑参:“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杨万里:“四川全国牙旗底,万里长江羽扇中。”

王安石:“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范仲淹:“留侯武侯者,将相俱能任。”

王阳明:“八阵风云布时雨,七擒牛马壮秋风。”

苏轼:“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辛弃疾:“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朱熹:“英姿俨绘事,凛若九原作。”

罗隐:“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文天祥:“天下皆传清献节,人心自有武侯碑。”

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再看本朝历代至高大佬对他的评价。

李世民说:“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诸葛亮冠代奇才,志图中夏。

中唐名相杜黄裳说:“然事有纲领小大,当务知其远者大者,至如簿书讼狱,百吏能否,本非人主所自任也。昔秦始皇自程决事,见嗤前代,诸葛亮王霸之佐,二十罚以上皆自省之,亦为敌国所诮,知不久堪,魏明帝欲省尚书拟事,陈矫言其不可。隋文帝日旰听政,令卫士传餐,文皇帝亦笑其烦察。为人主之体固不可代下司职,但择人委任,责其成效,赏罚必信,谁不尽心?

李德裕说:“蜀主之任孔明,苻坚之用景略,虽关羽不能移,樊世不能惑,蜀与秦皆君安国理,非专任之效欤?”

战神李靖说:“将多谋,戎卒欲辑,令行禁止,兵利甲坚,气锐而严,力全而劲。廉颇之拒白起,守而不战宣王之抗武侯,抑而不进。”

从晋朝开始,历代都在给诸葛亮升官晋爵赐庙加号。

晋封武兴王,唐封武灵王并赐庙,宋赐英惠庙,加号仁济,元代则追封他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太祖朱元璋钦定帝王庙,选从祀名臣三十七人,其中就有诸葛亮。

胡皇雍正特旨以诸葛亮从祀孔庙,鞑朝不但把许多纪念诸葛亮的古祠修葺一新,供人膜拜,而且每年春秋祭礼庙时还以诸葛亮从祀。

这样一个绝世妖孽,演义党评价为,不如郭嘉。

李晔收敛心思,在高克礼的服侍下整理好冕服衣袖,戴上平天冠。

皇帝仪仗准备完毕后,礼官下令开始行礼仪,五百名佩仪刀的高大红衣武士起步向前,在武侯祠外左右两边列队举牌竖旗,亮出明晃晃的刀枪剑戟以壮声势。

“咚,咚,咚……”

礼官抬手,庄严激荡的鼓声随即响起。

“毕,尚飨!”

三位礼官齐声高唱,顾弘文闻声,率宫人抛出纸钱黄帛。

“毕,通告诸葛姓讳孔明老老人!”

“嘟,嘟,嘟……”

伴随着又一声高唱,雄浑肃穆的角声跟着响起。

“毕,上祀!”

鼓声角声渐息,太常寺太乐令秦琴即率太常寺乐师演奏音乐,与此同时,太宰令卢肇率三曹官在武侯祠前设下香案神位,然后点燃线香,并献上五谷六畜牲烛帛敬奉。…

“毕,天子亲祭,大唐天子祀武侯,神鬼回避,回避……”

在礼官的高唱声中,李晔缓缓走向武侯祠,文武百官与皇族宗室后妃随后步趋,禁军红衣武士与太常寺的乐师曹官齐齐低头,对皇帝拱手作揖。

李晔天颜肃穆,双眼直视前方,文武百官宝相庄重,一语不发。

入陵园大门,一片汉柏古松。

清幽,古朴。

大殿院中,有很多歌颂诸葛亮的诗文和复修墓庙记文的石碑。正殿龛上端坐着诸葛亮的雕像,纶巾羽扇,鹤氅方据,神态庄严,不怒自威,带着微微的笑意。

关兴牵马,张苞捧鞭,侍立他的左右。

武侯墓在庙宇之后,南北向,头北脚南,取北顾中原,南立蜀国之意。

墓周砌以砖墙,墓家为覆斗形,高约两丈有余,墓前有一小亭,号曰墓亭,内竖石碑一通,上刻:“故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之墓“。

墓后有古桂两株,高大繁茂,浓荫如盖,传为汉桂,号曰护墓双桂。

武侯祠有很多,湖北襄阳古隆中,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成都武侯祠,重庆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甘肃礼县祁山堡武侯祠,陕西岐山五丈原诸葛亮庙。

但定军山武侯祠却是唯一由皇帝正式修建的祠庙,故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

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

“天子祭!”

