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毕岚的心已经跳得砰砰响,但他还是强忍着悸动,矜持道:“陛下所取‘龙骨水车’之名远胜于翻车十倍,只是水车能应用于民全赖陛下,臣不过微末之功,断然不敢以姓氏冠之。”
“不必推辞,就这么定了。届时第一架毕氏龙骨水车造成后,就放在西苑之中,朕会亲自题名于上,以示纪念。”刘宏坚决道。
“叩谢陛下!臣必定按陛下教导,将龙骨水车改进到最优程度。”在王甫、程璜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下,毕岚大礼叩谢。
“不是按朕之教导,而是以服务于民为前提,使之性价比更高,实用价值更强,制造更容易。”刘宏纠正道。
“谨遵圣谕!”毕岚再拜。
刘宏无奈地摇了摇头,转移话题道:“水车改进之事暂不着急,朕有另一件任务交由你办。”
“请陛下吩咐。”
“听说你对制作蔡侯纸颇为精通,是否?”
“臣对造纸流程知之甚详,却算不上精通。”
“如此甚好。”刘宏点头道:
“近日里筹备殿试事宜时,朕发现需要竹简甚多,且使用多有不便,而帛书又太贵,于是就想起了蔡侯纸。
可是朕发现蔡侯纸却因渗墨等质量问题而不堪一用,遂想着是否能对造纸技术加以改进,以提高纸张质量,达到实用程度。
你既然熟悉造纸流程,此事就交由你负责,如何?”
“臣必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毕岚不敢犹豫,高声答道。
“好!”刘宏大赞。
“自今日起,你卸任掖庭令一职,给朕筹建一所造纸工坊,一应人手任由你从宫内各处调集,尤其是有造纸经验的工匠,全征调过来,黄门令要予以协助,。”
“唯!”毕岚与王甫都躬身答道。
“黄门令和程常侍先去忙吧,朕有事需与毕岚单独相商。”
“臣告退。”王甫与程璜各自看了眼毕岚,心不甘情不愿地退了出去。
“对于改进造纸技术一事,你有多大把握?”刘宏问毕岚。
见毕岚支支吾吾,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刘宏又道:“实话实说即可,朕不会怪罪于你。”
毕岚这才嗫嚅道:“对造纸之事臣虽有接触,却并未深入研究过,由此实无多大把握。”
“先说说你的想法。”刘宏未置可否。
毕岚沉吟片刻,答道:
“臣听说,早在先汉时,就已经有了纸,只是那时的纸与蔡侯纸相比,更难以用来书写。
既然蔡侯能改进造纸术,使纸达到可用来书写的程度,就说明蔡侯的改进方向是正确的。
由此臣以为,只要参照蔡侯当初改进的思路继续优化造纸术,就一定能使纸张满足书写的要求。”
见刘宏点头,毕岚心中有底了,继续道:
“当初蔡侯主要从改进造纸流程和挑选造纸材料两方面进行,臣也打算这样做。
改进造纸流程需要召集有造纸经验的工匠,集思广益,这一点比较容易办到。
而挑选材料方面,须在蔡侯纸所用材料基础上反复试验,找到更好更合适的材料,这需要大量时间,也需要运气,臣不太有把握。”
“很好,你的思路很清晰,也很有见地,说明朕没有用错人。”刘宏赞道。
通过毕岚的一番话,刘宏就知道这个毕岚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的确是个可以重用的发明达人。
“朕也对造纸术有过了解,所得思路与你大体相仿。
要改进造纸术,无外乎改进造纸工序和选择合适材料两方面。
朕有些想法,你可以听听,或许会有些帮助。”
“还请陛下赐教。”毕岚恭敬道。
如果是以前,他听到刘宏这样说,大概会不以为然,最多只会敷衍一番。
而经过之前刘宏谈到改进龙骨水车的建议之后,毕岚已经把刘宏当成了大行家,哪里敢有半点马虎。
刘宏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道:
“从蔡侯纸制作可以看出,目前造纸工艺已经相对成熟了,只需要在此基础上做些优化即可。
朕以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优化工艺,尽可能提高效率,节省造纸时间和人力;二是建立标准化流程,对每个工序环节都建立操作规范,以此提高纸张质量以及纸张出品率。
嗯,关于这些,朕写了个纲要,上面有解释说明,你看过就明白了。”
刘宏从面前的一大堆帛书中找出一卷,递给毕岚。
“这上面还有一个清单,是朕圈定的需重点研究的造纸原材料种类。
你可以将这些材料全部找来,一一试验比较,从中找到目前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或几种。”
毕岚满怀诧异地打开帛书,果然看到上面写有“造纸原料”一项。
【桑麻皮、楮树皮、青檀树皮、麦草、稻草、竹子】
除了一个“麻”字与蔡侯纸相关之外,其他全是毕岚没想过的,这些真的都适合用来造纸吗?
