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一个都不能少(1 / 1)柳文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梁文涛的恨不同,此刻的他却深深的恨上了那些身居要职却不作为的蛀虫。

一个都不能少的剧本,陈夏大概有了构思。基于对余江的不了解,这几天他几乎陪老校长走遍了余江的每一个村落。

可越走,他心里越加愤恨。

余江小学附近的村落还算好,每家每户还能叫出个名字。可偏远一些的村落,一年基本上见不到几个外人,更可恨的是,有些偏远的村落甚至连户籍都没有。

“校长,余江这边的村民都挺热情,而且穿着的服饰也很特别。不过你们这种服饰风格我怎么没见过?”

余江人的穿着基本上都是黑色的服饰,服饰上偶尔绣着一些花鸟的图案。不过陈夏却发现,每个村民身上服饰,都绣得有一种余江常见花草。

这种花草叫艾叶草,在余江甚至余江之外,都很常见。

“这小陈你就不知道了吧!”

老校长指了指胸前的艾叶草图案,说道:“听祖辈们说,早些年迁来余江的时候,余江的环境很恶劣。那时候这满山都是瘴气,村民们不管是吃什么都会上吐下泻,不得安生,好在最后发现了蒿菜。这蒿菜一吃下去,村民们没有一开始的情况,最后才慢慢在余江定居下来。现在,村里的人只要是坏肚子,就会吃一碗蒿菜蒸饭。每年的三月初三,我们这儿的蒿菜节比过年都要热闹得多。”

“蒿菜节?”陈夏愣了愣,没想到余江还有这么一个节日。

“校长,那你们属于什么族?”

“什么族?什么意思?”

老校长的阅历有限,陈夏掏出身份证,才解释道:“你看,比如我就是汉族,全中华有六十五个民族,你们属于哪一个?”

“还有这回事,我哪知道?这事得去问镇里才清楚。”

陈夏蒙了,老校长竟然连自己的族性都不知道,还得跑去问镇里。那余江这几千人的户口又是怎样落户的?

“校长,那余江的村民怎么落户的?”

“落户?什么意思?”

老校长看来连这事都不清楚。

“村里有没有记录村民们的材料?”陈夏索性转换了方向。

“这倒是有,不过你不会余江话,可能认不得!”

余江还有自己的文字,还有自己民族的文化。怪不得经历了这么多年,余江还能够维系下来。

余江这个地方,距离外界其实不远,主要的就是那条大河把余江隔绝在外。

陈夏又问了许多,包括老校长和村长怎么把电给引进余江的,也包括当初老校长怎么跑出去的。

把情况从头到尾的了解了一遍,陈夏自己却关进了宿舍。

余江的实际情况,必须要在剧本里得到充分的体现,魏敏芝的角色也必须要根据余江的情况进行改编。

接下来的几天,陈夏把余江的事情安排好之后,开始着手《一个都不能少》的剧本。

魏敏芝的角色变成了刚来余江的支教老师,叶子成了起初在学校里上课,后来因为母亲病重回家放牛的女孩,陈夏准备用小叶子的角色取代原作中被县里选去体校的女孩。

但张慧科的角色角色,陈夏就有些犯难了。

结合余江的情况,陈夏对张慧科这个角色的原型筛选了好几次,最后才定了下来。

剧本写完,陈夏反复琢磨了几遍。

他这版的《一个都不能少》与原作有很大的差异,原作对魏敏芝上县城寻找张慧科很凸出,可魏敏芝换成秦桑瑜之后,这个剧情就不用过分的去描绘。找张慧科是一部分,那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坚持,可陈夏更注重余江本地的实际情况。

几天后,陈夏把剧本交到了秦桑瑜手里,然后开始跟老校长商量着学校改建的事情。

经过他和老校长近期的游说,加上学校的条件得以改善,村里有不少人家都答应把孩子放到学校来学习。不过现在学校的老师和教室都还不允许,这事才暂时搁置下来。

“校长,教室不够就另外建几间吧!不过不能用木屋了,木屋的话隐患太大,村里不少有不少红砖吗,新教室就用红砖来建。老师的话,我和秦老师暂时就辛苦些,把新班级的课先带起来,至于老师的话,过年期间我再去镇里申请一下,看下能不能再调几个支教老师过来。”

余江不缺劳动力,学校的改建倒是没有太大的难度,可老师不足确实是大问题。

宿舍的另一端,秦桑瑜抱着陈夏的电脑,仔细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

剧本叫《一个都不能少》,一开始就讲述了一个刚进余江的支教老师的困难。

像她到余江刚开始上课,学生们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学生不会用铅笔橡皮,学生一开始总是嘲笑。她开始给学生取名,然后才教他们识字。叶子也变成了叶紫。

剧本里的语言彻底结合了孩子们刚开始的口气和老校长的方言,看起来竟然让人想起刚来余江那段时间。

渐渐的,学校里发生了变故,老校长叮嘱她不要再让学生再回家了,必须要一个都不能少的留在学校里。

可班上的叶紫却因为家里母亲腿脚不方便,跑回家放牛了,然后她去找到叶紫,叶紫的一句话让她一时间有些难受。

“老师,学校我就不去了,阿妈腿不好,跑不过大黄,我得在家帮阿妈放牛!”

因为没能劝回叶紫,她每天下午都会去叶紫家里给叶紫补课。

后来,班上的王宁远因为家里母亲病重,听村里的商队说县里的医院有药治病,偷偷跑出了学校。

最后,她踏上了赶往县里寻找王宁远的路。

看完剧本,秦桑瑜终于明白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含义,同样也对这个剧本有了切身的体会。

陈夏的剧本对余江的改编不大,基本上都是余江的实情。比如过河,因为老校长病重,她一个人在河边等了一整天。比如余江的商队,余江的环境。

房间里,秦桑瑜抹掉眼中的泪水,对着屏幕怔怔发呆。

她出身魔戏,对剧本的解读自然有自己的看法。陈夏这个剧本,将余江的贫穷落后体现得很透彻,而且每一段对话和镜头,都十分清晰。

她清楚陈夏的用意,可面对这个剧本她却有些为难了。

那个圈子,难道真的要走进去吗?

走进去了又该如何去面对那些人?

如果不是那个圈子里困难重重,她又怎么会跑到余江来支教。

她没法回复陈夏,不管陈夏这个剧本将来会在什么样的平台播出,她都没办法面对自己登上荧幕后带来的后果。

可这个剧本,要是没有了她,谁还能取代?

陈夏的剧本,基本上就是为她量身定制的。近几天,陈夏房里的灯光,不到两三点根本不会停熄。而且,自己要是拒绝了,余江的这些孩子又该怎么办呢?

说实话,她有些佩服陈夏。

自打国庆从临湘回来之后,陈夏整个人忙得团团转。余江那两个商店的运行,跟着老校长四处走访,还把叶紫给安排进了学校。

陈夏恨不得把自己扮成两半,每天晚上都睡得很晚。

于菲说得不错,陈夏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进入圈子,有足够的才华能够支持他在圈子里发展。

留在余江,也可以安安静静躲在余江不受世外的纷扰。

可陈夏已经注定不会留在余江,不会兢兢业业做一个支教老师。

秦桑瑜有些恨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跑去魔戏,为什么会遇上那么一个人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