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朱爱卿……你,要一人出城退敌?”
“是,皇!”
“我的天啊!”
嘉靖皇帝跟文武百官们,顿时被朱子玉的话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没想到,这个少年的解围办法,竟是要以一己之力,对抗十多万鞑靼精兵!
那可是十多万骁勇善战的勇士!是让无数国家闻风丧胆的威胁!
他们是鞑靼人卧薪尝胆百年后,打造出用来向大明复仇的利刃!
难道朱子玉想靠他一人之力,就把他们全部击败?
这少年真是胆大包天啊!
朱子玉是文武双状元,既有治国才能,也有超强武艺。不久之前,朱子玉在武科场凭一杆方天画戟横扫千军,独占鳌头。他武艺的强大,大明文武百官们心中是有数的。
但以一人之力对抗十万精锐大军,怎么想怎么觉着不可思议……若说有人能做到这一点,那除非是传说中的霸王项羽或者无敌的李元霸。
“朱爱卿……你……你真的决定要一人出战?”
嘉靖皇帝生怕自己听错,赶紧又问朱子玉一遍。
“是的,皇!”
朱子玉的双目精光闪烁,他的身涌现出一股自信气魄。
“鞑靼人围城半月,士气已疲!此时出马,必能一击成功!”
“若微臣能冲入阵中,斩杀鞑靼首领俺答,那鞑靼铁骑必溃败!”
朱子玉此时俨然已成统帅三军的元帅,他对战场形势的把握无比精准。
朝中懂军事的文武百官,听到朱子玉的独到分析,瞬间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嘉靖皇帝也是懂军事的,他考虑后也觉着朱子玉的话很有道理,现在的确是击溃鞑靼骑兵的好机会,但……让朱子玉一人出战,是否是太过冒险了?
把大明的安危,这场战争的胜败,全都系于这少年一人。
这个少年,他能行吗?
嘉靖皇帝低头沉吟,他知道现在形势危急,是他该做决定的时候。
做皇帝难的不是如何治国,而是难在如何顶住巨大压力,做出正确的决定。
嘉靖皇帝沉吟再三……
他毕竟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最后他决定让朱子玉试一试吧!
反正,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嘉靖皇帝了解朱子玉的旷世才能,他相信朱子玉绝不会让他失望。
这个少年,一定能为大明王朝创造奇迹!
想到这里,嘉靖皇帝愤然抬头,他的目光中也闪动着坚决。
“朱爱卿,既然如此,那朕就准许你出城迎战!”
“我大明王朝至此已历一百八十二年,能否延续国统,就看爱卿今日一战!”
嘉靖皇帝用力拍了拍朱子玉的肩膀,朱子玉感觉到他的双手在紧张地颤抖。
毕竟,今日一战太过重要!
嘉靖皇帝已经把朱家的希望,全都寄托给了朱子玉!
“皇,微臣还有一事相求!”
朱子玉正准备转身走下城楼,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
“奥?爱卿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朕一定满足你!”
嘉靖皇帝大手一挥,想都不想就干脆答应。要知道此时朱子玉是大明的希望,不管他提出如何过分的要求,嘉靖皇帝绝对会满口答应。
“其实并非什么困难要求……微臣此次出征,让皇让张居正大人为我击鼓助威!”
“奥?”
嘉靖皇帝微微一愣,显然没想到会是这个要求,他回头瞧了瞧张居正。
张居正听到提起了他,立刻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皇,微臣张居正,愿意为朱大人击鼓助阵!”
张居正堂堂正正,赤胆忠心,在他看来只要是能保卫大明,让他做什么也可以。更何况在张居正的眼中朱子玉乃力挽狂澜的忠臣栋梁,能够为这样的人击鼓是张居正的荣幸。
“好,张爱卿不愧是朝廷重臣!”
嘉靖皇帝心中对张居正挺身而出十分赞许,嘉靖皇帝心想果然关键时刻还是要靠张居正这种忠臣,像是这种危险的时刻,严嵩这老家伙就绝不会冒头。
“那么,皇,各位大人,在下这就去了!”
朱子玉朝着城楼诸人微微一笑,神态轻松地转身下楼。
嘉靖皇帝跟文武百官看到如此,心中又是一番震惊与佩服。
似乎……朱子玉此去是做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
就算是即将要面对十万大军,朱子玉仍然能胸有成竹。
……
“咚……”
“咚咚……”
“咚咚咚……”
京师城楼,未来的一代名相张居正,凛然决绝地擂响战鼓。
鼓声磅礴大气,激荡心灵,赫然是早已失传的古曲《将军令》。
此乃盛唐时天子为远征将士所做,用意是激励三军将士,镇守塞外,保家卫国。
传到后世,这一曲荡气回肠的乐曲,已成了对一支军队极高的褒奖。
能够得到这一曲送出征的军队,绝对是朝廷公认的最勇猛,最忠心的铁血健儿!
只是,如今这一曲《将军令》,却只是为朱子玉一人所奏。
他聚集了所有文武百官的希望,承蒙三军将士的荣誉于一身!
自然,他也当得起这份荣誉跟期望!
京师的城门缓缓打开,朱子玉一身雪白长袍,斜提一柄方天画戟出城。
这一柄方天画戟重达一百五十斤,曾在不久前伴他击败群雄,夺取武状元之位。
如今,这一柄方天画戟也将伴他杀退十五万敌军,立下盖世功勋,挽救倾颓的河山!
朱子玉一人一戟,伴随着古曲的节拍,来到城门前的空地。
他手中的武器随手一挥,方天画戟受到他的内力激荡,瞬间发出了一阵龙吟般的嗡嗡声。
这一似是宣战似是警告的声音,被朱子玉的内力送出,清楚传到敌军每名士兵的耳朵里。
顿时,鞑靼人十五万铁骑,骇然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