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领命离去,其他武将皆向其投去羡慕之色。
自江诚出现后,武将们近乎无用武之地,所以对建功才更为急切。
可他们都知道,李世民的这番安排,有着一定的考量。
因为侯君集曾向李靖学习兵法,两人配合起来也相得益彰,绝对是最稳妥的人选。
离开太极殿后,侯君集很快率兵出城。
李世民原本想亲自修书一封,请求江诚的援助,但想了想还是将这个念头打消。
潼关是险关,世家所率的兵卒也不过五万。
而加侯君集所带领的翊卫后,潼关已有两万守军。按照常理来说,只要不出现意外,应该可以坚持到李靖的回援。
到时候再前后夹击,世家军队必败无疑!
但此时谁也没想到,意外的真的出现了。
侯君集引兵进驻潼关后,并未发现,潼关守将早已倒戈,其内皆是世家的兵卒!
错不及防下,他所带来的翊卫遭到了弓箭手的埋伏,几乎全部阵亡。
而由于他是李世民的大将,则被世家直接生擒。
不日后,李靖大军抵达。
世家欲故技重施,谎称世家已被击退,让李靖直接引军入关。
但李靖在军事的天赋,毋庸置疑。
饱读兵书,颇有经验的他,并没有就此当,而是质问为何潼关守卫皆是精壮士兵?
世家再谎称这些士兵皆是长安到来的翊卫,却不告知领兵将军是何人。
李靖终于察觉潼关已失,当即吩咐大军攻城。而那些原本想用来对付罗艺的攻城设施,也正好派了用场。
一时间,战况骤起。
潼关内。
世家们聚集一堂,对于外面的杀声震天,毫无反应。
“李靖虽善于攻敌,但毕竟士兵只有五万,不足道哉!”
“新平已失,罗艺已死,为今之计只有……”
“分兵急袭长安!”
“李世民一死,可推李承乾登基,作为傀儡!”
众人接连开口,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将目前的形势分析的极为清晰。
言罢,他们又看向首座。
首座是名中年人,其面色沉着,眼含睿智。此人正是清河崔氏的领头人,崔弘道!
崔弘道在历史并不著名。
但他出生崔氏,在李世民肃清世家前,曾任徐州都督府司马、济州刺史。
其祖更是北魏三公,身世显赫!
若按照历史的轨迹,几年后五姓七望撰写的《氏族志》内,崔氏被奉为第一姓氏。
由此可见,崔氏的底蕴,绝对是五姓七望之首。
故世家决定谋逆后,崔弘道则当仁不让,成为了众人听命的对象。
“诸位所说有理,但我等依旧要死守潼关,并非惧怕李靖,而是要提防那远在新平的江诚!”崔弘道不急不缓的开口。
提起江诚,其余世家皆面露愤然。
若没有江诚覆灭王氏,李世民断然不会全力打压世家。
虽江诚有可能是听候李世民的命令,但其屠杀王氏千人,斩杀崔仁师。自然会成为世家眼里的头号大敌。
而且据世家掌握的消息,虽有些匪夷所思。可根据李世民的行为言语来看,其遇事竟都是以江诚的态度为先!
“江诚必除,但不可急于一时!待我等推李承乾为帝后,再举全国之兵进行讨伐即可。”崔弘道再次开口,说出了心中所想。
只要皇帝依旧姓李,陇西李氏军阀就不会选择鱼死网破。
而如今李承乾尚幼,完全可以进行对世家有利的教导,也易于掌控。
“既然如此,当尽快行事!但该由何人率军急袭长安?”某个世家中人询问道。
“我亲自去吧!”崔弘道起身发话。
此事关系重大,他实在不放心他人。
而长安虽城墙高大坚固,但其内依旧有不少的世家中人,里应外合之下,攻破不难!
“那一切就拜托你了!”
“在事成之前,我等定会死守潼关!”
“不过崔大人当尽快行事,以防江诚和李靖合军。”
其余世家没有异议,但依旧叮嘱道
……
翌日,崔弘道引兵三万,急袭长安。
得知这些后,长安城内无论是百姓亦或者文武百官,皆乱做一团。
这也成为了二十万突厥兵逼近渭河后,李世民登基以来的第二次危机。
“陛下,霸王若不援助,长安危矣!”
“长安城内谣言四起,百姓恐慌,恐有世家贼子作乱!”
“侯君集带走一万翊卫后,长安已呈空虚。哪怕百姓拿起武器御敌,也不足万人!”
“为今之计,必须将此事告知霸王!”
“霸王若在,世家又有何惧?”
朝臣们接连建议,脸满是焦急之色。
李世民当然知道这些,可如今就算请求江诚,也为时已晚。
潼关被世家占据,书信不能流通。若想通知江诚,则必须走水路。
抛开其难度不说,就算江诚真的接到书信,又如何绕过潼关,直接援助长安?
需知如今可没有能载万人的船支!更何况除了士兵外,还有万余战马?
这也是次李世民没有修书的主要原因。
“陛下,为今之计只能先抓捕长安中的世家党羽,而后在进行死守。只要长安城不破,就有一线胜机!”杜如晦出列建议。
李世民赞同点头,但实行下来却难度极大。
大肆抓捕,必定会弄的百姓更为惶恐。而且世家党羽如今已蛰伏起来,很难被发现。
“罢了,朕亲自登城楼,誓将……”李世民猛地起身,坚定发话。
可他的话未说完。
太极殿外传来的话语,却直接将其打断:“陛下,霸王……霸王回来了!”
闻言,李世民懵了。
文武百官也懵了!
如今潼关尚在世家手中,江诚是如何折返?
“霸王真乃神人,此乃神兵天降!”短暂的惊愕后,李世民放声大笑。
文武百官也长舒了一口气。
此时此刻,他们都没有察觉。不知从何时起,已将江诚当成了大唐的主心骨。
只要江诚在,大唐无忧!