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顺一时间摸不着头脑,不明白长孙无忌为何突然问起来这件事。
至于李世民赐给李承乾的那块玉佩他当然知道,那时他也年纪还小,还是个小太监。
那时的李承乾也还是一个人人赞扬的好太子,喜顺作为跟着李承乾的太监也感到与有荣焉。
李世民赐给李承乾玉佩就是因为李承乾在处理政务的时候也收到大家的一致赞扬,高兴之下命人做了块好的玉佩送给了李承乾。
那时的李承乾还年幼,喜顺年纪也不大,回到东宫之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就和喜顺说起了此事。
喜顺当然也替着自己的主子高兴,所以对这件事的印象还挺深的。
只是这事发生的时间也已经很久远了,为什么现在长孙无忌又会问起来这件事?
而且……喜顺记得那块玉佩……
“回国公大人,陛下所赐下玉佩之事奴才知道”。
“但是此玉佩的下落……奴才却是不知道的”。
喜顺说出话之后,面也没有什么表情变化。
只是这话长孙无忌是肯定不信的。
要说刘庸管理大片区域,所负责的范围内找不到长孙无忌想要的人可以理解,毕竟李晓也不是什么出名人物。
刘庸就算不知道长孙无忌也不会怪罪他。
可眼前这个小太监……
他就是专程服侍李承乾的,几乎也就是除了睡觉寸步不离。
就算是李承乾去出个恭,喜顺都得在一边闻着味儿!
一个小太监就服侍太子一个人,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这么重要的东西的下落?
况且李承乾对他也是很信任的,东宫之中也有不少的太监。
喜顺因为和李承乾年龄相仿,且两人幼时结识,跟别的太监还是有区别的。
喜顺跟李承乾关系比较亲近。
喜顺说他不知道玉佩的下落,长孙无忌当然不信,他身为国公又不傻,而且还很聪明。
不然李世民为何对他很是亲近信服?
不光不信,长孙无忌看着喜顺刻意隐瞒此事的样子,隐约觉得其中另有蹊跷,不会单单是玉佩丢失了那么简单!
不然这个小太监怎么敢说谎话来搪塞他这位国公!
“我知道,太子对你不错,你不知道此事原由想要维护一下自家主子”。
“可是你要知道自己的身份!”
“你只是宫中一个小小的阉人……不妨告诉你,这件事是陛下要查”!
“你以为光靠你隐瞒一下,此事真就弄不清了?”
“此事查清之后,太子毕竟是太子,陛下也只会小施惩戒一番,可你会落一个什么下场?”
“我现在是代替陛下问话,你可清楚欺君之罪的后果!”
长孙无忌语气越说越严厉,到最后更是加重了声音,掷地有声!
长孙无忌为开唐名将,可不仅仅只有嘴皮子的功夫!
他在跟随李世民征战的时候最为骁勇,更是屡立战功,李世民登基之后直接就将他封为国公!
其余任何一个跟着李世民的大将都没有这份殊荣!
此时长孙无忌拿出国公的气势来直接压的喜顺喘不过来气!
喜顺一下子被吓得跪倒在地,“奴才不敢!”
他担不起欺君的罪名!
是啊,太子终究是太子,就算之前做了那么多荒唐事现在也好好的,可他一个小太监要死要活还不是李世民一句话的事?
不说李世民,欺骗这位国公大人也足以让他丢掉性命了!
想清楚之后,跪伏在地的喜顺开了口:“奴才只记得十年前太子有一段时间频繁出宫,奴才只跟着去过一次后来太子就不让奴才跟着了”。
“好像是见一位女子,那时太子确实每日身带着陛下所赐的玉佩”。
“突然有一天太子回宫之后身所佩戴的玉佩就消失不见了,奴才也不敢多问”。
“从此之后太子就很少出宫了,性情也越来越变得奇怪起来……”
喜顺说完之后,长孙无忌又连续问了几次,确定他不知道别的之后就让喜顺离开,并且跟他说此事不要让太子知道。
小太监带着长孙无忌给他的盒子慌忙的走掉了。
长孙无忌还在暗自思量,这次终于有了些进展,只是没想到此事居然有十年如此遥远的时间了。
‘太子出宫?他去做什么?’
‘十年之前……’
‘玉佩在李晓身……’
忽然一个想法窜了长孙无忌的心头,让他的心都不由得震动了一下!
‘十年之前!李晓此时九岁的年纪!’
‘莫不可能李晓的身世和李承乾有些关联?’
这个想法一旦出现之后,长孙无忌越想越觉得有可能,这些都太巧合了!
一种可能性浮了长孙无忌的脑中。
‘李晓’!
‘莫非是李承乾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