礼官高唱,一片肃穆庄严中,李晔双手环圆,深深躬身一拜。

“百官祭!”

李晔拜着的时候,宰相柳璨率随行文武百官躬身参上。

“随祭!”

皇帝与文武百官参拜后,淑妃何芳莺再率李廷衣、李昭仪、睦王、永平公主、唐兴公主等皇族宗室后妃参上,之后韩文约率随行内侍省宦官宫人跪地参上。

李晔拜了三拜,方才缓缓起身,皇帝直身后,其余人才小心翼翼站起。

参拜结束,李晔柳璨道:“宣追封诏。”

柳璨取过早已撰写好的诏书,打开宣读起来。

“故汉丞相诸葛亮,承汉祚鼎兴,奉刘氏宗庙,降志尊贤,高才好学,文武博洽,智略宏通,断必知来,谋皆先事,识无不达,理至逾精。”

乃刘氏天命将终,亮挽既倒而不得,抱憾病薨五丈原,遗恨千古!”

“今銮舆南幸,朕惟臣民爪牙以宗庙之重,克协朕志,载符天时,立辨群议之非,效亮同献五原之忠,亮无中兴盛大,然王业不偏,实藉奇功。

“景命不融,永安难存,朕流涕追封,祀於定军山下,顷加表饰,未极哀荣,夫以尊主再造之勤,成三分之业,存未峻等,殁尊其称,非所以徽烈,明至公也。”

“朕以少身,缵膺大宝,不及让王之礼,每念先贤,邈思逾切,每思往古,悲呼哀哉,所以特表元熏,汉丞相诸葛亮志切复国,正殷决忠,千古人臣楷模!,宜追崇爵位,有司岁时以王礼祀之,发潜德之幽光,永祀无疆,尔宜安承无替朕命。”…

“平生为作,千载闻风,唯而英爽之灵,服朕衮衣之命,宜追谥曰文忠,远追正始之作,殆玉振而金声,知言自况于孟轲,论事肯卑于陆贽,宜追尊太子太师。千秋万代,声名当流芳百世,宜敬追封文定武敬贞庄景威思惠肃显王。”

“即令有司,吉日册命,修缮墓室,仍祔奉於定军山庙,永祀无疆,钦此!”

李晔之所以大封诸葛亮,本身敬仰是一方面,国情现状也是一方面。

这个时代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一套纲常伦理,但想指望几个做官为将的讲究操守道德就能救国救民,那是不可能的。

可在这个时代,偏偏又离不开纲常伦理。

政治是什么,是勾心斗角,是明道暗枪,是蝇营狗苟,是又当又立。

关云长死后被追封了十三次,历朝不断加字,加的字也相当符合他们统治时期的国情或者面临的问题,比如最后一个谥号,加的字是护国保民精诚绥靖诩赞宣德,这是在鞑清衰亡时被追加的,也表达了当时统治者的愿望,想让关羽这位神灵保护鞑清免除亡国危难。

维护纲常伦理是一方面,二则是为了宣传忠君忠国忠正统的思想,大力宣传忠信节义的精神有利于统治,这样教育人才能尽量避免有人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这种造反思想,更是要严厉杜绝,必须将其扼杀在摇篮中。

历史上的昭宗在绝望的时候也想起了诸葛亮,下诏追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可那个时候朝廷都已经沦为藩镇的提线木偶了,想要纠正社会风气还来得及吗?

清明的政治,强力的军事,稳定的经济,开放的文化,尊皇奉正统的社会风气,每一样都必须具备,才能救得了病入膏肓的大唐。

祭祀追封的仪式走完后,李晔留下工部有关人员主持修缮工作后就率队返回,回到兴元没多久,冻得半死的李晔还没把身体烤暖和,就收到了杜让能发来的急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