毕岚心中很疑惑,却不敢提出质疑。
看着毕岚的表情,刘宏解释道:
“朕可以明确告诉你,这些材料都很适合用来造纸,而且是相对容易获得的材料。
当然,朕不排除还有其他适合造纸的材料,但目前无需耗费时间、精力去找。
你只要把这几种材料研究透彻就行了。”
“唯!”毕岚将疑虑和好奇都压在了心底。
他已经打定主意,安心当天子陛下的工具人得了,陛下说的一些名词他都不懂,可见陛下的远见卓识远非他所能比,反正陛下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吧,再怎么也是有功无过的局面。
另一边,刘宏也是懒得扯理由解释凭什么圈定这几种材料,事实上这只是他前世的相关知识记忆而已。
他前世曾专门了解过古法造纸相关知识,记得桑树皮是左伯纸的主要原材料,楮树皮是桑皮纸的主要原料,青檀树皮是宣纸主要原料,而麦草、稻草、竹子这几种更是明清大规模造纸所用的主要材料。
刘宏不会因为担心被人怀疑资料来源而不说,有现成的捷径不走,非要藏着掖着让手下摸黑过河,那是愚蠢的行为。
“朕虽然知道这几种材料都适合造纸,但是并不清楚哪种材料造出的纸张更好,这就需要你去试验了。
朕建议你先弄清楚各种材料所造出纸张的特点,然后再考虑材料组合配比,确定最佳方案。
关于试验方法,朕也写在了帛书之中,你到时自行研究。”
“唯。”毕岚精神振奋起来,“有陛下运筹帷幄,臣定能完成任务,若有差池,甘愿受罚!”
“好。”刘宏很满意毕岚的精神头,不过又叮嘱道:
“朕必须强调的是,所有试验过程及数据,一定要做好记录,方便后期参考分析。
还有就是,造纸对朕及社稷有大用处,造纸术须列为重要机密,工匠及档案均要严格管理,不得随意流出。
除朕以外,你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任何造纸术相关信息。”
“遵旨。敢问陛下,造纸工坊建在何处?”毕岚知道若要保密,工坊所在地的位置非常重要。
这个问题刘宏也早有考虑。
“雒阳西郊上林苑,具体位置需要你去实地考察,尽量满足造纸所需。你先选好位置,筹备修建事宜。至于保密性,待修建完成后,朕会派遣军士协助于你。可否?”
“臣明白了。还有一事,臣可否征召民间造纸工匠?
臣听说昔日有蔡侯弟子及跟随蔡侯造纸之工匠出宫,归乡隐居。
那些人可能比宫中匠人及臣都更精通造纸,若能征召入宫,定能有所帮助。”
“可以。造纸之事交予你,你即可酌情处理。
不论宫内宫外,看上谁,你直接去请就是,不过征召工匠,均需遵循自愿原则,不可强制,只可以福利诱之。
此外,还需关注制墨人才,墨与纸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与毕岚又商讨了一些相关事宜之后,刘宏就让毕岚出去了。
对于毕岚这个既听话又有才能的工具人,刘宏还是比较满意的,心情大好之下,他拿起之前蔡邕呈递的那份应诏者名录,随意浏览着。
忽然,一个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李儒李文优,左冯翊郃阳人,太学博士弟子……】
刘宏瞳孔微缩,这个李儒是那个在董卓麾下助纣为虐的毒士吗?
竟然还是太学博士弟子,不走太学通道,却应诏自荐,看来很自信啊。
要不要用这家伙呢?
刘宏一边用手指按揉着太阳穴,一边回想着记忆中李儒的生平事迹。
演义中的李儒出挑得很,算得上是整个汉末三国时期第一个出场的一流谋士,董卓的不二谋主。
董卓的诸多战略决策都有李儒的身影,而且李儒也表现出了一流智囊水准。
劝董卓进京勤王,挟天子以令诸侯,废立皇帝权霸朝纲,示弱迁都瓦解诸侯联盟……
在董卓被全天下士人抵制的情形下,李儒几乎以一己之谋将董卓推上了人生巅峰。
可惜董卓得势之后太过猖狂,志得意满又看不清形势,不听李儒劝谏反而相信注定不是同路人的士人,以致于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董卓的败亡并非李儒的责任,甚至李儒还预见了董卓的结局,可见李儒的卓越本事。
史实中的李儒表现要稍弱一些,可能是阵营原因,并没有得到多少记述。
但仅凭史实记载李儒官至郎中令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是个人才。
才华这一点毋庸置疑,真正令刘宏犹豫的是李儒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